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徽州民歌为样本的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思考 下载:25 浏览:306

王劲松1 戎龚停2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从历史、现状、理论研究以及保护途径几方面入手,全方位探讨徽州民歌在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在不失传统与特色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保护、传承与传播。以期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中,做一有益、积极的探索。

刑事辩护率:差异化及其经济因素分析——以四川省2015—2016年一审判决书为样本 下载:85 浏览:496

左卫民 张潋瀚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对四川省2015-2016年五万余份上网刑事一审判决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辩护率的整体情况,更展示了辩护率在法院层级、地区、审理程序、犯罪类型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特定的法律、经济、社会等因素所决定,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因素。为提升刑事程序的公正性,必须控制乃至消除经济因素对辩护率的影响,减少不适当的辩护率差异。具体的策略是继续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将被告人的经济状况作为"应当"指定辩护的重要指标。

执法能力的损耗与重建——以基层食药监执法为经验样本 下载:85 浏览:496

刘杨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执法是一个交织着执法偏差与执法纠偏的复杂实践,执法能力的损耗与重建是理解这一复杂实践的有益视角。执法能力会因行政体制内部张力而有所损耗,产生内部控制失灵、执法地方化、部门"孤岛化"等问题。执法能力也会在社会中发生损耗,造成执法资源稀释、执法过程异化等现象。面对执法能力的损耗,执法者应通过灵活执法、解释和创造规则、集中执法资源、建构执法空间等策略,在一线执法场景中再造执法能力。立法者和决策者也应不断改革和优化执法体制,通过强化执法控制、重构执法责任、延伸执法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来推动执法能力的重建。以基层执法经验作为分析样本,理解执法能力的损耗与重建机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转型期中国执法的实践逻辑,为当下的执法体制改革和执法能力建设带来启发。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下载:60 浏览:372

刘建平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所谓10万+资讯,是指对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资讯浏览量的一种衡量,顾名思义,10万+就是指单篇文章的阅读浏览量超过了10万次以上,这也通常被当做文章的发布者成功造就了一篇被广泛流行传播的资讯。

基于原型网络的细粒度实体分类方法 下载:48 浏览:349

任权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细粒度实体分类任务作为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扩展,其目的是根据指称及其上下文,发掘实体更细粒度的类别含义。由于细粒度实体语料的标注代价较大,标注错误率较高,因此该文研究了在少量样本情况下的细粒度实体分类方法。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特征提取模型,能够分别从单词层面以及字符层面提取实体信息,随后结合原型网络将多标签分类任务转化为单标签分类任务,通过缩小空间中同类样本与原型的距离实现分类。该文使用少样本学习以及零样本学习两种设置在公开数据集FIGER(GOLD)上进行了实验,在少样本学习的设置下,较基线模型在三个指标中均有提升,其中macro-F1的提升最大,为2.4%。

民事立案条件审查的实体化现象分析——以100件裁定驳回起诉案件为样本 下载:63 浏览:410

黄海涛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立案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范性要求出发,以对裁定驳回起诉案件的抽样统计为基础,对司法实践中立案审查标准过高、过严、实体化等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对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实践中对法定立案条件的掌握有所异化,有将审查起诉受理条件这一程序法上的判断异化为能否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实体法上判断的倾向,以实体法上的原因处理程序法事项,主要表现为将对被告的要求由明确改为适格,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定性能力要求过高、立案证据标准过高等情况。为此,笔者建议,在强调立案审查的必要性的同时,应正确区分起诉要件、诉讼要件与权利保护要件的不同指向与功能,正确认识案由制度的功能与不足,充分释明以补正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正确区分对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标准与对诉讼上事实的疏明标准,正确认识"一事不再理"的范围与效果等要求,从实践操作上如何适当掌握立案审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民事立案条件审查的实体化现象分析——以100件裁定驳回起诉案件为样本 下载:63 浏览:403

黄海涛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立案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的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范性要求出发,以对裁定驳回起诉案件的抽样统计为基础,对司法实践中立案审查标准过高、过严、实体化等现象进行了总结归纳,对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实践中对法定立案条件的掌握有所异化,有将审查起诉受理条件这一程序法上的判断异化为能否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实体法上判断的倾向,以实体法上的原因处理程序法事项,主要表现为将对被告的要求由明确改为适格,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定性能力要求过高、立案证据标准过高等情况。为此,笔者建议,在强调立案审查的必要性的同时,应正确区分起诉要件、诉讼要件与权利保护要件的不同指向与功能,正确认识案由制度的功能与不足,充分释明以补正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正确区分对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标准与对诉讼上事实的疏明标准,正确认识"一事不再理"的范围与效果等要求,从实践操作上如何适当掌握立案审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基层法院审判团队的现状及其优化——以S省基层法院为分析样本 下载:66 浏览:391

赵信会1,2 赵明悦3 陈淑君2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审判团队建设既是以去行政化为目标的司法责任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于司法责任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之际,有必要对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审判团队建设予以实证化考察。借此,梳理实践中审判团队的组成模式、审判团队之间的分工模式、审判团队与院庭长之间的关系、审判团队与法官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对S省四个市8个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的现实考察,表明现实中存在多元化的审判团队建设模式、不同的内部分工模式、考核模式,同时法官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和运行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事实上,基层法院审判团队的组建模式必须和基层法院的案件审理形式相对应,并表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审判团队的内部应当以对审判权本质内核的理解作为基本出发点,而法官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应当以法官专业委员会设置的目标为导向。

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最佳样本量估计 下载:60 浏览:243

黎光明 《心理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概化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测评实践中。当有预算限制时,概化理论需要考虑如何设计一个测量可靠性相对较高且可行性也相对较强的测量程序,这就要求通过某些途径估计最佳样本量。拉格朗日乘法是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最佳样本量估计较为成熟的方法。探讨了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最佳样本量估计的一些影响因素,如受总预算舍入的影响等,也提出了一些后续改善的建议,如推导出拉格朗日乘法的统一公式等。

土壤污染司法审判实证探析——以162份裁判文书为样本分析 下载:53 浏览:370

邵波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对土壤污染环境案件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现象普遍存在,耕地污染需要着重治理;案件所涉当事人农民居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土壤污染刑事案件判罚较为轻缓;地方政府对环境监管不到位;案件的上诉率较高,继而对提升环境审判质量提出了要求。为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此提出加强对农耕土地的治理、探索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责任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土壤污染罪名的建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艺术学项目的入选规律与发展趋势——以2008—2019年艺术学入选项目为研究样本 下载:56 浏览:333

周粟1,2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摘要:
分析2008—2019年期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艺术学项目相关数据后,发现获资助的艺术学项目存在五个特征:其一,收获了艺术学形成门类后的政策"红利";其二,申报标准既"严格"又"灵活";其三,"中青年学者"是申报主力;其四,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五,出版机构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雷达多目标分类方法 下载:54 浏览:318

张玲1 陈路路1 梁进科1 仉树军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小样本条件下雷达目标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雷达目标分类方法。通过雷达目标特征的提取、选择和分类器的设计,实现了目标的多分类,且提高了目标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维特征的分类器可实现多目标的高精度分类,且平均分类精度均优于85%。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综合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司法实践为研究样本 下载:44 浏览:368

王敏远1,2 《法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驶行为的治理效果明显。但在司法实践中,"醉驾"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案件数量增长迅猛,持续保持高位;犯罪情节大都轻微,司法处置宽缓;各地执行存在差异,争议问题增多;司法效能严重制约,负面效应显现等。经统计分析,"醉驾"犯罪治理主要存在案件证据的"薄弱"、司法适用的实践争议和行为规制的"潜在漏洞"三大症结。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行刑事法体系下,应从诉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刑法统一适用规则,完善犯罪打击处遇体系,释放认罪认罚制度效能,构建犯罪源头防控系统。

基于全样本数据采集的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经济性影响分析 下载:27 浏览:292

封晓桃 郭桂爽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的全样本数据采集,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周期和延长时间,提出了周期延长单位时间成本影响率的概念,对采集数据的对象工程进行了周期延长成本影响值分析,并计算施工成本增加值。同时分析影响拌和周期的因素,提出了周期优化和提升拌和周期经济性的方法。

决策问题的分解处理方法 下载:44 浏览:306

闫硕1,2 张云勇3 严斌峰3 加雄伟3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文章基于决策系统的各类信息,引入了样本和条件样本的概念,以此作为决策判定的准备,形成以决策系统为支撑的研究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样本和决策系统中样本相匹配的讨论,表明针对条件样本实施决策判定的含义,产生了以决策系统为参照模型的决策问题判定方法。进而,经过对决策系统的分解处理,把针对条件样本的决策判定等价转化到子系统中,使决策结论确定或不确定性的判定得到清晰简化的处理,展示复杂问题分解化简的应对过程。

模糊C均值聚类在光伏阵列故障样本数据识别中的应用 下载:32 浏览:331

陆灵骍 朱红路 连魏魏 戴松元 姚建曦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光伏电站由数量庞大的光伏组件构成,因复杂的生产工艺及艰苦的工作环境,光伏系统直流侧故障频发,直接影响到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益。如何从光伏阵列的运行数据中提取有效的故障样本,并对其进行识别,是建立故障模型的重要步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对故障样本进行划分及标识的方法。首先对故障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提取出故障特征向量(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最大工作点电压Um,最大工作点电流Im)。为排除外部激励条件对电气参数的影响,将故障特征向量统一转换至标准测试条件(standard test condition,STC)。最后根据FCM算法良好的模糊信息处理功能,对开路故障、短路故障、阴影故障、异常老化故障的样本进行聚类划分。实际运行数据证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可靠地对光伏系统直流侧典型故障的样本进行智能聚类,并有效地描述不同故障下光伏阵列电气参数的分布特征。

基于安全样本筛选的不平衡数据抽样方法 下载:72 浏览:394

石洪波 刘焱昕 冀素琴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欠抽样可能导致有用信息的丢失,以及合成小类的过抽样技术(SMOTE)可能使大类和小类间类重叠更严重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安全样本筛选的欠抽样和SMOTE结合的抽样方法(ScreeningSMOTE).利用安全筛选规则,识别并丢弃大类中部分对确定决策边界无价值的实例和噪音实例,采用SMOTE对筛选后数据集进行过抽样.基于安全样本筛选的欠抽样既避免原始数据中有价值信息的丢失,又丢弃大类中的噪音实例,缓减过抽样数据集类重叠的问题.实验表明在处理不平衡数据集,特别是维数较高的不平衡数据集时ScreeningSMOTE的有效性.

基于识别关键样本点的非平衡数据核SVM算法 下载:72 浏览:399

郭婷1 王杰1 刘全明1 梁吉业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非平衡数据处理中常采用的欠采样方法很少考虑支持向量机(SVM)的特性,并且在原始空间进行采样会导致多数类样本部分关键信息的丢失.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识别关键样本点的非平衡数据核SVM算法.基于初始超平面有效划分多数类样本,在高维空间中对每个分块进行核异类近邻抽样,得到多数类中的关键样本点,使用关键样本点和少数类样本训练最终核SVM分类器.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文中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非平衡度高于10∶1的数据集上,文中算法优势明显.

语义自编码结合关系网络的零样本图像识别算法 下载:76 浏览:404

林克正 李昊天 白婧轩 李骜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解决零样本图像识别中传统模型容易出现投影域移位问题以及提高距离相似度度量的鲁棒性,提出关系网络改进语义自编码器的零样本识别算法.基于语义自编码器构建图像视觉特征和语义向量之间的特征映射,并将重构向量与对应向量真值进行级联后送入神经网络,最终利用输出的标量给出预测类别.实验表明,相比传统距离度量方法,文中算法在AWA、CUB和Image Net-2数据集上的识别率均有所提高,在某些数据集上语义-视觉的投影效果优于反向投影.

自适应调节学习率和样本训练方式的场景分类 下载:73 浏览:478

储珺1 苏亚伟2 王璐1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场景分类方法中,当训练数据较少时,由于网络训练次数较多、收敛性较差等原因,容易造成过拟合.为了消除此影响,在卷积神经网络的框架下,文中提出可以自适应调节网络学习率和样本训练方式的场景分类算法.根据网络训练中误差函数的变化自适应调节学习率,当误差函数变化较小时,保持批次的学习率不变,当误差函数变化加大时,学习率的变化与误差函数的改变成反比.同时根据网络输出结果改变实验样本的训练方式,着重训练分类不准确的图像.在Scene-15、Cifar-10场景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改善神经网络的收敛性,有效提高分类精度,特别是对于室内场景等特征复杂场景的分类精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