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脱皮方式对低糖猕猴桃果酱特征风味物质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373

刘春燕1,2 丁捷1,3 刘继2 彭毅秦1 刘子凡1 王聪1 何江红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探究脱皮方式对猕猴桃果酱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以都江堰绿心秦美猕猴桃为试验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GC-MS),分别对5种不同脱皮方式加工的猕猴桃果酱进行测定和分析,从5种脱皮方式加工的猕猴桃果酱样品中共鉴别出64种风味成分。其中A(手工)、B(热烫)、C(变温)、D(碱法)和E(酶法)处理组分别鉴定出48、54、47、52和52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有酯类、醇类、醛类、酮类、杂环化合物类、烃类和其他类这7类化合物,对7类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香气品质评价模型,并通过主成分载荷图以及主成分得分图,得出B处理组的综合得分最高,其香气品质最佳,其次是E、D、C均优于A处理组。为猕猴桃果酱工艺的优化和风味的调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软枣猕猴桃ICE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77 浏览:477

张庆田1 范书田2 李昌禹2 艾军2 秦红艳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研究软枣猕猴桃ICE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抗寒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4℃低温处理24 h的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Planch) c D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技术克隆ICE1基因。[结果]该基因c DNA长1524 bp,可编码50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ICE1基因是编码MYC2型的b HLH转录因子,编码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的非跨膜亲水蛋白。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ICE1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成功克隆到软枣猕猴桃抗寒转录因子命名为AaICE1。

猕猴桃的种植技术探讨 下载:71 浏览:436

孔浩 《中国农业》 2019年10期

摘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猕猴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不仅味道甜美,而且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猕猴桃果树是一种半阴性果树,应避免受到阳光的曝晒,适合在山坡或者是沟谷等地区,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强的土壤中种植。基于此,探讨猕猴桃的种植技术。

套袋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25

​王斯妤1 陈东元1 王璠2 吴庭观1 曾明1 邱家洪1 刘伟1 《农业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红色单层袋(A)、深黄色单层袋(B)、外红里黑复合袋(C)、浅黄色单层袋(D)4种果袋处理,研究了其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套袋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重、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AsA含量、固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硬度、色度值,保持或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B处理的效果最优,表现出高品质、耐贮藏的特点,贮藏期较其他处理长7 d以上;D处理具备较高的AsA含量;C处理次之;A处理在各方面的表现均较差。由此可知,在"红阳"猕猴桃生产中,应用深黄色单层袋具有可行性。

不同施肥方案对猕猴桃土壤地力和果实质量的影响 下载:273 浏览:2808

茁优 叶胜兰 《土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有机肥占比施肥对猕猴桃土壤地力和果实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揭示有机肥施用比例对猕猴桃生长和果实质量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有机肥占比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地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为猕猴桃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武功县猕猴桃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服务措施 下载:291 浏览:2831

​任小锐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根据猕猴桃的气候和生态特性,在分析猕猴桃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武功县的气候观测资料,对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