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手法复位联合PVP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16

周建华 《诊断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及腰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脊柱侧弯曲角度(Cobb角)均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利于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加快腰椎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290

孙志刚 易小波 张正廉 陈晓东 胡新 梁鹏展 《诊断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比对分析多节同时穿刺和逐节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中抽选28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逐节穿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节同时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指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单个伤椎手术耗时、单个伤椎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单个伤椎骨水泥注射剂量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可缓解机体疼痛程度,可将手术耗时与透视耗时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观察 下载:78 浏览:436

秦建瑞 程文超 王文军 《诊断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35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对照组17例采用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内切开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双蘑菇头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下载:62 浏览:480

胡祖霞 傅增军 杨丽 马苏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总结10例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双蘑菇头覆膜金属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做好各项血检验及常规检查,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超声下精准的定位、娴熟配合和密切监护;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和精心护理;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68 浏览:440

曾剑文 游锦华 廖锦岐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29),对照组接受LC治疗,试验组接受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为3.4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

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62 浏览:376

林火仙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针对婴幼儿的痛觉特点及心理特征,在静脉穿刺时实施舒适护理,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8年6-9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进行首次静脉输液的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两组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即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利用安慰奶嘴转移注意力法和玩具、音乐、视频转移注意力法,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强度、恐惧程度表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恐惧程度及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在静脉穿刺时予舒适护理能显著降低穿刺时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FMEA护理管理模式下新生儿经腋静脉、肘静脉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 下载:81 浏览:409

尤雅华 冯永娟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护理管理模式下新生儿经腋静脉、肘静脉进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经腋静脉、肘静脉PICC置管的35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经腋静脉、肘静脉PICC置管的31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给予FMEA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及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无菌操作不规范、操作规程欠缺、置管技术不熟练、导管维护技术不规范等4项失效模式PRN值由对照组的336、240、392、378分别降低至观察组的96、75、100和36。观察组患儿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ICC相关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1.25±4.72)分,高于对照组的(78.67±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针对新生儿经腋静脉、肘静脉PICC置管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显著降低PICC相关感染发生率,提高输液安全。

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396

董秀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6月于笔者所在献血站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4 浏览:402

董秀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6月于笔者所在献血站献血的8 369例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2-6月献血的8 497例献血者设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非标量采集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献血量、一次捐献300、400 ml率、静脉穿刺一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标量采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提升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的质与量均有较明显作用。

新生儿肱动脉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法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下载:84 浏览:482

邓云珍 许清华 林惠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新生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需进行动脉采血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用食指触摸肱动脉进行定位穿刺,分别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的例数、操作时间、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例数。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91.07%,对照组75.00%,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2.15±0.67)min,对照组(3.30±0.64)min,观察组局部淤血发生率14.29%,对照局部淤血发生率3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肱动脉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成功率较常规方法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的优点。

无针输液接头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54 浏览:387

任洋 龙丽华 代建荣 孟晓丽 潘慧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儿科患者一般具有较大的血管脆性,管径较细容易滑动,因此在静脉输液中穿刺困难较大。在很多儿科疾病治疗中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通过应用静脉留置针,使患儿血管得到保护,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不过由于儿童血管条件有限,留置针后容易出现渗血情况,留置针肝素帽连接头皮针滑脱,也可能将患儿皮肤划伤。因此,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无针输液接头,可提高患儿输液成功率,减少输液中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健康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两种输液针在新生儿动脉采血中效果比较 下载:57 浏览:403

张明华 张明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的改进 下载:12 浏览:443

周煚 田春辉 2018年12期

摘要:
改进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并探讨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护理措施改进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对照组,护理措施改进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住院且应用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0.5%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消毒,"三明治"固定法,按需更换敷料等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PICC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发生浸渍、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和毛囊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次,计算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保证患儿的安全。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下载:87 浏览:491

陈慧1 徐小辉1 周婷1 邱玲玲1 陈苏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分析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均经CT及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行介入栓塞术后,比较分析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的疗效。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较单用常规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更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结论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疗效显著,因此值得推广。

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盲穿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下载:16 浏览:184

荣波 袁致海 王凤鹿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依赖于多普勒超声引导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静脉置管。观察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在不依赖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95例(74.22%);经反复穿刺多次获得成功24例(18.75%);4例(3.12%)反复调整不成功,更换穿刺部位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穿刺不成功停止穿刺5例(3.91%)。128例患者穿刺置管中误穿动脉12例(9.38%),局部血肿形成6例(4.69%),气胸2例(1.56%),短期内(1周内)堵管17例(13.28%),菌血症2例(1.5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神经外科患者常用、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掌握正确的锁骨下静脉盲穿方法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不依赖多普勒超声适时引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 下载:31 浏览:333

梁红民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10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53耳)和对照组(45例,52耳)。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的FN水平均升高,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更利于改善其生化指标,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下载:21 浏览:239

樊建勇 秦燕 杨玉东 王祥 邵杰 岳秀 许群涛 唐青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比较胸腔穿刺抽气与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效果,以探索临床治疗PSP更为可靠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PSP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n=51,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和对照组(n=47,胸腔穿刺抽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3 d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PSP效果与胸腔穿刺抽气法效果相当,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周复发率少,可作为临床中治疗PSP的首选方法。

FOCUS-PDCA活动在降低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穿刺率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518

赵立彩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评估在降低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穿刺率中运用焦点管理循环(FOCUS-PDCA)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6月、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儿科开展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分别80例,将其定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增加FOCUS-PDCA活动,评价组间静脉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1)护理后,静脉留置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统计非计划拔管率,即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3)利用自制量表,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观察组穿刺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管道护理、应急事件解决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依据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家属满意度实施评估,观察组护理操作技能、控制输液风险、提升患儿及家属维护穿刺依从性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降低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穿刺率,FOCUS-PDCA活动的应用,既能延长静脉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率,还能提升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与家属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细节护理在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38 浏览:5819

朱岩岩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静脉穿刺仍然是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障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在我院儿科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出400例,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5%,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1.5%,p<0.05;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静脉穿刺护理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5%,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尽量减少或消除儿科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00

李明蓉 王昕 徐颖(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讨论2%利多卡因湿敷缓解儿童静脉穿刺疼痛感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期间儿科实行静脉输液的患儿60例,分为两组,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为实验组,使用常规静脉穿刺为对照组。使用MBPS(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检测,其中0分表示无痛,1分到3分表示轻度疼痛,3分到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到9分表示重度疼痛。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情况。穿刺成功率统计,定义为一次穿刺成功的几率;护理满意率评价,诊疗结束后由家长进行主观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 个等级。结果:两组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两组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呼吸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的患儿中使用2%利多卡因湿敷,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