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下载:60 浏览:734

黄玉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62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发生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发生例数为14例,发生率为45.16%,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与其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减少VAP(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用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接受治疗的经济压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穆特修斯早期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研究 下载:20 浏览:288

杜欣阳 许传宏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穆特修斯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现代设计运动的组织者和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在商务部任职期间,他主导了普鲁士工艺美术教育改革,打破了德国传统的艺术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二十世纪早期德国设计教育的社会背景,研究了穆特修斯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实施的方法,以及对设计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早期美国爵士乐与社会互动关系微探 下载:90 浏览:507

宋以鑫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爵士乐诞生于美国,是黑人民族独特而伟大的音乐文化。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爵士乐从起初以器乐演奏的方式出现,到后来演变成舞蹈和声乐等多种形式,这种极富特点的音乐代表着美国的民族音乐。本文重点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时期,作为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爵士乐产生的同时混合了黑人音乐文化和白人音乐文化,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战、二战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丰富了爵士乐的历史价值和音乐特征。

斜视矫正术后早期患者散光状态变化 下载:54 浏览:421

汪枫1 陈瑶1 翟金霞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斜视矫正术后早期患者的散光状态变化。方法对近期本院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45例(54只眼)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Ⅰ组为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一条直肌缩短术35例(35只眼);Ⅱ组为单眼一条直肌后徙联合一条直肌缩短联合下斜肌截断术7例(7只眼);Ⅲ组为单眼一条直肌后徙术9例12只眼)。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对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2周、4周的散光状态以及角膜中央0,3,5mm区的鼻、颞侧的角膜曲率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各组的散光值在手术后早期均有显著差异(P <0. 05),1组的角膜曲率在手术后早期均有显著差异(P <0. 05),而2组和3组的角膜曲率在手术后早期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斜视矫正术在手术后早期可出现患者的散光值的直线上升,不同术式对其影响的程度不同,但在4周后增加散光度数逐渐下降至基本恢复。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联合HD-OCT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研究 下载:62 浏览:406

张恒丽 唐广贤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李兴茹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应用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和高清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HD-OCT)分析、评估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功能和结构变化,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观察组) 31例(31只眼),平均年龄(43. 11±5. 34)岁(24~56岁);正常对照者(对照组) 30例(30只眼),平均年龄(42. 88±5. 15)岁(27~5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视野、HD-OCT及IC-VEP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视野平均缺损比较P﹤0. 01。早期POAG患者IC-VEP及HD-O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 87%和90%,80. 64%和86. 67%,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均P﹥0. 05。IC-VEP检测早期POA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为0. 901,和黄斑区不同部位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AUC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两者的一致性检测率为65. 57%。结论 IC-VEP联合HD-OCT对早期POAG诊断的效能较高,快捷、简便,能够提高POAG早期诊断率,降低青光眼致盲率。

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下载:37 浏览:375

董丹丹 黄馨禾 刘倩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由于缺乏一项满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证明这两种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所以对于早期宫颈癌最佳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以来争议不断。近期发表的两项早期宫颈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比开腹子宫切除术的研究使大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了重新认识,开腹手术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而腹腔镜手术组的局部复发率和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和1周后生活质量则无明显差异。因此开腹手术被认为是早期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准程序,但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腹腔镜手术价值,应该对腹腔镜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的早期形态 下载:30 浏览:306

张兰芳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对"风格类型"的区分,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站在审美立场上对艺术自身体貌与特色感悟体验的结果。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从先秦两汉时期孕育萌芽,到魏晋六朝时期正式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古人相关"艺术"的认知,从艺术与非艺术混杂,到门类艺术分列,始终被束缚于实用功能体系中。由于社会主流思想、审美观念不同,对艺术及风格类型的评价具有鲜明时代差异。先秦两汉时期大多统摄于"功能论"而显得不够明朗,魏晋六朝时期主要着眼于艺术自身"审美论"而使风格类型划分理论得到彰显,理论话语的审美特性由模糊趋于鲜明,体现出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早期形态的发展轨迹,为后世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CBCT影像组学与常规CT影像组学分析早期肺癌SBRT早期反应的一致性 下载:35 浏览:334

侯利桥1 周超1 许韵宇2 王微1 汤幸妮1 孟胤男1 贾海健1 于长辉1 杨海华1 《肿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计划CT(pCT)和锥形术CT(CBCT)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方法]30例早期肺癌并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患者,每次治疗之前都进行了CBCT扫描配对。平均每日肿瘤缩减率定义为主要终点。从pCT、第一次CBCT(CBCT1)、最后一次CBCT(CBCT last)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R语言计算特征间相关系数及利用LASSO算法筛选特征。[结果]每例患者各图像分别提取222个影像组学特征,特征间相关系数大于0.7及LASSO算法筛选特征后,对于pCT、CBCT1及CBCTlast各筛选了5、4、5个特征。pCT及CBCT1中存在2个相同特征,pCT与CBCTlast存在3个相同特征,有2个特征在三种图像中都得到。[结论]某些特征在p CT及CBCT中具有一致性。

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演变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70 浏览:429

魏宇君 黄仲夏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引起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和骨损害等(CRAB症状),又称为症状性MM或活动性MM(AMM)。MM的发病有三个阶段:由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可以演变为无症状骨髓瘤或冒烟型骨髓瘤(SMM),进而进展为症状性MM。在确诊为MGUS前,大部分患者已经历了平均10年的免疫球蛋白升高的过程。目前,虽然靶向新药的应用使MM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早期识别仍具有挑战性。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血清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滞度、血红蛋白水平减低和免疫球蛋白升高等可在MM病情阶段的早期升高,故联合应用一些检测手段对MM进行早期筛查、预防和管理其病情演变必要且可行。

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368

赵友 周烨 崔笠 施倩倩 徐仁芳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人群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男性健康,其早期诊治至关重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新分支,能够识别肿瘤转化过程中小分子代谢物的细微改变,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方法。全文对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前列腺癌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早期干预研究 下载:54 浏览:343

董胜华 江晓春 吴彬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对3种不同治疗方法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9例(92只眼)明确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患者分3组:A组25只眼采用传统周边虹膜切除术;B组47只眼采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C组20只眼采用单纯1%毛果云香碱滴眼液缩瞳治疗。术后1周、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眼压控制情况比较A、B、C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房角开放变化情况比较A、B、C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比较A、B、C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变化情况比较A、B、C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视野、C/D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发作;单纯1%毛果云香碱滴眼液缩瞳治疗有瞳孔后粘连及青光眼急性大发作风险;传统的周边虹膜切除术与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脊柱手术后早期相邻节段性疾病发生的分级评估 下载:59 浏览:395

姚福东 罗鹏明 刘夏君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脊柱固定术后早期发生相邻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isease,ASD)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1例脊柱肿瘤患者,208例(86.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67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MRI和临床检查随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7组,并通过基于MRI结果的Oner分型标准和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手术患者术后12个月内ASD发生率,并比较2种诊断标准对脊柱转移瘤术后ASD的诊断差异。[结果]根据Oner分型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11.4%,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24.0%,两者对ASD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间两种诊断标准对ASD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均>0.05)。基于临床症状诊断ASD的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Oner和Pfirrmann诊断标准(P=0.007、0.002)。脊柱稳定性7~9级的患者术后ASD发生率高于脊柱稳定性4~6级的患者(29.9%vs 15.7%,P=0.034)。[结论]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ASD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其中Pfirrmann分级标准的诊断敏感性高于Oner分型标准。

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下载:57 浏览:353

杨家翼 贺涛 邢怡桥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下玻璃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和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除术(PPV)患者310例(323只眼)。比较患者性别、术前原发病、术中操作、眼内填充物和是否伴有高度近视,以了解高眼压的发生率,分析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有43只眼出现高眼压,发生率为13. 3%。视网膜脱离、IV期及以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R)、单纯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4. 3%、15. 1%、6. 9%和1.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行光凝和未行光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7. 5%和5.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行冷凝和未行冷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7. 6%和7.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术中行硅油填充、气体填充和未行眼内填充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9. 4%、15. 8%和0.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并且高眼压的发生和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 214,P <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光凝、冷凝、硅油填充和气体填充是PPV术后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和原发病、术中操作和眼内填充物有着密切关系。高度近视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明显相关。光凝、冷凝和眼内填充是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PV术后患者应严密监测眼压变化,尤其是视网膜脱离和IV期及以上DR患者。

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214

胡雪飞 张碧波 《肿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支撑喉镜下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呼吸困难、黏膜水肿、发音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19.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82,P=0.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值分别为0.28%±0.11%和1.43%±0.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6%±0.21%和2.18%±0.19%(P均<0.001),同时两组术后值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01)。两组的复发率、生存情况、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发音功能的恢复。

从观念出发思考早期艺术史 下载:90 浏览:500

王廷信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考察人类早期艺术史应从观念入手。娱乐观念是人类的本能,这种观念要走向艺术,须从人类的生产观念和生活观念中去寻找。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因物赋形、形为用设"的造物原则。这种原则先从生产观念中开始,逐步延伸到生活领域。人们也借助这种原则来创造早期艺术。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因物赋形之"物"日渐多样,成为人类创造艺术的丰富资源;形为用设之"用"越来越远离生产和生活之用,而追求基于娱乐观念的审美之用。这种变化体现出早期艺术从实用到审美的变化趋势。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临床研究 下载:52 浏览:400

戴馨1 武海军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评估其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正常成年人110例(110只眼)(正常对照组)、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NDR组)76例(76只眼)和轻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NPDR组)50例(50只眼),采用RTVUE 100-2型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仪对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测量总体平均厚度(GCCAvg)、上方平均厚度(GCC-Sup)、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整体丢失容积(GLV)与局部丢失容积(FLV)。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GCC厚度差异。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GCC-Avg为(117.76±1.20)μm,GCC-Sup为(117.29±4.90)μm,GCC-Inf为(113.26±1.63)μm,NDR组GCC-Avg为(103.31±2.13)μm,GCC-Sup为(103.21±1.37)μm,GCC-Inf为(102.44±2.35)μm,NPDR组GCC-Avg为(94.64±1.52)μm,GCC-Sup为(95.50±1.44)μm,GCC-Inf为(94.70±1.01)μm,糖尿病组各区GCC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GLV分别为(3.58±0.58)%、(4.93±0.48)%、(7.62±0.34)%,FLV分别为(2.18±0.48)%、(4.08±0.74)%、(3.45±0.6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PDR、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结论糖尿病患者黄斑各区GCC厚度均变薄,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和随访。

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HR-HPV、SCCA、CYFRA21-1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下载:37 浏览:351

王飞霞1 杨瑞利2 韩双2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实时荧光PCR法及电化学发光法对84例宫颈癌患者、92例宫颈良性病变者和92例健康对照者的宫颈细胞DNA倍体、高危型HPV及肿瘤标志物SCCA、CYFRA21-1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其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宫颈癌组细胞DNA倍体、HPV、SCCA、CYFRA21-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等都明显提高,其中四项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7.62%,特异性为99.44%,诊断符合率达98.86%,Youden指数为0.971,高于任一单项指标和其他联合方式。[结论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HR-HPV、SCCA、CYFRA21-1检测具有高敏感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从热情到方法:话剧初创期专业化追求对演出水平的提升 下载:89 浏览:495

徐煜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爱美剧运动提倡以业余演剧挽救早期话剧的危机,原因在于其认为文明戏的衰落,是源于话剧职业化构成了话剧发展的障碍。然而文明戏的衰落并非由于职业化,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从事者对方法、技术和演剧规范的生疏,以至于无所顾忌地胡乱发挥而致。而在新兴话剧立足未稳,专业规范、创作观念尚未完整之时,孤立地反对职业化,也模糊了掌握话剧创作所必需的技术方法的难度。业余演剧本身也不足以自发地产生演剧的创造力,相反还可能把演剧活动带入没有约束的散漫状态。后来话剧的发展表明,真正使得中国建立起本土的话剧体系的,正是职业化的作风和对专业方法的探索钻研精神。

手辅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1 浏览:403

张秀峰 王厚东 沈忠 裘建明 鲁振锋 汪长健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辅助腹腔镜及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HALS组40例,LAP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HAL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7min,显著低于LAP组的167.06min(P<0.01);LAP组术后CRP升高水平为52.29±29.19mg/L,显著低于HALS组的76.62±36.25 mg/L(P<0.01);两组在切除标本长度、全直肠系膜切除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和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住院花费,且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时间及学习曲线相对较短,但术后炎症反应较全腹腔镜手术明显。

虽难尽人意,但我们做得越来越好:存档、“返回”与未来的挑战 下载:93 浏览:499

安东尼·西格尔1,2,3 邓晓彬4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民族音乐学家发现让历史录音资料"归家"并非如他们想象般简单,但他们也在努力地确保这些录音资料能够以当地民众了解且运用自如的方式来进行归还。成功的"归家"离不开当地群体或个人的全程积极参与,这些录音不仅可以让当地的音乐传统重新焕发活力,也有利于人们对它们进行改造。如果接收社区的个人或者团体对于录音资料的归还(return)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样的早期录音归还是最成功的;若他们参与到策划以及归还的方法中,则这一过程最为奏效;当策划或者执行都是单方面的时候,归还就不会有那么成功。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归家"项目,可帮助我们避免遭遇曾经遇到的困难,并且从中吸取成功经验。对于不同国家"归家"项目中运用的多种不同方式,民族音乐学家和其他学者需要从这些多样的试验中进行归纳和总结。
[1/22]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