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几种新发传染性疾病 下载:36 浏览:376

徐翼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新发传染病既包括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又包括重新流行的经典传染病,具有疫情发生突然、传播速度快、人群易感率高等特点,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影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种类较多,以病毒感染居多,人兽共患为显著特点。该文对寨卡病毒病、肠道病毒D68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登革热等几种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氯沙坦钾片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73

罗仕洪 袁国尚 《诊断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联用氯沙坦钾片与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40例采用基础治疗与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4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比前者更高(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更低(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氯沙坦钾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更佳,对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且不会显著增多不良反应。

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下载:14 浏览:433

刘生杰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9期

摘要:
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正处在一个飞快发展的阶段,它作为农业经济的核心,对于整体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畜牧养殖业的经营与发展对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的畜牧业的发展正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传染疾病的问题,这对畜牧养殖业来说是最大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对其防治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对比分析 下载:67 浏览:495

曹华琳1 刘亚军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站采集的26325份无偿献血的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2次酶联免疫检测或者必要时联合1次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26325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酶联免疫检测检出318例阳性,核酸检测检出373例阳性,其中核酸检测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的血液样本296例,检出含有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血液样本53例,检出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血液样本2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联合应用后,检出381例阳性,提示联合检测的检出率高于任何单独检测。结论核酸检测在输血传播疾病的筛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能够降低单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漏诊率,提高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HIV病毒等的筛查水平,而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效果。

基于叶天士行医时期苏州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疾病基础探析 下载:79 浏览:566

屠燕捷 方肇勤 杨爱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叶天士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指导治疗当今临床具发热性质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能探知叶天士通过观察哪些疾病的发病规律获得这套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理论内涵,准确运用于临床是有所裨益的。文章依据"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苏州叶天士故居等处,收集相关史料,分析史料与叶天士医著记载,探究卫气营血理论形成期间叶天士辨治的主要温病病种,进而探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于临床的适用病证,为感染病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320 浏览:3442

罗培群 林建锋 陈嘉怡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00例,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以将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WBC和CRP检出阳性率及对比2组的WBC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和CR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91%和89%。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能有效检出细菌性感染疾病,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问题研究 下载:244 浏览:2434

李春艳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分析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8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组)和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分析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显示,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对比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显示,细菌性感染患者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检出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鉴别感染性疾病类型。

试论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的有效对策 下载:57 浏览:555

潘洪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传染病主要是指一种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们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的特点。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垂直传播或粪口传播。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它们可能会造成大规模传播,不仅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法律认可的传染病分为A、B、C三类。它们的特点是存在致病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有免疫力,有些传染病具有季节性或局部性特征。传染病的传播必须有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能够完全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就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然而,不同传染病的薄弱环节是不同的。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积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下载:127 浏览:1284

麦麦提·麦提库尔班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12期

摘要:
畜牧养殖阶段饲养场中的牲富密集度大,使得传染病并发率逐渐增多。针对这类问题的产生,不仅仅会影响生产效益,同时也会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不良影响作用。所以畜牧养殖行业,需要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及时推进,避免传染性疾病扩大化,影响高牧养殖产业的发展进步。

猪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及注意事项 下载:127 浏览:1310

何晓玲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摘要:
生猪养殖业是当前畜牧养殖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畜种,是我县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在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现代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都比以前加速很多,严重威胁养猪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对生产中的疫情防控和分析,强化综合性的管理,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为养殖场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鸡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分析 下载:120 浏览:1217

马莹莹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与质量,群众对于鸡肉的需求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养殖的过程中,容易爆发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会给整个鸡场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减少传染性疾病对养鸡业的影响,促进养鸡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大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关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及效果 下载:133 浏览:1558

李国强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需要对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积极研究和探索,促进我国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能力有效提高,进而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得到控制和减少,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安定。本文主要论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研究进展。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观察 下载:121 浏览:1535

王巧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传染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部门15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传染病管理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实验组,实施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方法,分别在管理前后抽取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卫生制度、学生预防接种查验、传染病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管理、传染病管理组织)、传染病发病率(肝炎、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度。结果:实验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学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病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提升学校卫生管理质量水平,学生对疾病的知晓度也更高,值得推广。

浅谈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下载:212 浏览:2153

张铁成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畜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虽然畜牧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仍然会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如果受到传染疾病的影响,将会对畜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阐述畜牧业养殖发展现状,然后对畜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危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实现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试论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 下载:268 浏览:2733

葛红霞 《当代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畜牧行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当前已经形成更加规模化、科学化的发展形势。在畜牧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成为了重点内容,因为畜牧养殖业中的传染性疾病问题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行业的更好发展,同时也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我们需要重视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展开研究,对于当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仅供参考。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与预防控制研究 下载:171 浏览:2561

胡永霞 赵菊霞 师培琼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归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或者呼吸道传染病疾病特点,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不同性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感染率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冬春两季的发病率高于夏秋两季(P<0.05)。结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青少年以及老年是易感染人群,且春冬季节疾病高发,后续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和隔离,避免传播。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分析 下载:162 浏览:1856

胡佳 贾晓辉 温凯旋 范仲钰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众所周知,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影响最为严重,这也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先分析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案例阐述了有关护理要点,旨在为同行今后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医院过去两年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典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保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太大差异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3.3%,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也说明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中有着显著的效果。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护理中,综合性护理效果突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机体,有着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延续护理与营养健康管理联用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99 浏览:1051

雷开秀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与营养健康管理联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2022.5~2023.5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护理与营养健康管理联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结果:HB、ALB、PA、WHOQOL-100评分: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与营养健康管理联用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849

​赵敏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入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不做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实验组中使用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结果:实验组的轻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中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使用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可减少中重度感染率。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下载:417 浏览:3651

吴芝燕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说明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性,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的疾病中,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6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化验外,再应用C反应蛋白,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析其正确情况。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检测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1/31(3.23%),参照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9/31(29.03%),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实验组的出错情况低于参照组,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