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设计 下载:67 浏览:387

邵娜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分析现阶段常用的推荐算法,提出基于线性回归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通过描述协同过滤的整个过程,在将算法应用在系统中时,我们只需要替换关系假设,度量假设,目标函数,代价函数及梯度,就可以得到系统推荐结果,完成推荐系统的设计。

多球练习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64 浏览:318

苏新 《体育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羽毛球运动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学生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羽毛球是当代高校学生最为推崇的一种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改革,随着高校羽毛球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进以及训练技术的发展与优化,多球练习法逐渐成为了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练习方式,通过多球练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羽毛球单项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羽毛球组合能力。然而,从实践来看,高校羽毛球教师在实际运用该方法开展羽毛球教学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应用得不是特别恰当与准确,对羽毛球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多球练习法时,教师必须综合分析多球练习的优缺点,制定科学的练习计划与运用方案,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应用原则,为学生选用适宜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多球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多球练习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持续时间花样跳绳对儿童注意品质及学业成绩的影响 下载:11 浏览:159

倪琦 《体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花样跳绳运动对儿童注意品质及学业成绩的影响,为采用运动手段促进儿童注意品质及学业成绩的提高提供实践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扬州市某小学六年级三个平行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班进行不同持续时间大强度的花样跳绳运动干预。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学生的注意品质进行量表测量,学业成绩前测以第一次月考成绩为准,后测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实验前、后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持续时间大强度的花样跳绳运动对儿童注意品质及学业成绩的影响和结论探究。结果 (1)不同持续时间大强度的花样跳绳运动对儿童注意品质(F=13.375,P=0.000<0.05)具有显著影响。(2)不同持续时间大强度的花样跳绳运动对儿童学业成绩(F=2.333,P=0.102>0.05)没有显著影响。

钢渣在公路路面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53 浏览:273

吉增晖1 俞春荣1 郑炳锋2 吕正龙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主要从钢渣的材料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安定性、配合比等角度,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D测试分析了钢渣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对比分析了钢渣与石灰岩、玄武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采用浸水膨胀率、压蒸法测定粉化率分析了钢渣的体积安定性;开展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推荐了水泥用量范围,对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下载:37 浏览:161

陈全 《中国电气工程》 2025年3期

摘要: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结构和电气系统的安全,工作人员要在实际应用中加强电气设备的应用,合理安装避雷网、避雷支架、接地结构等设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土壤的电阻率降低,保证雷电电流能够顺利地引入到大地中,避免损害建筑电气设备,保证电气设备能够安全地使用。

青少年科创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论析 下载:42 浏览:444

殷玲玲1,2 梅天顺3,4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科创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当前学校青少年科创教育的系统分析,从科创教育的体制机制、受众覆盖和评价理念等方面厘清其经验与不足,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复合培养、凸显科创教育的实践性、制度规范与组织保障结合以及重视团队合作,力求对提升新时期青少年科创教育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科育人的途径 下载:57 浏览:513

金永鑫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国家层面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及进一步具体化的核心素养,已经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变化.数学学科育人的思路可以是: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寻找契机,引导学生经历深度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发展的规律,然后迁移到对其他领域尤其是数学探究过程中的品格培养上,这样就实现了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育人目标.

数学教学,从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切入 下载:59 浏览:481

蔡国香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数学表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就是严谨、缜密、有逻辑,等等。数学表达与数学倾听、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探究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寻找关键词、明确发力点、提供工具包、积极地评价等手段方法,有效支持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建构“有效支点”,让学生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下载:57 浏览:498

顾天明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寻找"支点",助推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情境"趣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数学活动,实践"疑点"能引领学生的辨析性数学活动,反思"味点"能引导学生的整理性数学活动。一个"好的支点",往往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教师牵制、钳制下的"被动参与"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建构",从而帮助学生叩开数学之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内生式发展。

以高效课堂对话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下载:62 浏览:505

朱安凤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考虑核心素养如何养成这一关键问题.班级授课制的背景,决定了课堂对话是师生在课堂上交流的主要形式,因而核心素养必定就要依靠课堂对话来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高效的课堂对话可以保证核心素养的养成,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评估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也应当成为高中数学课堂研究的重要内容.

立足儿童视野,凸显数学本质——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为例 下载:48 浏览:484

张文颖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足儿童视野,凸显数学本质,笔者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希望通过在情境中比较引发学习矛盾、在合作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在实践中体会数学学习价值等途径,和谐处理好儿童与数学本质之间的关系。

在“示意图”导构中丰富学生“图感” 下载:54 浏览:495

曹义平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示意图"是表征题意、分析问题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学生"不可见的思维"可视化。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画示意图""看示意图""思示意图"和"用示意图"。在"示意图"的不断导构中敏锐、丰富学生的"图感"。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育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下载:57 浏览:499

周康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数学推理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结论的过程,数学推理主要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小学生数学推理需要情境、方法的支持,需要教师的呵护。教师要为学生数学推理搭建平台、指引方向和提供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推理活动中来。积累学生推理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感悟推理的思想方法,进而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下载:56 浏览:502

周青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活动的学习,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浅层学习以及形式学习相对。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认知、情感、思维、想象等的深入、融入、卷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浸润、深度体验、深度建构和深度反思,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改善数学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下载:53 浏览:493

郭桂琴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决定了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的直接影响。本文从课程标准的视角对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改善学习方式的具体思考。学习方式"善"的标准应当是学生的学习适切度。

数学核心素养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究 下载:58 浏览:516

王萍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是三大类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文简要阐述我校数学课题组研究出的"设—验—悟—用"四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下载:55 浏览:288

戴爱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及出院时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FMA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居家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保持下肢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减少伤残,从而保证了康复期或居家远期的生活质量。

旧文教出新意——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的认知引导 下载:66 浏览:384

马彦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持久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文中所蕴含的美学真谛。带领学生逐步接近这一真谛,应当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将旧文教出新意的重要方法,现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例,试从长文短教激趣、美学角度感知、对比发现奥秘几个角度来探讨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下载:91 浏览:472

戴爱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及出院时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FMA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居家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保持下肢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减少伤残,从而保证了康复期或居家远期的生活质量。

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68

吉素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肿胀、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康复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膝关节周径变化、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依次明显减小;干预组患者术后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依次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依次明显上升,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给予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