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长的墓志——从范仲淹撰《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看后人的改易 下载:56 浏览:218

王瑞来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记录墓主一生业绩的墓志,作为个人传记,其史料价值颇受重视。墓志文本在刻石入土之前常常出于某种原因被改动,入土之后便已固化。不过,也有超出常识的特例,为好友滕宗谅写过《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还为其撰写过墓志铭。对照收录在范仲淹文集中的文本,令人惊讶地发现,县志中收录的署名范仲淹的墓志,有了极大的改变,出现了撰写之后几十年"未来世界"的事实。这例石刻史料被改写的个案警示我们,貌似可靠的"地下史料",也不可尽信,需要审慎辨析。

基于数据增强的藏文改写检测研究 下载:34 浏览:491

赵小兵1 鲍薇2 董建2 包乌格德勒3 《中文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该文针对藏文语料稀缺的问题,在藏汉双语、藏文单语文本改写检测任务中使用数据增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资源语言训练语料规模小的问题。在藏汉跨语言文本改写检测任务中,该文使用数据增强方法,有效利用目前公开的藏汉平行语料,扩充藏汉跨语言文本改写检测训练语料,当扩充至20万句对时,藏汉改写检测模型的皮尔森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达到0.547 6,比基线系统的皮尔森系数提升了0.397 1,表明藏汉改写检测模型检测出的句对相似度值与人工标注的相似度值已达到中等程度相关。在藏文单语言任务中,该文采用训练藏文音节向量的方法,以缓解语料稀缺带来的词向量稀疏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藏文音节向量的藏文改写检测模型的皮尔森系数可达到0.678 0,比相应的基于藏文词向量实验的结果提升了0.1,使得藏文单语言文本改写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与人工标注的结果达到了强相关程度。

狼獒小说对“文化记忆”的改写及其文化政治——以《狼图腾》为中心 下载:67 浏览:460

国家玮 《中国文学》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以《狼图腾》为中心,侧重考察狼獒小说热销现象背后的文化政治。通过考察小说中草原"大命"/"小命"这一提法对道教生命观的功利化改写,揭示出所谓"狼性"乃是全球竞争格局中一种强悍进取的发展主义:《狼图腾》貌似是对国民的"再"启蒙。它内含的生态意识,似乎是对现代性后果的深刻反思,但其本质却是在不改变主从权力结构的前提下,暗示普遍发展、进取竞争包治百病的效用。对于社会竞争的失败者来说,《狼图腾》不仅给出了使其从自身寻找失败原因的路径,更提供了想象"成功"的方法。

被“冷藏”的青年代表作及其改写——姚雪垠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之版本考释 下载:46 浏览:354

吕彦霖 《文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创作于1939年,被姚雪垠视为青年时期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诞生以来就"命途多舛"。它经历了成为畅销书的"辉煌",又因遭遇批判而在大陆被"冷藏"四十余载,却又在香港和南洋地区广有读者。1980年代后期姚雪垠为出版文集,在1986年、1987年对小说进行了两次修改,使其拥有了三个形态迥异的版本。文章试图结合历史语境,解析小说被"冷藏"的原因。通过对三个版本的细致考释,还原文本生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演进,揭示其不同的版本本性,并对作者的修改意向及改写心理稍作探究。

1921年郭沫若改写本《西厢》四论 下载:44 浏览:460

胡非玄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4期

摘要:
1921年郭沫若据王实甫《西厢记》改写出了歌剧本《西厢》,该剧以《绣刻北西厢》(《六十种曲本西厢记》)为底本,以《第六才子书》(《金圣叹批点本西厢记》)为参照本,又融合西剧的戏剧观念,在尽量保留《王西厢》唱词前提下,对其说白、时空等进行删改,形成了融合杂剧、传奇、西洋歌剧文体特征的郭改本《西厢记》。从版本学和文化学角度看,郭改本《西厢》的价值体现在:一,郭改本《西厢》是现当代"戏剧影视版《西厢》"的开山之作,在《西厢记》版本系统中非常独特;二,郭改本《西厢》同明清诸多翻改本《西厢》一样,典型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与时俱变"的发展规律。研究"民国旧体文学",以郭改本《西厢》为代表的民国古典戏曲名著改写本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