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述评 下载:21 浏览:216

朱冬亮2 文奕1 陶欣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新兴分支,由于其自动特征学习与函数模拟构建方面的优势,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为了解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深度学习在该方向相关成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识别、病症预测、临床辅助决策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将该领域的文字、图像、信号等记录信息进行多维量化,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多种模型进行数据特征学习、信息挖掘、状态模拟,完成了识别、评价、预测等功能。深度学习凭借其复杂模拟算法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践取得了优于传统算法的成果,并且在疾病自动编码、多数据源整合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值得进一步探索。

美国推动区块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下载:18 浏览:166

郭滕达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美国作为引领全球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区块链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值得探讨和借鉴。文章从研发支持、监管措施、标准建设等角度对美国相关举措进行分析,发现: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尚未将区块链列为优先发展事项,但各政府部门对区块链的研发支持已经延伸到多个领域;美国国会对区块链监管的态度已从放任自流向建立清晰的监管体系转变,各州府对区块链的监管更为积极;掌握国际主动权、解决行业内标准问题是美国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中的主要手段。文章认为:当前区块链与非金融领域融合的前景已经显露,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区块链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数字资产定义、分类,成立区块链测试认证标准化国家实验室,避免对技术和产业发展施加不当约束,建立广泛的区块链评估体系。

美国数据智能领域国防预研布局分析 下载:18 浏览:186

刘凌旗1 秦浩1 赵金旭2 郭洁宇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创造性地培育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占据引领性地位,数据智能的发展推动作战理论变革和装备智能化,为国家安全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数据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战略规划,梳理了智能基础类和人机应用类的十个典型国防预研项目,从使能技术、知识推理、自适应算法、人机共生等角度论述相关国防预研的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认为,在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我国应着重突破数据智能基础研究瓶颈,力争走在理论前沿;加速数据智能共性技术攻关,确保完全自主可控;设计数据智能成果应用场景,打造新型国防能力。

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及其启示与建议 下载:41 浏览:253

丁陈君 陈方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美国作为经济、科技和军事大国,将生物威胁作为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十分重视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建设。本文从国家战略、领域重大计划、法律法规和重点项目四个层面对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其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美国十分强调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安全领域发布多项国家战略,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领域内多个方面的威胁投入巨资开展持续性的重大计划和聚焦前沿技术研发创新的项目部署。在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为有效抵御生物安全风险和威胁,保障国家安全,本文提出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战略协调机构和多层级生物防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力量等建议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流行模拟研究分析及启示与建议 下载:18 浏览:231

刘昊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推动政府和公众关注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提升政府在大型传染病暴发时的应急管理能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已先后4次举办传染病演习模拟研究活动。本文详细分析这4次演习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政策成果,结合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包括:1)完善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疾病控制体系;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3)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要加强前瞻性公共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 4)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各种传染病预警和应对策略研究; 5)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6)加强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 7)积极在全球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中国影响力。

国际量子计算战略布局比较分析 下载:27 浏览:197

田倩飞1 唐川2 王立娜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定性调研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计算相关战略与路线图,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的代表性战略与路线图目标,以及获资项目的研发重点等。接着,总结各国/地区针对量子计算发展的政策措施特点,如:成立新机构以高度统筹研发活动与管理协调工作;建立研究中心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长期基础研究支持;制定路线图目标与时限,持续监测进展并评估成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量子从业人员;推进国际合作,并重视国家安全维护等。最后,从制定国家量子计算技术战略、成立新机构以统筹管理和开展评估、培养跨学科的量子计算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未来网络安全研发趋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25

徐婧1.唐川1.2 房俊民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始终引领着世界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潮流,为美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DARPA近年来推出的网络安全相关项目及2020财年网络安全项目预算方案,总结出DARPA在网络安全研发上的三点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安全研究;网络攻击取证归因技术不断受到重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评估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下载:29 浏览:254

陶蕊 翟启江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后,为重点研发计划等新型科技计划构建评估体系既是改革的紧迫需求,也是支撑计划管理和决策的必要手段。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的监测评估方法以及典型的监测评估实践,包括项目评估、监测系统、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反事实评估等,并在此基础上从评估导向、评估方法、评估能力建设等方面为构建我国新型科技计划的评估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中美研发经费投入对比研究 下载:41 浏览:297

程如烟1 许诺2 蔡凯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对中美两国的研发经费的总量、强度、来源结构、执行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的研发经费累计投入较美国低很多,研发强度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追上美国;二是中国研发经费来源结构不如美国多元和均衡;三是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四是中国研发经费中人力成本所占比例偏低。

早期美国爵士乐与社会互动关系微探 下载:90 浏览:507

宋以鑫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爵士乐诞生于美国,是黑人民族独特而伟大的音乐文化。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爵士乐从起初以器乐演奏的方式出现,到后来演变成舞蹈和声乐等多种形式,这种极富特点的音乐代表着美国的民族音乐。本文重点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时期,作为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爵士乐产生的同时混合了黑人音乐文化和白人音乐文化,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战、二战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丰富了爵士乐的历史价值和音乐特征。

媒体视角下的美国种族现状——基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典型事件 下载:77 浏览:378

谢晓霞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作者2016年下半年在美访学期间,以媒体同步了解的典型事件为例,包括密西西比州"婴儿热死车上"、夏洛特市黑人父亲被警察误杀引发骚乱、佐治亚州华裔妇女枪击非裔歹徒及费城等地华裔大游行等事件,分析在后种族、全媒体时代,美国种族问题的呈现方式及原因:新媒体的加入使拟态环境有所不同;肤色不同并非都事关政治,可能只是个人危机公关;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不可忽视。

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临仿”现象探析——以美国学者高居翰和班宗华对董其昌创作手法来源研究为例 下载:65 浏览:399

王洪伟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美国学者高居翰于1982年提出,董其昌《葑泾访古图》受到利玛窦所携铜版画之影响。16年后(1998),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宗华以研究董其昌《婉娈草堂图》的新颖风格为基础,高度"临仿"了高居翰的论证思路,并以此向后者表达了特别"致敬"。班宗华的研究也带有一些创意,基于新的史料与作品证据将董、利二人的"一面之缘"由万历壬寅(1602)的"南京"改为万历丁酉(1597)的"南昌"。然而,《婉娈草堂图》并非惯常意义上的"草堂图",所采用的"李郭"风格不仅是对受画者陈继儒早年"绝意仕进"的同情,更与作画前两个月发生的焦竑"科场案"密切相关。科举取士和士大夫流放等现实问题,使得董其昌当时根本无暇沉浸于西方铜版画的新异风格与趣味当中。

量子信息科学最新发展态势及美国应对举措 下载:67 浏览:411

乔健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2期

摘要:
量子信息科学是未来最具颠覆性的新兴科技之一,世界各国对此均高度关注并在重点领域加大投入。本文简述了量子计算、量子测量与传感、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及企业界的研发布局。美国为应对该领域未来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加强技术转化、多技术路线并举、加强国家统筹等政策建议,对我国量子信息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美国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管理的制度与模式——以美国NSF大型研究设施建设计划为例 下载:66 浏览:392

仲平1 李昕2 汪航1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2期

摘要:
凭借强大的整体科技实力和长期的巨额科研投入,美国引领着几乎所有重要领域的大科学研发与国际合作。本文梳理了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国内关于国际大科学项目的态度变迁,分析总结了美国大科学项目组织和管理体系的4个特点:并未制定国家层面的大科学规划;国际大科学合作是国内大科学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项目酝酿组织自下而上,由科学界驱动;管理与决策程序细致公开透明。本文还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型研究设施建设计划为例解析了美国大科学项目的组织、资助与管理模式,以期为中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有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下载:48 浏览:341

郑淑伟 《中国经济》 2019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和效率不高,产业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本文归纳出欧美国家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特征,总结了欧美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得出了对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价值的启示。本文从企业、产业、战略三个方面分析了助推我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方法:一是相关企业需要拥有国内市场的绝对主导权,提升企业的商业文化和品牌价值;二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确保投资资本安全与收益获取;三是注重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密切配合,努力构建以我国流通业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P2P网贷风险及监管优化路径探究——来自美国和英国监管体制的启示 下载:20 浏览:222

靳建国1 王苹果2 《中国经济》 2019年8期

摘要:
P2P借贷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社会闲散资金积聚起来,通过P2P平台的信息对接完成资金供需对接,提升了资金流动性,使经济变得更有活力。然而,随着我国P2P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于我国信用环境仍不健全,导致倒闭跑路的P2P平台不断增加,不仅阻碍了我国P2P产业发展,同样也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本文通过分析英美两国对P2P产业的监管策略,以期根据其监管经验探究适合我国P2P产业的监管体系与路径。

变于观念:美国肺结核疗养院的兴衰 下载:24 浏览:196

刘黛军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受传统疗养观念的影响,19世纪美国流行自然疗养观念,此时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采用自然疗法治疗患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疗养院逐渐发展壮大。这时,尽管有人对疗养院存有质疑,但直到20世纪中叶,绝大多数美国人依旧信任肺结核疗养院。后来,疗养院的监禁性质、有限的病床数量、社会各类防治肺结核组织的出现、疗养院与普通人生活产生冲突等都使得美国人的自然疗养观念发生转变。现代医学的兴起更是人们疗养观念转变的本质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时代以疗养院的相继关闭为终结,肺结核疗养院最终退出了美国历史的舞台。

沃伦抗议事件与美国环境问题种族化 下载:35 浏览:147

刘鹏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82年沃伦抗议事件是美国黑人就有毒废弃物问题第一次发出的全国性抗议。它率先将环保行动与民权运动结合起来,从种族视角重新审视环境问题,一方面迅速引发舆论热议,提出环境种族主义的概念,另一方面直接推动科学调研,兴起种族与环境风险相关性研究。沃伦抗议事件揭露了长期隐匿于美国社会的种族环境问题,促使美国环境问题走向种族化,有色人种逐步成为重要的新兴环保力量。

从“魔矿”的碎屑到“致命的粉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尘肺病在美国的医学认知变迁 下载:22 浏览:132

陈黎黎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对生产性粉尘特性的认知各不相同、充满争议。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性难以确定,应按粉尘类型加以区别;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并非引发尘肺病的元凶,只是病原载体;另有人视生产性粉尘为导致尘肺病的罪魁祸首,是工人健康受损及恶劣工作环境的"隐喻"。美国人对不同类型的粉尘及其引发的尘肺病的认知过程并不一致,但彼此相互交织、影响。该认知过程呈现出"希波克拉底式的转向";借鉴并吸纳他国尘肺病知识等特点。尘肺病的医学知识在美国不同群体间的传播和获悉程度各异,具有不对称性,它由不同时空语境下各涉足方间的互动所决定。

发展新理念的推广:尼克松政府与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 下载:24 浏览:211

靳小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南北方国家间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理念差异,是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磋商的关键所在。在大会筹备阶段,发展中国家将环保与贫困问题相关联,以回应美国为首的北方工业化国家的环保倡议。尼克松政府坚持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磋商原则,向与会国强调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正式会议中,美国代表团积极推广生态主义的环保理念,对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问题上坚持"有限义务"的立场。尼克松政府在人类环境大会上生态主义环保理念的推广,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