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人民需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0年四重实践路径探析 下载:59 浏览:397

孙珊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着眼人民需求视角是服务型执政党的本质需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主体,在新时代大众化过程中要立足于人民视角,充分考量人民需求,让人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认同、理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条件下,基于人民需求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可聚焦以下四重路径:一是注重传统文化植入,与人民群众常识系统结合;二是加强理论创新,与人民群众话语体系契合;三是紧扣实际需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融合;四是围绕目标导向,与人民群众愿望需求吻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与惩罚性赔偿制度——以自由价值观为分析中心 下载:67 浏览:349

刘奇英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把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结合起来。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民法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史就是一部对自由价值孜孜以求的历史。尽管古代社会的惩罚性赔偿存在法律与宗教不分、公法与私法合一以及对贵族和宗教予以优位保护等缺陷,但各国大都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严格限定于加害人的恶意侵权及贪利性侵权等具有严重主观恶性的侵权行为,推动了自由价值观萌芽,但与现代民法所追求的自由价值相比,管制的色彩极其浓厚。近现代社会,英美法系主要是通过追求效率来促进自由价值目标的实现,而大陆法系则主要通过对平等价值的维护来体现对自由价值的尊重,二者对自由价值观的追求"殊途同归"。惩罚性赔偿制度对自由的促进和保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借助民法典编纂的契机对该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价值观的力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 下载:67 浏览:450

孙伟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它彰显着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世界各国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们蕴含着变革中国、治理世界的系统的"中国方案",描绘了一幅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完整图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入法——一个立法学的分析框架 下载:33 浏览:462

王怡 《法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立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要完成此项任务,立法者需从立法理论中寻求指导,从以往的立法实践中汲取经验。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是一切立法活动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法入规也应以此为基准。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着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要求,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进入权利义务性规范和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式应当有所差异,并借助不同的立法技术予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重点领域往往也是立法难点所在,为确保所立之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目的,立法者应灵活运用"宜粗不宜细"的立法策略,借助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的街接转换,推动"立法修法规划"中部署的各项任务稳步落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儒家德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理念的思想契合 下载:28 浏览:397

田锦宗1 陈鹏2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对价值目标的应然预设。经济富裕、国家强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价值要义,四者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相得益彰。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国人现实影响最为深远,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潜移默化的日用价值观。实现儒家传统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文明的价值对接,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精华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贡献,这既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认知与实际贯彻的应然之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普世价值”论争 下载:69 浏览:296

孟凡平1 赵佳宾2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找准"普世价值"论争的症结,需要对"普世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认清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实质。为了凝聚全国人民的磅薄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统摄"普世价值"的论争。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下载:33 浏览:220

徐立军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其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要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要持续关注和创新教学策略。文章从坚持教学策略多元化、预设生成、继承发展等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创作的探究 下载:97 浏览:495

韩立品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创作,在新时期使国家、社会、公民三个艺术表现的主体能够更为明确,同时歌曲创作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歌词创作,二是歌曲旋律的创作。歌词创作突出立意、时代性和群众性,歌曲旋律创作强调节奏、音域、变化音与民族音调几个部分,力求能够在歌曲的创作实践中获得有益的研究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物化学课堂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161

桂新春1 颜冰楠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为提高卫生中职学校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在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或事例,引导学生在思想和学习行为发生积极转变,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学校2018年秋季招生的护理、药剂、助产专业各取2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分别按照相对应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实践。实验班级学生在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班级,经检验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行为有积极引领作用,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尼尔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在夏山学校的实践启示 下载:60 浏览:375

陈小慧 杨日飞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0期

摘要: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广泛多样的自由价值教育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问题也很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厘清自由价值教育、自由教育和儿童自由发展三者的逻辑关系,使得自由价值教育变成了认识自由价值的教育。要想在自由价值教育活动中取得长期效果,就要把学校实施自由教育作为背景,把促进学生自由发展作为目的,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具体行动中,认识、体验、感受和践行自由的价值。尼尔夏山学校的自由教育对此有重要启示。

优秀传统美德入法入规的法理意义及路径研究 下载:43 浏览:297

彭虹斌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美德教化与规范立法是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不同。儒家美德入法入典具有深厚的法理学意义,良善立法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稳定,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儒家美德入法,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善公民。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实行"德主刑辅",但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向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是社会的主旋律,因而,加强法治建设,辅以美德教化,并将传统美德融入到社会公德,甚至法律法规层面予以规范,则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刍议小学书法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 下载:176 浏览:1806

喻先群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加强小学书法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媒介,把它的内涵具体化、艺术化,让它认真、端端正正地、认真地去写,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书法”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各种观念、文化观念的碰撞、交流、交融,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书法艺术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美育、德育、人文价值与其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以人类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努力,因而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时,也起到了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要发挥书法艺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的应有功能,就需要从提升书法艺术的综合素质、将书法艺术形式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环境熏陶、加强多元主体的交流与交往等方面来解决。

探究培养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下载:101 浏览:982

王亮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价值观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教育内容抽象、教育方式单一、教育环境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0 浏览:1142

郭美辰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从党校老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及其在党建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针对教育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榜样引领与典型推广、社会实践与服务群众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建工作中,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进而在党建工作中更为高效的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下载:165 浏览:1684

王亮1 史梦媛2 徐寿香3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6期

摘要:
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真正的听党话、跟党走,让他们在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开出自己的花朵,让它变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如何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 下载:128 浏览:1629

李宁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6期

摘要:
在我国初中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并依托于此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转变,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道德与法治教学涉及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要充分发挥该学科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德育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探讨。

从中学生心理特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下载:113 浏览:1478

魏昊天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5期

摘要:
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其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详细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及有效策略。通过全面分析,本文旨在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支撑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新时代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下载:88 浏览:909

高艺艺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小学生们更应该积极践行这一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小学生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分析 下载:104 浏览:1043

黄娟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德育与法制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而在这一变革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价值进行了剖析,对其进行了探索,以期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浅议新时代检察机关如何在社会治理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125 浏览:1593

张梅1 刘子钰2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在新时代城市治理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政治性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就现有途径进行分析总结,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党的二十大对检察工作吹响了新的号角,在经历了司法体制改革、内部机构组织重构及百年不遇的疫情等系列压力下,检察机关在新时代下必然要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要求,在依法治国中担负起更高使命。如何以司法为载体在新时代城市治理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检察业新局面,是今后全国检察机关在时代背景下务必破解的新课题。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