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 下载:26 浏览:315

李沫1,2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宋朝力促儒学复兴,前期社会(北宋)稳定,政治开明,科技、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规模空前。本文通过对宋代市井文化背景下衍生而成的民间音乐的研究,剖析其繁荣背后的历史成因与发展轨迹。即:宫廷音乐的衰亡与世俗音乐的繁荣发展。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66 浏览:404

单南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久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形成了大量以民族为单位的独特音乐风格。这些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音乐瑰宝,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道德。因此,对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同民族民间音乐有机融合的路径进行研究与梳理,从而构建出更为完善合理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熟知中华历史、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

在传承中坚守 在变迁中践行——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侧记 下载:68 浏览:403

龙婧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以"传承与变迁"为主题,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品鉴、探讨最为鲜活的民族民间案例和音乐内容为主旨,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发展与创新、坚守与实践中树立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认同。该音乐周内容版块主要由学术展演、讲释坊和辨析场三个部分组成。学术展演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传统音乐在新时代音乐变迁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冲击,音乐家们在将其搬上舞台后应平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讲释坊为大家介绍了应该从社会中的不同角度看待民间音乐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与创新的发展关系;辨析场为我们展现了各民族专家们在当代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以及当代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在当下的实践与创新。本次音乐周内容设计精密广泛,学术思潮高峰迭起,学术辨析前沿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高职声乐教育和传统民间音乐融合思考分析 下载:46 浏览:664

尹寿良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广泛的继承与发扬,不仅是高职声乐教学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为了应对西洋音乐冲击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将高职的声乐教育和传统民俗音乐有机地融合起来,既要继承传统的文化,又要推动高职声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和全能型的音乐人才。

民间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 下载:235 浏览:3433

冯芸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音乐启蒙的最佳时期。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家集体艺术创作的结晶,其语言自然朴实,多以表现劳动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情爱为主,通过不断加工提炼,逐步完善和发展。在幼儿园展开民间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园音乐活动课堂,让幼儿在接受民间音乐熏陶的同时培养音乐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幼儿通过体验多种色彩的民间音乐,能了解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魅力,进而增进幼儿的情感体验。

云南彝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分析 下载:322 浏览:3224

常砚溪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在我国云南,彝族民间音乐在民族音乐乐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下孕育出云南彝族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彝族民歌种类繁多,音乐形态极具民族特色。本文将通过对云南彝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展开具体分析,探究民间音乐文化对传承彝族民族文化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

民间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 下载:442 浏览:1417

贺晓霞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融合民间音乐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活动空间,增强幼儿与社会的交互性。文章简述了民间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的意义;结合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从选取优秀的民间音乐内容融入教育、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开展多样性音乐教育活动三个方面,浅谈民间音乐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

浅谈民族民间音乐采集之方法 下载:453 浏览:2642

伍承骏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民族民间音乐是在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它最生动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准确记录、描述,又是进行有价值的研究的前提;而这个研究于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的研究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照系。

民间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下载:465 浏览:2473

魏潭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民间音乐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赋予了音乐教学全新的时代意义,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生活化和新颖化,始终立足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神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中,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传统文化意蕴和风格特点,促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能够深刻体验和感知传统文化的智慧、品德与人文修养,有效实现思想道德情操、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文化产业视野下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78 浏览:411

刘怡汝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间音乐非遗蕴藏着丰富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合理地开发民间音乐非遗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推动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地方政府逐步背离"传承民间音乐非遗文化"的初衷。本文就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情况进行探索,旨在明确民间音乐非遗的具体内涵,挖掘文化视野下民间音乐类非遗潜藏的价值,找寻到适合文化产业视野下民间音乐类非遗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的民间音乐活动研究 下载:67 浏览:411

冯喜超1 计晓华2,1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东北鲁艺文(音)工团始建于1947年,是延安鲁艺到东北后成立的文艺团体。为配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斗争形式与人民的文化需求,鲁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间音乐活动,并且在组织上进行调整,各团创立城运科(后更名"文运科")负责管理、收纳民间艺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民间音乐调查组,对东北的民间艺术进行记录整理,以团员自主学习、聘请民间艺人传授和实地采风等方式,吸收、学习并记录了东北民间艺术。创作出歌颂人民群众、抒发人民情感,并具有东北特色的经典作品。为民间音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为新中国民间音乐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战火中传承民族文化。

陇中民间音乐传承模式的演变和创新 下载:231 浏览:1055

吉文莉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7期

摘要:
本论文深入探讨了陇中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承模式的演变和创新。论文首先回顾了陇中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传统形式,然后分析了传统传承模式如口头传播和师徒教学的特点。随后,研究聚焦于现代传承方式的演变,特别是教育机构、媒体和数字技术在音乐传承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研究,论文揭示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创新实践,探讨了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传统音乐的现代适应性问题和在创新与保护传统之间寻求平衡。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未来音乐传承和创新的展望及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陇中民间音乐的持续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