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组态视角下治理策略对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研究 下载:47 浏览:339

严玲 张萌 陈思颖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业主方改善项目管理绩效不单需要组织间项目治理机制的作用,还要依赖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确定了以业主与咨询企业间的控制权配置、报酬机制、信任、沟通以及咨询企业项目管理治理水平等治理策略为前因变量,以项目管理绩效为结果条件的组态模型,并输出了能有效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5条等效路径。结果显示: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取决于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不同层级治理策略组合的实施程度。研究结果为业主方提供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新路径。

中国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探索——河湖长制研究 下载:68 浏览:472

朱德米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河湖治理是典型的公共事务顽疾问题。河湖长制是我国当下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创新探索。运用制度理论和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对河湖长制的运行实践,从体制、机制与技术三个层面的匹配程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制度设计层面,河湖长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以流域的自然属性(流域空间)为基本管理单位、一体化管理、动态管理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制。在运行机制层面,河湖长制具有发现、反应、督查和责任四类机制。在技术层面,现代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图像技术的发展,为河湖长制的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研究结论是河湖长制在实践运行中体制、机制与技术三者匹配程度较低,导致治理效能不高及治理效果难以持续。建议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将体制、机制与技术进行连接与匹配,以实现河流湖泊的长效治理。

公私合营项目风险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下载:69 浏览:476

梁彦红1 王延川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公私合营(PPP)项目是一系列合约的合集,性质上属于企业联合,合作企业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PPP项目中存在社会资本的机会主义风险与政府的信用风险。对社会资本机会主义风险可以结合监管与激励措施。针对政府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要奉行风险公平分配原则,以法律法规代替政策,在个案中区分行政与民事法律关系。

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 下载:72 浏览:426

张欣婷 李建学 邓钰婷 周慧敏 李广斌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4期

摘要:
推动乡村内生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本文以"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如何可能"为核心议题,在农地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下,基于农地资本化构建了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的分析框架,在乡村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农业型和工业型两类最常见的村庄,提出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的策略。文章认为,农用地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融资,可以有序推动农业型村庄自主性空间治理;村社自我土地资本化、跨村联合异地开发,可以有序推动工业型村庄自主性空间治理。

外部治理机制缺失下制度创新的代价——基于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案例研究 下载:76 浏览:480

杨国超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例,研究双重股权制度这一创新的控制权结构安排在外部治理环境变化时的成本收益权衡。研究发现,"合伙人制度"使阿里管理层获得了相比现金流量权的超额投票权,在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前,阿里管理层利用该制度攫取了大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后,阿里则因"白皮书事件"受到资本市场严厉惩罚。阿里在美国上市前后的外部治理环境变化直接导致阿里管理层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成本大大增加。研究表明,在外部治理机制缺失的环境下,"合伙人制度"这一制度创新反而会成为管理层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工具,严重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学者型独董与公司盈余质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下载:87 浏览:486

向锐 宋聪敏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学者型独董普遍存在于中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来考察学者型独董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学者型独董对公司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学者型独董对民营企业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学者型独董的声誉水平对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的启示是学者型独董能够有效发挥治理作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国企改革:股份制企业治理机制的中国式探索 下载:23 浏览:168

王新红 《法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股份制是为调和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所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克服私人资本局限的同时带来了"两权分离"问题。为了防范"两权分离"引发的管理者道德风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股份制企业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天然存在"两权分离"问题,我国选择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路径,不是为了集聚社会资本,而是试图借助股份制企业的治理机制提高国企效率。但是,两种所有制之下形成的两种"两权分离"存在重大差异,简单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在检讨西方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目前对国有股份制企业采取了"鸡尾酒式"的混合治理模式:通过立法拟制了国有产权主体,以大陆法系股份公司治理机制为蓝本,吸收、借鉴英美法系的某些制度,并将之与传统的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国企管理者特殊激励等做法相结合。总体上,应当认为当前股份制国企的治理实践是较为恰当、有效的"中国经验",但各项微观制度仍有待深入研究与完善。

深海治理概念与主题研究进展—基于我国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文献的解读 下载:37 浏览:391

王书明 杨国蕾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深海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高地,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深海资源开发与治理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深海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的战略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因此加强深海政治和政策研究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研究文献梳理发现,深海地缘政治、深海权益与战略以及深海治理机制是目前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的三大主题。未来研究需要从国家深海政策与全球深海治理机制的协调适应关系、区域间深海合作、全球深海制度建设等方向展开。

矛盾纠纷多元治理机制与诉调对接之互动发展 下载:59 浏览:771

张勉 靳闯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单一的司法途径难以应对各种矛盾纠纷的解决需求。矛盾纠纷的多元化治理机制(MDG)和诉调对接机制成为解决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多元化治理机制与诉调对接机制的发展现状,探讨两者在互动中的融合和相互促进作用。文章将从理论基础、实践现状、机制建设、相互影响、案例分析等多方面深入探讨,旨在为未来矛盾纠纷的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策略建议。

凉山州农村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政企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下载:164 浏览:1613

董秋月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6期

摘要:
凉山州农村地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率较高,实现对政企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构建,可以使突发性地质灾害得到更加有效的应对,更好的维护凉山州农村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首先对凉山州农村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政企协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结合凉山州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探究水环境污染治理机制措施的完善 下载:87 浏览:1252

张雨晴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对水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加以完善。先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工作阶段暴露出的不足之处,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资源产权界定过于模糊,社会大众不愿主动参与环境治理,之后基于此提出针对性措施完善治理机制,包括健全管理体系改善现状、加强联合执法强化惩处力度等。希望以下论述能起到借鉴作用,为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320 浏览:3099

刘金雷 《中国经济》 2021年7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相比于从前而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农村所具有的封闭性被打破,利益诉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进行完善已经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就现阶段我国乡村治理机制实际情况俩看,在进行乡村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乡村经济发展作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工作,同时还需要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关键点,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基础,支持民间力量参与补充,尽快建立其有着坚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除此之外,还应该采取措施,有效的改善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加快农村法治进程,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提供一定的保障以及基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