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马克思的工艺学研究以及对其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基于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文本解读 下载:59 浏览:373

张福公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笔记》中的工艺学研究对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潜在的重要影响。这既体现在工艺学视域中,机器大工业所标志的巨大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激发了马克思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对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内涵和人类解放意义的思考,也体现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双重社会效应为马克思初步建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观和探寻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路径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既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超越了工艺学视域,又由于自身思想发展水平和工艺史知识的局限,而对工艺学的科学内涵有所遮蔽。

《维果茨基全集》中文本解读 下载:63 浏览:292

王光荣 《心理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维果茨基全集》中文本于2016年11月在我国出版面世,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苏联《维果茨基文集》俄文版之后世界上最全的版本,它的出版是中国心理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理论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出版缘起、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三方面对《维果茨基全集》中文本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国内学者和公众能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维果茨基的学术思想,把握维果茨基理论和方法的精要,激发学界同仁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研究热情。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创新探索 下载:76 浏览:469

王焱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众多,教师需要筛选和创新,以提升文本解读的科学性、针对性。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内容和结构方面展开深度探究;展开多重诵读训练,从文本情感与立意角度进行感知;调动集体力量研读文本,从文本内涵与外延视角展开深度探究。这些操作设计都属于文本解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数。

《故都的秋》文眼探讨 下载:49 浏览:328

伍鑫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书写了北国秋日的种种景物,在文中表达了对北平秋日深味的挚爱。深味是读者解读文章的钥匙。在《故都的秋》中,北平秋日的深味通过清、静、悲凉得到展现。秋味中的深味、映衬中的深味、视听上的深味都说明了以深味为文眼的合理性。

何爹:忠义集身的剃头匠 下载:85 浏览:474

代景民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青龙偃月刀》这篇小小说放在了中职语文教材"职业与理想"主题单元。教学目的预设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领悟能力,理解小说人物和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做人的职业态度。经过教材分析、个人解读与学情分析,拟从主人公何爹入手,摒弃对其的质疑,重点解读其忠义特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学习其重情重义的可贵人格。

文本互涉,助力阅读教学 下载:88 浏览:503

魏调平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互涉"理论,拓展课外文本资源与教学文本进行互涉解读,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意蕴,加深文本解读的广度与深度。

通过比较阅读深化对文本的解读 下载:97 浏览:505

​李晋峰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法分析有比较点的课文。使学生主动钻研文本,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加深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深度教学在高中诗词文本解读中的应用实践 下载:60 浏览:727

李全 《中文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深度教学是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诗词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学案例、运用多元互动、注重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深度教学在高中诗词文本解读中的实践策略,以期为诗词教学提供参考。

基于宗教视角的《鼠疫》文本解读 下载:177 浏览:1818

刘珈豪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观察《鼠疫》中帕纳鲁神甫的信仰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加缪对于基督教信仰,尤其是对基督教道德中罪的质疑。加缪反对基督教的宗教逻辑,主张人应该奋起反抗,进行自救。这种医学与宗教间的对抗,就是加缪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加缪在小说最后安排人以相对的力量战胜了上帝的绝对力量,体现了他思想里的人道主义精神。

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批判探析——基于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 下载:176 浏览:1763

杨梦婷 《中国经济》 2023年8期

摘要:
罗宾斯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写作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是学习经济学中一本不可不读经典著作,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运用马克思文本解读中得到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罗宾斯在文本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及理论悖论,以批判西方主流经典著作为视角,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