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概念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渗透与融合 下载:235 浏览:1119

王志勇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大概念教学理念日渐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该理念的融入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重塑,更彰显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的前瞻性思考。利用大概念教学的力量,能更有序地梳理数学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微课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48 浏览:273

林志坚 《体育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以技术动作的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程通常为"示范—练习",这一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开展形式过于单一、教学过程多忽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且在进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往往不做任何铺垫,此举极易导致学生对相关技术动作存在概念与认知上的偏差,而概念与认知上的偏差则会使学生在进行动作练习时出现错误,而微课的应用则能使上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新形势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深入思考 下载:23 浏览:217

阿力木江 《体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实现了全面、根本性地改革和转变,更加关注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因此而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逐步迈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与新的教育形势相适应。所以,做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此,本文将从跳出传统教学误区、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措施,旨在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

学校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之“红色体育”的渗透 下载:70 浏览:346

李银清 《体育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红色体育不仅蕴含了革命思想,同样也是体育的运动项目,把红色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及时转变,红色教育和体育课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融合。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弘扬我国传统革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探析了在体育课中融入红色体育的概念,并对科学教学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足球模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载:73 浏览:497

林玉兰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足球模块教学是当代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现状来看,改变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教师要全面掌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为指导明确足球教学目标和重点,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和情操的陶冶,以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简析 下载:67 浏览:491

裴勇杰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初中阶段正是初中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体育教学不容忽视。只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都有所欠缺。作为一种内容丰富且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而且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几点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也谈桌边滑链的飞离问题 下载:78 浏览:301

汤幼强1 黄亦斌2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仔细研究了三种代表性情形下桌边滑链的飞离问题,给出了详细讨论这类问题的框架。结果表明链条是可能飞离桌面的。

碰撞出来的圆周率——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碰撞次数与圆周率π间关系的讨论 下载:85 浏览:277

陈怡 《物理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碰撞总次数与圆周率之间的关系,阐明圆周率来源于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得到当两球质量比N很大时,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总碰撞次数为■,即圆周率的前■位。

产(R)-1,3-丁二醇的工程菌构建及转化条件研究 下载:81 浏览:483

李冉1 宋聪1 张翔1 宋水山1 巩建英2 贾振华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实现(R)-1,3-丁二醇的生物合成。[方法]从脱硫球菌(Desulfococcus biacutus)中克隆得到羰基还原酶基因DbCR,构建pET28a-DbCR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表达,利用气相色谱对反应液进行检测。[结果]DbCR在pH 7.5、35℃的最适条件下的酶活力为4.5 U/mL。在50 mL全细胞反应体系中,重组工程菌在pH 7.5、30℃条件下,反应48 h时,对300 mmol/L底物4-羟基-2-丁酮的转化率> 96%,产物(R)-1,3-丁二醇的e.e.值> 99%。[结论]构建得到高效催化合成(R)-1,3-丁二醇的工程菌,工程菌对底物的转化率>96%,产物纯度> 99%。

“群落结构”一节情境教学设计 下载:75 浏览:494

赵正瑜 《生物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运用情境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生物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群落结构"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具有真实性、整体性、生本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

基于实验的科学概念构建教学设计——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为例 下载:67 浏览:486

卢晓华1 乔文军2 周有祥3 《生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中,以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采用实验探究策略进行概念构建教学。改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流程,节约实验时间,增设实验结果分析与拓展实验环节。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充分利用创新的拓展实验环节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用事实和证据构建光合作用相关概念,为理论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用问题引领科学思维训练的尝试 下载:64 浏览:477

李永加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课堂教学中科学设计问题串,能引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结合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例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连环式提问的方式、方法,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高台黑河湿地土壤纤毛虫多样性及对环境质量指示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下载:73 浏览:481

罗福海 陈能训 向冠华 王思源 庄紫颖 程克凡 《生物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STEM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知识融合、跨学科整合项目设计的模式。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环境质量监测成为必然,土壤纤毛虫作为指示生物,可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预警和监测。通过STEM设计理念研究高台县湿地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用生物的方法评价该地区土壤的环境。通过室外取样和室内培养、活体观察的方法,对高台黑河湿地保护区4个样点的土壤纤毛虫进行了定性研究,共鉴定到19种,隶属于3纲8目10科10属,对照土壤中16种;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及污水导致土壤纤毛虫多样性发生很大变化,指示出湿地公园土壤环境质量已有一定的污染。

“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设计 下载:72 浏览:488

张浩1 霍峰2 《生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取舍、加工、整合,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过程,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引入论证式教学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下载:75 浏览:500

周忠芬1 谢晓宏2 《生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分析浙江省近6次选考中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认识到在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中引入论证式教学是必要的。通过根据主张选择证据找出推理、根据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提出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的教学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论证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改进 下载:84 浏览:479

耿旭珂 岳建明 《生物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实验证明,香菇中含有大量过氧化氢酶,用香菇代替动物肝脏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降低实验风险,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减轻教师准备实验的工作量。用排水法改进实验,通过比较量筒中收集到相同体积水所需的时间长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分解速率,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直观地得出酶的催化效率较无机催化剂高的结论。

基于呼吸熵原理下的细胞衰老实验设计 下载:76 浏览:478

黄健嵩 陈帮强 娄小勇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细胞衰老代谢减慢知识为背景,以呼吸熵为原理,将20 g樱花、樟树等10种植物的成熟叶和老黄叶分别放入550 mL的塑料瓶中,用气球封住瓶口,在黑暗环境中处理72 h后,观察气球内陷程度,并用死亡的成熟叶、死亡的老黄叶和滤纸模拟叶设置对照。通过实验,所有植物的成熟叶72 h后气球内陷程度和氧气减少量大于老黄叶。说明衰老程度大的老黄叶代谢小于衰老程度小的成熟叶。这一成果应用于教学不但让师生直观理解细胞衰老代谢减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该实验方案是理想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应用在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株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德国小蠊的毒力测定 下载:74 浏览:493

刘九榕1 邵博文1 周宇石1 刘慧敏2 阚硕2 薄鹏飞1 张凡2 《生物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从自然染病死亡的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虫尸中分离到一株产紫红色色素的昆虫病原菌EB0732,经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EB0732)。为探究该菌株对德国小蠊的毒杀效果,选取5个浓度(1×10~5CFU/mL、1×10~6CFU/mL、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对不同龄期的德国小蠊(1~3龄若虫,4~5龄若虫,6~7龄雌、雄若虫,雌、雄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不同龄期德国小蠊均具有较强毒力,1×10~9 CFU/mL悬液对德国小蠊1~3龄若虫20 d累计杀灭率高达87.50%,雌、雄成虫分别达到31.67%、33.33%,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340

杜明桐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对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学具应用的“鸟类”一节教学 下载:76 浏览:494

刘玉泉 《生物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在"鸟类"一节教学中,学生借助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等,通过玩、比、看、说、做、推理等一系列手脑并用的活动,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再推理到其他鸟类个体也有这些特征,从而归纳出鸟类共有的主要特征;通过认识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学生爱鸟之情,并付诸行动。
[1/53]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