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技术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智慧法院建设基本范式之检讨 下载:66 浏览:368

徐艳阳1,2 朱岳宁3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有一些误区值得检讨,比如碎片化,"盲目化"和"童话化"。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典型应用主要有办公自动化;诉讼材料辅助生成;信息传输、搜索与分析;智能化在线纠纷解决平台;法律智能机器人等方面。从技术上讲,前四种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基本能满足现实替代、覆盖传统办案模式的需要,但是人工智能所要求的确定性与无情性是很难达成对人的彻底模拟。法官裁判案件运用的逻辑既有形式逻辑,又有辩证逻辑。使用数理逻辑的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形式逻辑性是契合的,但是,法律和司法还有着大量辩证逻辑的内容,这使得法律和司法呈现出巨大的模糊性。当人工智能发展到要尝试取代法官的时候,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问题已不难解决,难以解决的是法律问题要翻译为人工智能语言。案例大数据研究才是当下人工智能司法运用的真正空间。

以衍射实验为例谈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97 浏览:283

冯饶慧1,2 沈韩1,2 高凤彬3 崔新图1,2 黄臻成1,2 廖德驹1,2 方奕忠1,2 赵福利1,2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虚拟仿真实验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技术,在增强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发挥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我们构建一种结合成熟软件的适用于非物理类本科专业低年级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光学衍射实验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教学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科学模型的可精确调节参数的定量仿真可有效提升传统实验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功率型LED结温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下载:79 浏览:282

何潜翔1,2 黄建宇1,3 陈乾1,3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研发的LED热学特性实验仪,在仪器原有的脉冲电流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小电流法测结温的实验内容,并利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了LED灯珠在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结温变化。此外,实验还通过引入光谱仪测量了不同结温灯珠的发光光谱,探索了利用LED光谱测量结温的方法。该实验引导学生围绕LED结温测量这一工程技术问题,对原有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放性的拓展,是将传统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的一个成功案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物理研究的兴趣。

医药类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下载:86 浏览:289

刘凤芹1 张琦玮2 刘建强1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是对于2020年3月底前医药类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调查涉及全国22个省份,重点针对在线开课情况、线上教学资源、教学优势和不足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各学校在线教学有序开展,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努力发掘在线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希望教指委能够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立项等方面,进一步提供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医药类大学物理课程更好发展。这次调查研究,将对继续稳步推进在线教学和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磁单极狄拉克弦上磁场的显明形式 下载:76 浏览:277

林琼桂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磁单极矢量势的积分表示取旋度,可以自然得出与狄拉克弦对应的磁场项的显明形式,该狄拉克弦可以是任意曲线。本文对具有不同狄拉克弦的矢量势之间的规范变换作了一些评注,讨论了狄拉克描述与吴大峻-杨振宁描述中的电荷量子化问题。

在哲学视域下领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73 浏览:276

李银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实践上的应用,培育核心素养就是建设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站在哲学的高度,从不同角度研究的教学论完全相通,"ETA物理认知模型"是"学习进阶理论"的细化,用于指导物理教学实践更易操作。

关于“光的偏振”教学的一些尝试 下载:71 浏览:282

刘志国 黄喜强 张伶莉 曹永印 王庆东 王晓鸥 张宇 赵远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根据物理是实验科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强调演示实验和实际应用。按照这一想法,笔者在2018年秋季学期对"光的偏振"部分做了新的教学尝试。课堂教学以演示实验开始,结合实验现象来讲授物理知识,分析实验条件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本文介绍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和学生反馈。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研究进展 下载:24 浏览:318

庄全超1 杨梓1 张蕾1 崔艳华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 EIS) 是研究电化学系统最有力的实验方法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中,EIS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研究和生产领域,包括研究电极界面反应机理和容量衰减机制,测定相关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和电池的健康状态、荷电状态以及电池的内阻。本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极化过程包含的3个基本物理化学过程——电子输运、离子输运和电化学反应过程,探讨了每一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包含的步骤及其EIS谱特征,详细论述了与电子输运相关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接触阻抗和感抗产生的机制;介绍了多孔电极理论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阐述了基于多孔电极理论进行阻抗谱数值模拟的建模原理与方法。综述了石墨、硅、二元3d过渡金属氧化物、LiCoO2、尖晶石LiMn2O4、LiFePO4、尖晶石Li4Ti5O12、过渡金属氟化物材料等电极的典型阻抗谱特征和各时间常数的归属问题。最后讨论了EIS现存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物理实验教学及中美情况对比 下载:86 浏览:271

乐永康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新冠疫情下,中美两国的大学物理教师群体都在努力,以使物理实验教学所受的影响能尽量地小一些。作者基于美国"高年级实验物理协会(Advanced Laboratory Physics Association,简称ALPhA)"邮件群里的讨论内容概括美国同行们正在开展的努力,并和国内大学物理实验圈里开展的"物理实验线上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比较粗浅地分析了疫情下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异同。

什么是ETA物理教学法 下载:85 浏览:316

穆良柱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根据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过程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介绍了ETA物理教学法,并分析回答了物理教育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美国大学理事会的管理特点及对CAP课程的启示 下载:96 浏览:338

张志红 周雨青 董科 《物理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本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各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总结大学理事会管理特点,据此对我国中国教育学会的CAP(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课程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分析发现,大学理事会在人才管理上具有民主严谨、灵活互通的特点,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兼具空间有效与专业的深度。此外,在课程研究管理上他们还注重学术化和实践的科学性。这些对我国CAP课程管理的启示是:设立代表三方共同利益的CAP课程管理机构,构筑CAP课程管理的共建平台;着重参与高中的CAP课程管理,完善CAP课程质量评估体系等。

热力学相变理论的发展 下载:71 浏览:337

柳福提 张声遥 《物理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相变理论是热力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教材中都会对克拉珀龙方程、爱伦费斯特方程和朗道的有序相变理论进行介绍,内容体系庞大、方程较多,缺乏逻辑主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从一级相变、二级相变的定义出发,沿着理论发展脉络,分别推导描述相变平衡曲线的方程,介绍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不同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师范生原始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的现状研究 下载:71 浏览:333

郭芳侠 薛雅文 《物理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利用自编的原始物理问题问卷对在校物理专业师范生原始物理问题表征能力现状进行测量研究;并从性别和生源地域角度进行差异分析;同时对学生的表征能力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测评,并分析表征能力与它们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学生的原始物理问题表征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男生的表征水平与女生相比要稍高一些,但差异不显著;生源的地域差异也会影响学生表征能力的发展;原始物理问题表征能力与逻辑思维和非思维能力显著相关。

“教研室”管理体系:物理学“课程群”管理 下载:71 浏览:377

罗洪刚 王建波 刘玉孝 吴国军 《物理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探讨物理学"课程群"的教研室管理模式。根据物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提出了建设数学物理基础、力学基础、热学基础、电磁学基础、光学基础、量子基础以及计算物理基础等七个"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每个"课程群"从基础到高级,涵盖若干内在关联课程。以教研室为管理单元对这些课程实施管理,一方面可以对"课程群"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相互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这样的教研室也便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该教研室管理模式也可扩展至专业教研室,扮演专业学科组织建设的功能,可为学生出口提供更加适合专业发展和国家需求的课程设置。本文以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为例,提供教研室管理的一个具体例子,并简述最近一年开展的活动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微纳尺度下激光聚焦的探究 下载:85 浏览:312

张国宇 魏华 《物理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元器件的尺度已经缩小到微米甚至纳米量级。常见的纳米器件都具有纳米尺寸的维度,例如量子点、纳米薄膜、纳米线等。在各种需要激光参与的微纳光学实验中,我们要求激光的光斑尺度能与纳米线的直径相当。本文以纳米线为例,探讨激光聚焦以及激光光斑大小的调节,如何利用高倍镜对激光进行聚焦进而能够让普通的激光光斑缩小到微纳尺寸。本文首先介绍了光学短焦透镜对激光的汇聚作用和激光聚焦前后的光斑特点,然后通过对光路的设计与重新调整,使得波长为532nm的激光聚焦在直径约为200nm的区域。

什么是ETA物理认知模型 下载:85 浏览:320

穆良柱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将物理认知规律总结为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过程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并尝试从认知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二维热传导方程在高能脉冲离子束溅射中的应用 下载:95 浏览:334

李莉 雷雨 滕保华 吴明和 杨宏春 《物理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了一种非常简单而直观的二维热传导物理模型。以工程上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氩离子束溅射为切入点,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了熔石英内部温度的二维演化规律,以及不同位置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沿离子束入射方向熔石英温度演化规律呈现类高斯分布;离子束辐照区域内任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入射离子束的脉冲形状。文中利用热学知识详细讨论了光学元件表面能量吸收对元件温度演化规律的影响。

基于核心素养的“电动力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下载:85 浏览:286

郭芳侠 刘琦 李贵安 王晅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以"电动力学"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综合素质、科学态度、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深度学习四个量表,利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翻转课堂对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但对科学态度的影响较小;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总体属于深度学习,但还有提升空间;科学态度、综合素质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科学态度高分组在综合素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体上显著高于中低分组。

电磁波在运动介质表面上半波损失的消失现象 下载:85 浏览:273

宋仁刚 徐岩 夏乾旭 《物理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讨论了考虑相对论效应时电磁波在运动介质表面上半波损失的消失现象。利用相对论四维波矢量的洛伦兹变换关系,导出电磁波在运动介质界面上波矢和频率的关系以及反射波和入射波的振幅比;给出了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比与入射角度之间的数值关系模拟,并由此讨论沿介质界面运动和垂直于介质界面运动两种方式下反射波的半波损失是否存在。结果发现: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当介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电磁波在运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不存在半波损失。

从超短光到超短超强光的突破——解读获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下载:361 浏览:274

李焱 杨宏 《物理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是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极大推动了超强超短激光和强场激光物理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因而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从技术原理层面对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进行简要解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