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乳腺肿瘤患者经病理诊断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评价 下载:84 浏览:784

王娟 《肿瘤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估乳腺肿瘤患者经病理诊断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开展乳腺穿刺活检5例左右,收集患者的乳组病理组织标本,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标本,观察、记录收集到的病灶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肿瘤的类型、分子分型,研究免疫组化项目的特异性、敏感度。结果:以病理种类分类,乳腺肿瘤患者130例患者中出现浸润性导管癌92例,占比达到70.77%;出现浸润性小叶癌4例,占比达到3.08%;出现特殊性乳腺癌34例,占比达到26.15%。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灵敏度分别为80.00%、68.06%、71.79%、89.74%、78.26%、67.14%。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经诊断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误诊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为临床诊治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下载:100 浏览:871

曹帆 文兰英 《肿瘤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且根据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多数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有少部分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介于良、恶性之间,依据通常的病理诊断标准难以明确,被称之为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MTUMP) 。SMTUMP于1973年由Kempson等首次提出[2]。2003年WHO肿瘤分类将这部分肿瘤归于SMTUMP 。目前,SMTUMP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文献多以病例报道为主。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以及其治疗和预后,现汇报近期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病理结果回报为SMTUMP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作一探讨。

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910

邓钰莹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总结近5年来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renal tumor ,LO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LOT是近年来国内外认知逐渐增多的惰性肾脏肿瘤,其细胞形态与肾具有嗜酸细胞性特征的肿瘤诊断存在重叠,但其临床行为惰性,明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 下载:120 浏览:1129

陈龙 王佳陪 张宏亮 王敏 王娟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肿瘤(Breast tumor,BT)患者使用术中冰冻切片诊断(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diagnosis,IFSD)、石蜡切片病理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araffin section,PDPS)的价值。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BT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均接受IFSD、PDPS,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IFSD和PDPS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92.00%、基本符合率5.00%、延期诊断率2.00%、假阴性率1.00%。结论 BT患者使用IFSD、PDPS的诊断价值均较高,IFSD能快速出具诊断结果、操作简单;如果BT患者病情复杂,需使用PDPS诊断,其结果更加准确。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2334

张雯菁 胡青 《肿瘤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肺恶性肿瘤活检的患者共61例,所有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采取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初诊,分析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所用时间2~3min,平均每个组织条诊断时间为(2.34±0.41)min。24例(82.76%)经支气管镜活检患者和23例(71.88%)行肺穿刺活检患者在首次活检中即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查见活检组织中存在较多癌组织成分,满足后续检查要求,无需再次提取活检组织。4例(13.79%)经支气管镜活检患者和6例(18.75%)行肺穿刺活检患者虽然在首次活检中即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查见了癌细胞,但癌组织成分较少;1例(3.45%)经支气管镜活检患者和3例(9.38%)行肺穿刺活检患者在首次活检中未见癌细胞。结论: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所用时间短,操作便捷,准确率较高,能快速提供活检操作所需的癌细胞情况,提高组织标本质量,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评估分析 下载:322 浏览:3008

陈兰茜 《肿瘤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间段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在其术中采集其肿瘤核心部位的标本分别为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观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冰冻切片诊断和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97.00%,基本符合率、诊断误差率和延迟诊断率分别为1.00%、1.00%和1.00%。结论 在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治疗带来良好的指导价值,可推广。

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下载:299 浏览:2917

燕炜 毛蕊琪 《肿瘤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文章主要就冷冻切片对人卵巢癌诊断之中的准确率进行调查。本文就在我院2018年间进行肿瘤治疗的100人的卵巢癌之中,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和组织的切片,利用冷却切片并且结合细胞学染色涂片进行联合诊断,对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与石蜡标准切片的标准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染色涂片的联合诊断对于人卵巢癌的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都有极高的正确诊断率。虽然冷冻切片在制片时间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工成本上相较花费的时间要高,但是这项技术胜于其他技术是在它极高的检测率上。总的而言,这项技术将会极大程度上增加人卵巢癌的确诊率,为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提供快速的准确检测,随着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使用,这项技术将在更多方面发挥其在检测手段革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180 浏览:1384

王爽 《诊断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作用。 方法:根据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为患者提供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共有34例器质性病变,占总数的41.77%;有16例曾有过流产史,有9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肌瘤,3例宫体癌。共有有31例激素水平失调,占总数的39.24%;有11例是子宫内膜增殖失调,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5例在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占总数的18.99%;5例中月经期内膜,6例增生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 结论:子宫异常出血可以选择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可以鉴别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血情况,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还能对卵巢和全身性疾病进行诊断,提升准确度,让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结果更加可靠,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 下载:253 浏览:2795

王英 《诊断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刮宫活检后获得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7月~2020年02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其宫内可疑位置于临床合理展开刮宫活检操作,完成后认真对患者展开石蜡包埋处理,并相继完成HE染色操作,最终对患者合理展开光镜检查。结果:属于癌肉瘤患者3例(5.77%),属于浆液性乳头状瘤患者9例(17.31%),属于透明细胞癌患者9例(17.31%),属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31例(59.62%);就刮宫活检标本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细胞核表现为核仁突出,并且呈现出显著性变化;细胞间质向肉芽组织进行转变,或者被新生纤维组织进行取代;细胞内部染色质部分表现出空泡状的现象,表现出变粗的现象。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癌在进行诊断期间,刮宫活检表现出显著价值,子宫内膜腺体呈现出极性丧失为其主要病理特点,临床需要将关注力度显著提升。

肾细胞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下载:427 浏览:3501

杨旭 柳盛伟 张鹏博 张俊涛 《诊断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进行肾细胞癌手术病理切片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60名患者。让实验1组采取冰冻切片法,让实验2组采取石蜡切片法。对两组切片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冰冻切片确诊癌性病变的准确度高于石蜡切片的准确度(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性准确度较高,但亚型较多,形态多样,应当注意甄别。

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下载:441 浏览:3642

沈明 《诊断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外院病理2015年1月~2018年7月临床手术标本取材确诊急性胆囊炎病理切片40张,以及其经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的结果,将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其中,结合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当中有21例存在胆囊粘连,而病理结果显示粘连的有22例,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胆囊炎发病病理诊断当中,术后病理诊断出的有机械性炎症20例,细菌性炎症15例,化学性炎症5例。而超声诊断当中,单纯性炎症20例,化脓性炎症16例,坏疽性炎症4例,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无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的效果良好,准确性高。

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下载:0 浏览:3336

王俊安 《诊断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对全部96例患者实施甲状腺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研究比较不同病理诊断方式的结果及诊断时间。结果:评估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时间,石蜡切片长于冰冻切片(P<0.05)。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相比,冰冻切片诊断确诊率为88.5%,误诊率为4.2%,延迟诊断率为7.3%。结论:病理诊断中利用甲状腺冰冻切片可缩短诊断时间,及时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石蜡切片可作为术后确诊疾病类型的主要依据。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和研究 下载:429 浏览:3563

海岳波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探讨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特点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4年7月到2019年8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超声诊断后并于外院收录治疗的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和穿刺细胞学诊断确诊结果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20例、甲状腺炎13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诊断不符合,其中5例甲状腺癌被误诊为良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被误诊为甲状腺炎,2例良性肿瘤被误诊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确诊病例中,超声确诊乳头状癌10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具有优缺点,合理运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 下载:165 浏览:1230

杨文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对于卵巢肿瘤术中进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和临床价值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进行卵巢肿瘤术的160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后石蜡切片和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比较两种病理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卵巢肿瘤良恶性情况。结果: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在上皮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这三种类型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无较大的差异,P>0.05;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在上皮间质肿瘤的良恶性、交界性方面的符合率之间无差异,P>0.05;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在生殖细胞肿瘤的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性畸胎瘤和无性细胞瘤方面的符合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肿瘤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显然高于术后石蜡切片,可有效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362 浏览:3547

夏晓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观察几项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在本院确诊乳腺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其中阳性患者40例设为阳性组,阴性患者30例设为阴性组,患者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25%小于阴性组60%(P<0.05)。阳性组40例的 HER-2 (+)占比51%大于阴性组20.00%,阳性组 HER-2(-)占比49%小于阴性组80.00%(P<0.05)。结论:在乳腺癌病理学诊断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辅助临床准确诊断,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分析 下载:127 浏览:1301

徐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临床对比和分析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检查的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金标准为病理诊断。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检查结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形增生符合率进行比较,总结内镜影像学特征。结果:56例患者经内镜检查有10例属于Ⅰ型,有28属于Ⅰ型+Ⅱ型,有18例属于Ⅰ型+Ⅱ型+Ⅲ型。56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有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71.43%,有20例肠上皮化生,符合率为35.71%,有12例异形增生,符合率为21.43%,在符合率指标中,相比于肠上皮化生和异形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
56例患者中有52例黏膜变薄,占比为92.86%,有45例褶皱变平,占比为80.36%,有44例血管暴露,占比为78.57%,有42例黏膜可见表面结节,占比为75.00%。结论:胃镜检查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可以将内镜检查作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有效手段。为了促进诊断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加大疾病筛查力度,可以将内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对患者实施联合诊断,有利于患者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确诊,为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提供有利条件,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肺及胸腔边缘转移1例及文献学习 下载:49 浏览:634

曲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比较少见的妇科肿瘤,高发年龄在40至55岁,在年轻女性中及其罕见,复发率约25%左右。偶可见远处转移。选取我院1例24岁女性患者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年后肺及左胸腔边缘转移。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分子特征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予以汇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