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阈下的科技扶贫路径探析 下载:39 浏览:217

林涛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贫困群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通过对科技扶贫模式多元主体的调研和分析,发现科技扶贫存在政府内部协同能力不足、企业协同意愿不足、科技人员与科技特派员协同激励不足和贫困群体协同参与不足等问题。应构建多元主体协作运行机制、推进市场化科技扶贫机制、优化科技扶贫项目机制和完善贫困群体能力提升机制,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科技扶贫的现实路径。

乡土重建视阈下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下载:55 浏览:331

王晓芬1,2 饶篁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立志要坚决打赢的重要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精准扶贫面临着传统乡土礼法社会中互惠原则和差序格局发生变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等现实困境,重构乡村文化体系、重构乡村治理秩序、培育乡村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凝聚乡村脱贫共识,化解乡土脱贫利益冲突,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国家资源下乡提供乡土重建的新视角。

大数据时代下电商及产业扶贫路径分析 下载:59 浏览:365

吴潇宇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大数据云端的普遍应用,也映射了我们正身处于社会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互联网手机通讯技术的发展,还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不懈努力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大大缩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距离,为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崛起铺平了道路,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部手机端解决不了的。由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衍生出来的微商正是由此基础,在互联网空间凭借社交软件快速的聚集和吸引客户群,实现"零"成本创业,这都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只是形式主义盲从跟风的做扶贫工作,结果很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和面子工程,反而致使受助者惰性的滋生,为以后的扶贫工作增加障碍。

边境地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广西龙州县为例 下载:79 浏览:477

徐少癸 甘永萍 方世巧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可以激活当地的经济活力,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开发目标。通过回顾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文献,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广西龙州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龙州县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旅游扶贫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旅游扶贫对贫困户收入、就业和当地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需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外部力量进一步推进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模式。龙州县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以实现脱贫目标,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推进边贸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推进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等4个方面着力。

深度贫困彝区产业扶贫路径探索 下载:80 浏览:491

阿力非日 张艳 《中国农业》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在四川省凉山彝区美姑县沙溪洛村的扶贫工作和调查发现,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彝区产业精准扶贫收效甚微,主要是受彝区百姓思想、企业市场、扶贫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此,探索适合深度贫困彝区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彝区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沙溪洛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该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以期能够助力彝区脱贫。

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下载:146 浏览:2133

刘树娟1 陈炳帅2 《中国职业教育》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职业教育在扶贫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创新教育模式三个方面入手。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并打造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加强职业培训方面,应该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工需求,将培训内容与用工需求相结合。在创新教育模式方面,可以采用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职业教育服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