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CD、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预后评价的临床研究 下载:58 浏览:449

许晖 董江涛 王惠 王世龙 王刚刚 焦曦 于春玲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174例,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174例,采用经颅多普勒的诊断技术(TCD)、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疾病资料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测。结果 348例重型脑损伤患者GCS得分为(9.34±3.25)分,预后不良组年龄≥60者占66.7%,低血压者占74.1%,瞳孔散大者占57.5%,对光反射消失者占70.7%,有心脑血管病者占70.7%,肺部感染者占55.2%、经颅多普勒检查血管重度痉挛者占32.8%,脑电图重度异常者占35.1%,体感诱发电位阳性者占58.0%,运动诱发电位阳性者占66.7%,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内的紊乱程度,临床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可根据患者经颅多普勒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结果及疾病状况等综合进行分析,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诱发电位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灌注的对比研究 下载:75 浏览:505

​喻森 梁春阳 杜少鹏 郭海若 马尚 何子俊 沈春森 杨阳 徐如祥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诱发电位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监测脑灌注状况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接受动脉内膜切除术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诱发电位[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联合监测脑血流变化。将术中TCD的监测预设为"金标准",计算SEP和MEP监测脑灌注不足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并将SEP和MEP的监测值与TCD进行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前者在颈动脉切除术中监测脑灌注状况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的最佳SEP监测阈值。结果 SEP波幅下降超过50%时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0%、91.84%、60.00%、91.84%。SEP潜伏期延长超过10%时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0%、93.88%、70.00%、93.88%。MEP波幅下降超过50%时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00%、97.96%、75.00%、87.27%。SEP、MEP波幅下降,SEP潜伏期延长与TCD的变化呈正相关。ROC提示,SEP波幅较基线值下降51.0%时,能较好地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8%,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46~0.990,P=0.024。SEP潜伏期延长>9.8%时,能较好地预测术中脑灌注不足,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9%,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78~0.995,P=0.014。结论诱发电位监测脑灌注状况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SEP波幅下降和潜伏期延长监测的敏感度均高于MEP。

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降压治疗 下载:75 浏览:451

陈海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动态评价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观察组利用TCD动态监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指导患者急性期的降压治疗药物的使用时机和使用的剂量,对照组根据指南推荐的降压策略适度降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估入院后第1、3、5、7天两组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改良RANKIN(mRS)量表评价第1、3、5个月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脑卒中再发事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脑卒中再发事件的组间差异。结果总共124名患者被纳入该项研究,其中23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平均随访期6.4个月。观察组患者24h和72h内平均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D指导下的早期降压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第1、3、5、7天的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后mRS量表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期间再发脑卒中事件的log Rank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CD动态监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下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更积极地降压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出院后6个月内再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

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生物标志物S100和NSE水平观察 下载:75 浏览:490

付晓英 朱薇 吉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NTDT)患者脑血管病变生物标志物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将NTDT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100B和NSE蛋白水平;利用酶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运用TCD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S100B、NSE分别与LDH和TCD血流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100B、NSE、LDH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同NTDT表型血清S100B、NSE和LD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100B与LDH、左侧大脑中动脉Vm、左侧大脑中动脉Vp呈正相关(均P<0.05);观察组NSE与LDH、左侧大脑后动脉阻力指数(RI)、左侧大脑后动脉搏动指数(PI)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脑血管病变的生物标志物S100B和NSE相关。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研究 下载:361 浏览:3436

段玉琼 尹晓梅 刘卫玲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颅内动脉狭窄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90名因脑梗死而住院的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和 CT血管造影术进行比较。对各组间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前循环动脉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 DSA检查结果相比,两组在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方面均与正常组相近,P>0.05;结论:DSA作为临床上一种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可以很好的说明 TCD与 CTA在诊断脑梗塞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价格也比较低廉,更适合广大的人群使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