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社会资本吗?——基于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436

靳小翠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市场竞争和法律制度在这种影响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相对于垄断行业的企业而言,处在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更显著;在法律制度越完善的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的积极影响也更显著。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资本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制度环境,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累社会资本提供了经验证据。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滨海盐碱土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下载:64 浏览:482

黄毓1,2 李洪义2 但承龙2 曾凡涛1 杨妮1 《中国土壤》 2019年7期

摘要:
准确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信息是防治土壤盐碱化和制定科学种植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电磁型近地传感器EM38测定的土壤表征电导率(ECa),研究有限最大似然法(REML)在地统计建模趋势去除中的应用,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将趋势与残差分离,然后利用泛克立格开展海涂围垦区水稻田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土壤盐分存在强烈的空间变异性且呈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势;REML方法拟合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可较好的表征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趋势,在去除趋势的同时,选用指数模型对残差的半方差函数进行拟合;基于泛克立格插值的交叉检验结果可见,该方法可得到较小的预测误差,且标准离差比平均值参数接近理想值,REML方法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就地统计空间插值结果可看出,土壤盐分呈出从西北角向东北角、从周边向中心渐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与土壤排水条件表现出较好的耦合性。

我国区域流通产业空间依赖性的实证研究 下载:69 浏览:336

张源1,2 陆可晶2,3 《中国经济》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偏微分方法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并对我国区域流通产业的空间依赖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和政府参与对本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存在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和政府参与能够推动周边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基础交通对周边区域流通产业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经济转型与发展下的生产率增长、结构性变革与不平等 下载:35 浏览:224

侯瑞瑞1 冯茜2 房丽军3 《中国经济》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视角,对我国1978年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进行刻画,并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探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寻找能促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的有益经验。

新农村建设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效应机理与实证 下载:48 浏览:307

孙天柱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摘要:
自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其取得了丰厚成果。但这一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驱动作用仍有待研究。文章基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了新农村建设所具备的五种消费推动效应,并依据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法构造了新农村建设综合指数,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进一步构建新型农村消费市场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

体育器材的变迁及管理策略 下载:55 浏览:309

王焕珍 《体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开展体育运动需要有一定的体育器材进行必要的辅助。这样使得学生的参与性强。整个体育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课程设计,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高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些体育器材在功能上进行了优化,使之更能满足大学体育运动多样化的要求。在数量上得到了保障,这样可以适应大学不会因为人员众多导致器材的紧张。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些体育器材的作用,一部分要求有场地的器材,又实现了相应的运动馆所放置体育器材,以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在场地上得以满足。这些相应的调整和设置,使大学在体育器材的保障上,基本达成了学生的需要。在校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避免了因没器材而影响了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器材的实用性要强。体育器材并不是每一件都满足大学生体育的需要。

经史之间的郑玄 下载:63 浏览:393

陈壁生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两汉今文经学强调六经折中于孔子,经学为孔子所立之法。汉末面对《周官》《左传》等典籍的传播与兴盛,郑玄把古文经典纳入经学体系。郑玄的注经目标,是"究先圣之元意",其基本背景,是体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把经学理解为"王官学"的体系。把经学视为王官学,容易导出经学就是历史。而在郑玄的体系中,经书是自伏羲至孔子所遗的文献集合,而历史只是理解经书的一种方式,作为文献的经书本身是独立的。经书的独立性与解经方法的历史化,既维系了经部的独立地位,也塑造了中国的经史传统。

经学与理学之间的戴震 下载:44 浏览:411

盛珂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戴震身为反对理学形上学的主要代表,却深受理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采用了宋明理学"天道性命通而为一"的理论结构,确立了人的内在性——"血气心知"与世界的外在性——"气化流行"之间结构上的同一性,并由此建构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是,他把这种同一性的基础,由宋明理学的超越本体转变成了经验性"阴阳五行"的"气化",由此实现了对于人的欲望的肯定和对于经验性知识的容纳,即对于"应事"的要求,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知识化转向。然而,离开了作为本体的天道,秩序的肯定与建构就需要求助于"经学"传统对于"经"的权威的承认。天地之道,就蕴含在圣人的经典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经学的研究就成为了解圣人之道的最直接的途径。戴震在理论上重新证明了经学的重要性。因此,戴震的理论是在经学与理学之间,依附于经学的权威性,采用了理学的理论结构,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商周酒禁忌中的王权合法性考察——基于《酒诰》文本语境的经学阐释 下载:68 浏览:407

余治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尚书·酒诰》中,酒开始与王道必然性相连,被赋予了天命性质。酒禁忌的出现,意味着酒在政权更替中的负面作用第一次被凸显出来。其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殷商诸王正身敬法,不惮酒色,至纣王因纵酒荒淫而致政息国灭,留下千古骂名。殷王成德皆不崇饮与纣王沉湎于酒而引起人神共愤,形成鲜明对比,也引起后世反思。出于意识形态管理考虑,周公把殷灭周兴归因于对酒禁忌的违与遵,奉劝康叔不用"水监"而代之以"民监"。最终,君王为政当以民心为检验成败得失的标准,构成了以儒家为中心的王权合法性理论的民意基础。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监管方式分析 下载:43 浏览:365

张文彬 马艺鸣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7期

摘要:
高效的监管是确保生态补偿充分发挥效应的重要条件,文章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例,对常用的激励诱导和惩罚两种生态补偿监管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不同条件下最优化的生态补偿监管方式。文章构建了满足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的激励诱导和惩罚两种监管方式的最优化模型,求出最优化的激励诱导强度和监管强度;随后对最优化条件下两种监管方式得到的最大化效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监管部门最优选择的监管成本临界值,结果表明,当惩罚机制下监管成本高于临界值时,激励诱导机制更有利,而当监管成本低于临界值时,惩罚机制更有利。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91

肖东芝 张光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艺术表演团体一直是国家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近年增长迅速,但是财政补贴的效率却不高,观众人次和演出场次一度下降得非常厉害。为此,2005年中国政府对包括艺术表演在内的文化部门发起了增量(非公有制资本准入)和存量(国有院团事业单位改企业单位)改革。本文使用1985—2017年艺术表演团体的财政补贴和演出收入、观众人次等中断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评估。研究发现:2005年政策干预前,艺术表演院团的财政补贴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逐年边际递减;干预后,财政补贴效率提高显著。但提高几乎悉数来自增量改革而非存量改革,这在经济效率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不同体制的院团财政补贴效率不同,非公有制院团的补贴远远少于国有院团,但财政效率却明显高于国有院团。

基于双中介模型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驱动力分析 下载:51 浏览:395

李创1 李多多1 王丽萍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将城市居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将"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驱动的双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不显著,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分类行为;(2)自主规范仅通过分类意愿作用于居民的分类行为,分类能力的中介效果不存在;(3)价值感知对居民的分类行为呈现出反向效应;(4)分类意愿和分类能力共同发挥中介效应,分类意愿在"能力"的影响下作用强度被弱化,但仍是主要的中介变量。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同时以强制为主、引导为辅的措施引领居民形成垃圾自主分类的意识和生活方式,推动居民分类行为逐渐发展为自发性行为。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94 浏览:456

张洁梅1 王钰沛2 张玉平3 《当代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构建熵权-正负理想点评价模型,采用五级分类法对选取的9家代表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整体可控,但部分风险较高。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剖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生成原因与传导路径。为实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中央政府的主导与统筹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配合,最终实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有效控制。

生态创新理念下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开发及辐射效应 下载:31 浏览:320

符钰英 李雪婷 廖战海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0期

摘要:
红树林作为一种宝贵的生态资源,合理地开发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将广西北部湾红树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分析红树林发展现状以及开发过程面临的困难,构建红树林生态区域建设发展的四维评价体系,以北海金海湾红树林为例,运用四维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红树林开发和产业辐射效应分析,探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开发建议。

专利质量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基于文献的评述 下载:67 浏览:359

李展儒1 莫婷婷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专利质量的研究是产业经济和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我国专利现状及国内外专利质量的研究进行梳理,基于管理学视角阐述专利质量是指具有广泛考虑专利的特点,涵盖有意义的发明和创造商业优势的特点。在一般产品质量具有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有效性五大质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专利质量应具备技术性、法律性及经济性的内涵特征。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505

王丽萍 夏文静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生态足迹是跟踪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需求的一种方法,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可持续评价的一种有效工具。为了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准确理解该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掌握其适用性,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生态足迹及其指标体系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生态足迹在不同尺度的研究内容,大到全球尺度国际间的比较,再到国内省级区域的生态足迹测算,小到城镇(微观)尺度研究,揭示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并对比分析了生态足迹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从旅游业、城市交通、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展示了生态足迹的强大功能和实用价值,为生态足迹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拓展了空间。其次,对影响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参数选择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均衡因子、产量因子以及社会因素、人口因素、城镇化率、进出口贸易等,为生态足迹的科学计量提供了指引。最后,指出当前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广西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以南宁市、玉林市为例 下载:82 浏览:495

廖彬惠 韦凯莉 王玉萍 莫棨瑜 覃明柳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各种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快速壮大起来,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经历了萌芽到发展繁盛。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主要以广西的南宁市和玉林市为例,对人们的第三方支付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基于大类教改的网络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下载:97 浏览:511

张志刚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工程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网络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大类招生和教改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对在大类教改下当前网络工程的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大类教改的本质、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发展和大类培养的方案给出了建议和对策。

绩效提升视域下产业扶贫瓶颈与路径优化分析——来自甘肃省漳县沙棘产业的调查 下载:71 浏览:389

董雪梅 张艳荣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选取黄土高原地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农户素质、长效机制综合考量扶贫效果,并引入三角模糊数改进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甘肃漳县沙棘产业化扶贫绩效水平。发现其绩效提升过程中主要发展瓶颈表现为:产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效益尚待挖掘、社会保障效益低下、农户参与产业能力提升缺乏推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减贫与生态耦合目标下的产业扶贫路径优化策略: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与行政支持、培育龙头产业发展深精加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人力资本培养。

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73 浏览:374

周伟华1 余培杰1 王凯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采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建立多个城市的计算模型,对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保温性能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可知,基础墙体形式和玻璃种类均会对保温效果产生影响;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且南方地区的隔热效果比北方明显;聚氨酯铝合金复合板适用范围较广,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具有一定适用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