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HIP1影响食管鳞癌Akt/GSK3β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表达分析 下载:80 浏览:485

孙盈 杨锋 夏靖华 文苗苗 王雪娇 张晏宁 张娇 张志培 姜涛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HIP1)促进食管鳞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kt抑制剂处理HIP1高或低表达食管鳞癌细胞系中HIP1、GSK3β及EMT标志性分子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采用IHC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样本中目的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相关性。[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shRNA-对照组相比,shRNA-HIP1组细胞中Akt、GSK3β及Viment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组、OE-对照组相比,OE-HIP1组细胞中Akt、GSK3β及Viment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E-cadherin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IHC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P1与GSK3β、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36,P<0.001;r=0.561,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169,P=0.027);GSK3β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17,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171,P=0.025)。Akt抑制剂处理HIP1高或低表达食管鳞癌细胞系结果显示,Akt抑制剂处理后E-cadherin表达升高,GSK3β及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HIP1可能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EMT的发生。

KA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61 浏览:419

刘博1 郭莉2 田剑2 刘军超1 李志军2 李凤玉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KRAB相关蛋白1(KAP1)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原发性ESCC136例、高级别上皮瘤变(HGIN)35例、低级别上皮瘤变(LGIN)29例和距肿瘤边缘5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NEE)3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以上各组织中KAP1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ESCC肿瘤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20例匹配的ESCC和NEE组织中KAP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KAP1蛋白的表达从NEE (24.3%)、LGIN(31.0%)、HGIN(45.7%)及ESCC(55.9%)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②KAP1的异常表达与p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qRT-PCR结果显示,与配对的NEE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KAP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④136例ESCC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13.2%。ES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组织学分级、pTN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相关性(P<0.05),KAP1的表达与ESCC患者的预后不相关。结论 KAP1的过表达在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ESCC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CRISPR/Cas系统在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91 浏览:521

王雪亮 肖艳群 王华梁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近年来,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凭借其简单、高效的基因编辑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CRISPR技术的快速发展,CRISPR/Cas系统已被开发为一种快速、便携、低成本、高灵敏度的分子检测工具,在病原体检测、耐药性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文章就不同Cas蛋白在分子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表达对Alzheimer's病细胞模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06

​王丽玲 李焰生 王鹏飞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2(LRP2)在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Alzheimer's病(AD)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调控LRP2表达后对神经元存活影响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0μmol Aβ1-42处理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作为AD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RP2蛋白表达情况。Scrambled siRNA和LRP2 siRNA(si LRP2)分别转染SH-SY5Y细胞48 h,随后予以Aβ1-42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p38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si LRP2+Aβ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SC+Aβ组(P <0. 05)。与处理前比较,Aβ1-42处理后LR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1组、siRNA-2组LR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0. 01)。SC+A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si LRP2+Aβ组(P <0. 01)。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ERK1/2)/ERK与SC组及si LR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ERK1/2)/ERK亦无统计学差异(P>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p38/p38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相比,si LRP2+Aβ组p-p38/p38无统计学差异(P> 0. 05)。SC+Aβ组及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高于SC组及si LRP2组(均P <0. 01)。与SC+Aβ组比较,si LRP2+Aβ组p-JNK/JNK显著增高(P <0. 01)。未经JNK抑制剂处理的SC组、si LRP2组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与经JNK抑制剂处理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抑制LRP2后促进Aβ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这种效应与ERK、p38磷酸化无明显相关,与JNK磷酸化相关,但JNK抑制剂不能逆转LRP2抑制导致的凋亡增加,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不直接发挥作用。

乳腺癌组织转移相关蛋白-3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下载:78 浏览:508

熊裕民1 王治伟1 金鑫1 洪伟1 李福广1 姚书鹏1 赵子龙2 柳俊2 高小鹏3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转移相关蛋白(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乳腺组织(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样本中MTA-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MTA-3与临床病理特征、Ki-67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按是否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转移组(55例)和非转移组(67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TA-3的阳性表达率为32.8%,明显低于对照乳腺组织(85.0%)(P=0.000)。MTA-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与年龄、月经状态及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转移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分子分型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月经状态、体质量指数、原发肿瘤大小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MTA-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R)=0.662,95%可信区间(CI) 0.246~0.891]。MTA-3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7,P=0.030;r=-0.358,P=0.000),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37,P=0.009)。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TA-3表达显著降低,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TFCP2/YAP转录复合体调控蛋白CPE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下载:91 浏览:518

方子祥 张骁 陈岩 吴棋 邾国庆 刘雅 王佳谊 孙奋勇 俞蕾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P2(TFCP2)/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复合体调控蛋白——羧肽酶E(CPE)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47例HCC患者、42例乙型肝炎患者、29例胃癌患者及10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CPE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PE 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CPE、TFCP2及YAP蛋白表达,双荧光报告实验检测CPE启动子基因的活性。CPE与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PE和AFP诊断HCC的价值。结果过表达YAP或TFCP2可促进CPE mRNA及蛋白的表达,而YAP和TFCP2共同过表达可明显促进CPE mRNA和蛋白的表达。YAP或TFCP2的敲减可抑制CPE mRNA和蛋白表达,而YAP及TFCP2共同敲减可明显抑制CPE mRNA和蛋白的表达。CPE启动子区域存在TFCP2结合基序,突变该基序后,TFCP2和YAP对CPE启动子的调控作用丧失。HCC组血清CPE水平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乙型肝炎组、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E与AFP、ALT、AS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4、0.454、0.351,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PE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明显高于AFP的AUC(0.679)。结论 CPE在HCC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HCC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

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ACAN作为新型肝细胞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510

尚璐 张骁 陈岩 吴棋 邾国庆 刘雅 王佳谊 孙奋勇 张蕾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聚蛋白聚糖(ACAN)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价值。方法检测156例HCC患者、33例乙型肝炎患者、31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6例结肠癌患者、19例肺癌患者、22例胃癌患者、20例乳腺癌患者及10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ACAN水平。将过表达YAP载体、YAP-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将过表达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TEA域家族成员(TEAD)、α珠蛋白转录因子CP2(TFC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载体分别单独转染及与YAP共转染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检测ACANmRNA的表达,评价不同载体对ACAN野生型及突变型启动子的影响。同时评价ACAN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组ACAN水平明显高于胃癌组、结肠癌组、乳腺癌组、肺癌组、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0),而其他各组之间ACA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YAP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YAP敲除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其他转录因子(TEAD、TFCP2及RUNX2)比较,过表达CREB及共转染CREB和YAP可促进ACAN mRNA表达(P<0.01)。野生型ACAN启动子受CREB、YAP影响,而突变型ACAN启动子则不受影响。ACAN与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517、0.443,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CAN和AFP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8、0.661;ACAN诊断Ⅰ~Ⅱ期HCC、Ⅲ期HCC的AUC分别为0.903和0.993。结论 ACAN对HCC的诊断效能略优于AFP,且对晚期HCC的诊断效能优于早期HCC。ACAN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或可作为一种新的HCC血清肿瘤标志物。

去泛素化酶UCH-L3和自噬基因LC3Ⅱ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509

王楠1 胡丹2 袁宏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自噬和UCH-L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为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选取2014至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AML患者(男47例,女37例)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5名(男13名,女12名)。AML初发组40例(男24例,女16例),中位年龄54岁(23~85岁);缓解组30例(男14例,女16例),中位年龄45岁(22~74岁);难治组14例(男9例,女5例),中位年龄50岁(18~80岁),其中M1型3例、M2型42例、M3型18例、M4型3例及M5型18例。HL-60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CID处理前后UCH-L3和LC3Ⅱ的表达变化。AML患者及对照组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UCH-L3和LC3Ⅱ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初发组、缓解组、难治组及对照组间表达情况;分析AML不同型别之间UCH-L3和LC3Ⅱ的表达水平;比较AML初发组LC3Ⅱ基因表达的高低与临床特征、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的关系。追踪同一患者治疗前后UCH-L3及LC3ⅡmRNA的表达变化。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TCID处理HL-60细胞后,UCHL3及LC3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与未处理组相比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35、-8.105,P均<0.05);AML初发组的UCH-L3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P<0.05);AML缓解组UCH-L3表达量与初发组和难治组相比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6.70和-4.09,均<0.05);AML初发组LC3Ⅱ的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缓解组和难治组相比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6.96、-5.32及-3.52,P均<0.05);LC3Ⅱ高表达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更为常见(χ2=6.510,P<0.05);同一患者治疗前后UCH-L3及LC3Ⅱ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t=5.315、-7.353,P均<0.05),经化疗缓解后UCH-L3的表达量较初发治疗前上调,而LC3Ⅱ的表达量下调;初发与缓解组的AML患者各型别间UCH-L3及LC3Ⅱ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F分别为0.014、0.143,P均>0.05)。结论 UCH-L3和自噬可以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调控AML的发生发展。

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2

代会博 马邦云 张弘 王梦亚 孙雪梅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0、2、4、6、8、10mg/ml浓度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干预HL-60细胞24h、48h、72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实验时间和药物浓度。取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5×10~5个/ml,按每孔2ml体积种入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筛选浓度的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设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筛选得出的最佳实验时间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Heoche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得出24h为最佳作用时间,升麻鳖甲汤加减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浓度分别为4、6、8mg/ml。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P<0.05);Heoche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PI检测结果均显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同时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各剂量组可呈浓度依赖性阻滞细胞周期升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可通过阻滞HL-60细胞细胞周期、诱导其线粒体膜电位的丢失引发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基因多态性及吸烟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关系 下载:92 浏览:539

​崔荣荣 孙静 李鹏飞 周畅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吸烟交互作用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LAA型脑梗死患者264例(脑梗死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28名(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SFRP 1基因(rs7832767、rs1127379、rs3242)的基因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RP 1基因多态性与LAA型脑梗死的关系;使用交互作用相加模型评价SFRP 1基因-吸烟交互作用与LAA型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rs7832767位点的LTT/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9%(145/264)和37.7%(86/228),OR=2.123,95%CI 1.482~3.041,P<0.01;33.9%(179/528)和20.0%(91/456),OR=2.057,95%CI 1.536~2.755,P<0.01];rs1127379和rs3242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rs7832767位点TT/CT基因型是LAA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649,95%CI 1.066~2.550,P=0.02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SFRP1基因多态性和LAA型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无关。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7832767位点和吸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比=2.442,95%CI0.281~4.603);rs7832767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并且吸烟的个体罹患LAA型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OR=3.252,95%CI 1.629~6.491,P=0.001)。未发现rs1127379、rs3243位点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SFRP 1基因rs7832767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LAA型脑梗死的遗传易患基因;rs7832767位点与吸烟交互作用能明显增加LAA型脑梗死的风险。

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大鼠肠道内MRP2转运模型的实验研究 下载:110 浏览:536

谭瑞湘 黄娟 黄志海 丘小惠 《中国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之间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方法: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存在于大鼠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中主要亚型MRP2的抑制剂环孢素A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外排转运率及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采取LC-MS/MS法测定样品中普伐他汀含量,通过计算,比较对照组与抑制剂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建模实验表明,对照组中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1.06±0.31、1.73±0.41、2.10±0.67,加入50μg·mL-1环孢素A之后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9±0.30)与回肠(0.81±0.13)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加入100μg·mL-1环孢素A后也同样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2±0.24)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了研究肠道内MRP2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为此后研究肠道内转运蛋白与药物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氢醌对人白血病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29

李攀登 王永红 肖芸 温缘缘 万秀方 郑丹 赵雪 龚骏杰 张越时 张亚莉 杨国珍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氢醌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氢醌处理U937细胞24 h、48 h后,采用MTT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经瑞-吉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氢醌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氢醌作用后,部分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中有空泡,胞核发生畸形;(3)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氢醌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4)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染毒48h时,细胞Bax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而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Bcl-2/Bax比值下降(P<0.05),染毒24 h时,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染毒24 h各组相比较,染毒48 h时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氢醌可以诱导U93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