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测度分析 下载:58 浏览:257

梁媛1 杨朝舜2 《中国经济》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金融错配的表现形式与特征。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现阶段金融资源错配现状进行描述,再运用随机前沿法,对地区、行业和企业间的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由投入产出效率衡量金融资源的错配程度。测算结果显示了地区、行业、企业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特点,总体来说,金融资源在我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农林牧副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在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等企业类型中的配置较为有效,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低。

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协同的比较与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视角 下载:54 浏览:447

魏丽华1,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产业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和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利用2007年和2010年30个省(区、市)之间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协同定量测度模型,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基于两大区域产业协同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指出了今后各自产业协同的发展方向。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之谜——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视角 下载:80 浏览:486

王育森1,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以不同产业与不同国家间资本和中间投入产出比差异为基本出发点,基于货币派生的内生性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之谜给予解释。就纵向而言,由于第一产业资本产出比和中间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伴随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全社会货币派生能力显著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就横向而言,由于中国资本和中间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货币派生能力更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慢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新常态下能源-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下载:79 浏览:403

严春晓 宋辉 张润清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该研究受我国学者陈锡康提出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思路的启发,从我国目前编制投入产出表入手,为了适应新常态经济运行特点,一是结合数据提供的可能提出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污染物排放量的经济-环境投入产出基础扩展模型构建思路;二是进一步以河北省为例,通过科学划分部门分类,扩展收集调查有关污染物产生量、治理量等数据,提出和完成了能源-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并对模型中污染物的排放、产生、治理概念进行了规范,给出了计算完全产污、治污、排污系数和最终消费的污染治理系数,以及提高模型计算精度等问题的具体思路;三是利用模型对河北经济-能源-环境治理现状,相互影响的关联特征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证提出了我国编制环境治理投入产出表的步骤和研究方向。

中国碳生产率减排目标分配机制研究——基于不同环境责任界定视角 下载:52 浏览:237

夏炎1,2 吴洁3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级减排目标(如碳强度和碳生产率目标)的分配将对各省产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环境责任。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多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我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并与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估计各省在不同环境责任下的减排成本和减排目标调整。结果表明,消费者责任核算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将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排放责任适当的分配到最终消费的较发达的消费地区,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碳泄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碳生产率目标强调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规划减排目标,并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能源效率和单位减排成本来分配和增加投资,并随之提高减排效率。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何上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 下载:21 浏览:198

宋景尧1 林晨2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本文旨在从古典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了收入分配与服务业占比的关系。本文在结构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建国以来的分配结构的变化解释了61.4%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变化。因此,分配机制倾向于服务业是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的主因。适当控制服务业利润水平有利于更好促进该行业为制造业发展服务。

国内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最终消费品及中间品流通的支撑作用 下载:65 浏览:482

张昊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构建商品自由流通的国内统一市场能够增进消费者福祉。在地区间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对于有大量商品销往外地的地区而言,其中相应产业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该商品在当地的消费市场应更为发达;而当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时,外地商品流入将对当地的居民消费产生支撑作用。进一步地,以中间品流通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分工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表现为大量商品外销的地区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行业活动的中间投入需求较大。以全国31个省2007、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经济运行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地区间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间的关系机制。由此可以说明,促进地区间最终商品和中间品市场整合对于提升居民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长三角三省一市金融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对比 下载:38 浏览:340

王雪燕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江浙沪皖四地的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地金融业对服务业的依赖性均很强,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江浙沪提供的消费性金融产品或服务较多,上海市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尤其突出,相反安徽省还停留在提供生产性金融服务阶段。因此,长三角各地应加大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渗透力,特别是安徽省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本省金融服务业。

以实效化为导向的省级电网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全景展示研究 下载:175 浏览:2192

汪金娥 赵俐 《电气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以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有效衔接预算安排、资产运维、项目评审等工作,通过组织层投入产出象限图、资产层投入产出效率画像、项目层投入产出多维雷达图等特色场景,形成省级电网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全景图,助力优化总体投入水平、开展对标比较分析、辅助投资决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