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的护理 下载:32 浏览:428

徐建英1 诸纪华2 徐玮泽3 叶肖栗4 2019年5期

摘要:
总结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术前静脉输注铁剂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正确配置药液,密切观察过敏反应,合理选择静脉通路,积极预防和处理静脉炎和铁剂渗漏,做好铁剂治疗的宣教。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2例发生心率增快,2例发生静脉炎,7例发生穿刺点周围色素沉着,经过积极处理后,患儿心率恢复正常、静脉炎好转、色素沉着消退。经过静脉铁剂治疗后,143例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明显上升,其中112例铁剂疗程结束后顺利进行手术,24例继续行铁剂治疗,7例失访。

缺铁性贫血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下载:84 浏览:495

​郭冬冬1 赵振宇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相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连续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例IDA相关性CVST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18例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为(81.6±16.0) g/L,范围为53~112 g/L;轻度贫血5例,中度贫血11例,重度贫血2例;血小板计数为(371.9±202.5)×109/L,范围为(64~825)×109/L。(2)18例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其中5例为孤立性头痛。14例患者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其中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1例,意识障碍5例,癫痫2例。(3)颅脑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特征为:静脉性梗死14例,其中10例合并出血转化;2个或2个以上部位静脉窦受累16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横窦(16例)、乙状窦(13例)及上矢状窦(9例)。(4)18例患者均行抗凝治疗,急性期死亡1例,随访3~6个月预后良好17例。结论 IDA相关性CVST多见于中重度贫血的中青年女性,头痛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见,易出现多个静脉窦受累伴静脉性梗死及出血转化,抗凝治疗后预后良好。

血常规检验在诊断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875

姚梦 《诊断医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常规对于临床鉴别贫血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内选择60例,3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缺铁组),30例为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组)。对比两组相关参数。结果:缺铁组患者的RBC、HB高于地中海组,P<0.05。缺铁组患者的RDW低于地中海组,P<0.05。缺铁组患者与地中海组患者的MCV、MCH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鉴别患者的贫血类型,随后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善症状。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的 下载:332 浏览:3336

黄芸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患病的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择我儿保门诊中心于2019.3-2020.3月收治的168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婴幼儿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且询问相关原因。结果:共有107例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病,5个月-1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81人,大于1-2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26例,婴幼儿年龄在5个月到1岁时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概率要高于年龄在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与是否母乳喂养、是否及时添加辅食等原因有关。结论: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与喂养的方式有关,因此应该定期对婴幼儿进行检查,对于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喂养方面的指导。

血常规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效果观察 下载:223 浏览:2047

徐伟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贫血患者实施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 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各25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50例为参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血液检验,对比3组红细胞参数。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患者红细胞参与健康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指标有所不同,可通过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其疾病情况加以诊断和鉴别,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及对其家属满意度影响观察 下载:294 浏览:3226

余秀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时,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施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远远大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护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加以推广和应用。

血液检验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实践研究 下载:354 浏览:3286

杨雪娟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探究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的实践效果及价值。方法:遴选缺铁性/地中海贫血患者(2021年8月~2022年8月)各70例进行研究,将其设立为甲组(地中海贫血)、乙组(缺铁性贫血),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70名对象为对照组,对3组施以血液检验,对比其相关指标,如红细胞参数、血清铁等,进一步评测地中海/缺铁性贫血中血液检验诊断价值。结果:①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甲组RBC表现更高,Hb、MCH及RDW、MCV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乙组RBC、Hb、MCH及MCV表现更低,RDW表现更高;相比于甲组,乙组RBC、Hb、MCH表现更低,RDW、MCV表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铁指标:相比对照组,乙组SI、SF表现更低,甲组SF表现更高;与甲组比较,乙组SI、SF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诊断效能:在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指标上,甲乙2组对比(P>0.05)。结论:贫血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效果显著,能够对缺铁性/地中海贫血实施精准鉴别,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具较高的实践价值。

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与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354 浏览:3431

冯媛 钟禄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分析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其中,经确诊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三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各项指标(MCH、RDW、MCHC、MCV、Hb、RBC、SF),并对比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H、MCHC、MCV、Hb、RBC及SF水平均低于健康者,RDW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MCH、MCHC、Hb、RBC及SF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贫血患者,RDW、MCV均高于地中海贫血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95%(95/100),特异度为94%(47/50),准确度为94.7%(142/150)。结论 贫血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液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类型贫血血液检验指标水平也大不相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通过血液检验,能够为贫血类型鉴别给出科学支持,帮助医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最佳治疗效,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中具有临床价值。

健脾益气生血汤辅助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脾胃虛弱证38例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2050

马乙骅 张小敏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分析脾胃虛弱证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治疗的38例脾胃虛弱证IDA儿童,双盲法分为A组(18例,常规治疗)和B组(20例,常规治疗+健脾益气生血汤),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检验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脾胃虛弱证IDA儿童辅助使用健脾益气生血汤治疗,能显著改善贫血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下载:263 浏览:2570

杜瑞 王庆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价值。方法 本院采取掷硬币法将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定期保健检查,比较两组的定期保健检查对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满意度、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结果 各指标比较,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定期进行保健检查,能够降低贫血发生的概率,及时补充营养,从而为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 下载:296 浏览:2518

杨丽杰 付媛媛 刘亚莉 孙伟潮 何俊彦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96例纳入实验,随机均分成两组。对比组患者行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预防保健进行联合干预,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液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 下载:325 浏览:3236

赵学勤 王政委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8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铁剂进行治疗,实验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能够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的 下载:352 浏览:3666

黄芸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患病的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择我儿保门诊中心于2019.3-2020.3月收治的168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婴幼儿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且询问相关原因。结果:共有107例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病,5个月-1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81人,大于1-2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26例,婴幼儿年龄在5个月到1岁时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概率要高于年龄在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与是否母乳喂养、是否及时添加辅食等原因有关。结论: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与喂养的方式有关,因此应该定期对婴幼儿进行检查,对于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喂养方面的指导。

护理干预在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84 浏览:2253

廖朝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现状和实际需求,讨论实行综合护理后的具体效用。方法:研究在血液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出现缺铁性贫血,具体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后续比对中依据抛币法,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过程中的整体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各项生活指数的恢复趋向及质量评估中的综合成效,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血红蛋白、外周血红细胞的提升作用及指标内总体水平的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护理措施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通过适当干预调节了相关指标水平,患者的贫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于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93 浏览:2874

鲍林春 《诊断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102例临床血常规检验资料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血常规检验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患者51例(缺铁性贫血组)。观察分析行血常规检验后两患者诊断结果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细胞平均体积对比,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比则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两组间观察指标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对比,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该种诊断方式具有所需时间短,结果准确率高等优点,为作为后续进一步治疗的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312 浏览:2986

唐燕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01月~2019年06月收治的60例贫血,根据其贫血类型差异平均分为地中海贫血组(22例)与缺铁性贫血组(38例),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人员的血常规指标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MCV、RDW水平优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的Hb、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健康组的Hb、MCV、MCH水平显著优于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以上结果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应用到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尤其运用到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精确性较高,可作为定位贫血类型的一线辅助手段。

研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445 浏览:3275

王少华 《诊断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贫血患者173例,按照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n=81)和缺铁性贫血(n=92),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n=83)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指标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能够作为患者鉴别诊断的标准,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间歇补铁疗法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34 浏览:1542

朱巧燕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9期

摘要:
分析在实施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治疗的过程中间歇补铁疗法所获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轻度IDA治疗的儿童10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间歇补铁组)与对照组(常规补铁组),每组50例。结果:据分析,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儿童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儿童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儿童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补铁疗法的短期疗效并不理想,但是长期疗效与常规补铁法基本一致,同时有着相对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儿童保健门诊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下载:123 浏览:2007

黄辉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治疗婴幼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方法:本文筛选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收的68例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营养指导,给予观察组患儿添加儿童保健教育医疗服务指导,对比两组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婴幼儿日常营养管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患儿最终贫血指标得到及时改善,两种指标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过程中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医疗服务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儿童家长认知度以及日常管理能力,进而能够提高患儿的贫血症状改善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