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要义 下载:82 浏览:481

胡玉鸿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汇,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决定着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问题是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尺,在初始条件上,要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与条件;在补足条件上,国家应积极投入,为公民获取机会和增长能力提供条件;在分配正义层面,要通过国家法律、政策的推行,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就竞争公平、教育公平、司法公正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当代中国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主要制度着力点。当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并非一蹴可就的事业,要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作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步骤。

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内涵和路径 下载:30 浏览:410

宋道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使命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形态。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是人民使命、国家使命、民族使命和人类共同体使命的融合。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表现为四大复合,展开路径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新四大结构。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注重执政党建设,更须注重使命型政党建设。要实现肩负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维护核心,缔造共识,对时代做出新判断和战略部署,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发展同人民幸福、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发展融为一体。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话语建构 下载:49 浏览:373

徐亚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国家治理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语基础,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的本土治理之道。西方自由主义囿于所谓"个体自由"的先验性价值,在"国家-市场/社会"之间不断摇摆,其逻辑在"自发生长"与强行输出话语之间自相冲突,陷入了新自由主义与激进思潮之间的双重迷思。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话语基于具体实践、基于历史情境的认知方法克服了自由主义话语的价值悬设,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的思想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一脉相承,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整合全球风险与国内转型期双重叠加问题的话语选择。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国家治理需要认识西方现代性的窠臼,构建属于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探寻契合本土的民主法治,并构建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的、符合良善治理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宏观解读——以十九大报告文本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57

石冠彬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即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法治实践过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的新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新时代"的内涵:为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顶层设计;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基本方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这一法治理念是对"三个至上"理论的修正,属于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涵的进一步准确把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新时代社会矛盾论为法治建设指明了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判断标准;其余诸如"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善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和明确党组织不具有超越宪法法律特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原先法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价值观的力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 下载:67 浏览:452

孙伟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它彰显着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世界各国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们蕴含着变革中国、治理世界的系统的"中国方案",描绘了一幅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完整图景。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 下载:47 浏览:363

朱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用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涵养品格、指导实践,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下载:49 浏览:357

郭翠瑜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发挥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优势,推动以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发展,助力蔚县经济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释以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结合蔚县当地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及具有鲜明实践特色三个方面为突破,不断彰显蔚县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激活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赋予蔚县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不断扩大蔚县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建的重要作用 下载:42 浏览:365

陈国银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这一思想在党建中的应用。本文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进展,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把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到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战斗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民战略 下载:95 浏览:507

党俊武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和十九大报告相关论述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思想,描画出人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建设理想老龄社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看点一:过去五年老龄工作高歌猛进老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看点二:防范未来重大风险做好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看点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理论脉络。看点四:把老龄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点五:实施新理念引领下的人口发展战略。看点六:发掘机遇活力培育发展老龄经济。看点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老龄文化建设。看点八: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发展公民老年期社会事业。看点九:坚持党对老龄工作的统一领导。看点十:全球老龄社会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无限美好。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下载:71 浏览:786

赵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全面落实党的建设目标和推动各项工作的良好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发展环境背景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实效性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宣传思想文化管理体系,并对其引领作用进行充分激发,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形态和主体功能,为此项工作的落实成果提升奠定基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优化基层党建工作 下载:77 浏览:722

康恺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现代化发展环境下,应积极倡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发展理念,加大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明确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编制科学完善的党建工作方案,合理选择工作方法,构建健全的党建工作体系。本文分析了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明确了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优化党建工作的有效对策,意在推动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研究 下载:221 浏览:2199

赵玮钰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民办高校是当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育人体系的建设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了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当前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提出了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的建设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下载:113 浏览:1588

丁瑞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7期

摘要: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教学的研究 下载:241 浏览:2360

田佳雨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2021年作为重要的必修内容正式进入课堂。站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基础之上,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深层次的融合,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实践效果,对于促进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行动指南。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来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其意义十分重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研究探析 下载:226 浏览:2352

王若卿 李鑫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指南,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理论前沿成果之一,其作为大国治国理论话语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是由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外传播自己理论主张的传统决定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综述 下载:245 浏览:2392

庞家康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围绕思想来源、主要内涵、原创性贡献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部分学者从哲学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理不深、研究方法单一等方面,导致整体性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在下一步研究中,学术界应从学理角度厘清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联系;扩展研究视角,突出整体性逻辑;注意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236 浏览:2449

何雪峰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全面贯彻学习其思想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全面贯彻学习其思想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 下载:278 浏览:2818

王丹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高校学生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出发,通过让高校学生学习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需要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使高校学生能够充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知。

浅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下载:269 浏览:2959

武经纬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本文主要就其重要意义进行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下载:134 浏览:1354

祝升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创立的。因此,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来系统科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