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音乐的意象——浅谈黄自作品《思乡》 下载:25 浏览:316

黄璐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黑龙江省中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发展的困境 下载:54 浏览:235

张微 《体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备受关注,国家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战略目标,体育文化事业突飞猛进。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接连不断,参与人数持续增加,体育品牌赛事越办越红火,但是黑龙江省中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的发展不够理想。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培育体育品牌赛事的必要性,分析黑龙江省中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促进黑龙江省中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重温习仲勋《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 下载:54 浏览:386

赛明明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摘要:
习仲勋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工作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群众工作方法。其中《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一文提出的报纸群众化、工作方法群众化、报道语言群众化、坚持党性原则等观点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维护国共合作的主要策略——以《群众》周刊为考察中心 下载:22 浏览:143

程光安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理论刊物——《群众》周刊,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宣传中共坚持与国民党团结合作、一致抗日等政治主张。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群众》周刊大力宣传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以巩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承认并维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借助其个人威望推动国共合作;严格遵守国民政府规定的报刊送审制度,并对敏感政治事件保持缄默,以适度让步谋合作大局;对不利团结的妥协投降行为和不彻底的抗战言行进行正面揭露与批判,以维护国共合作的原则立场。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工作策略,维护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大局,展示了中共在抗战的复杂背景下妥善处理与国民党关系的技巧和艺术。

沈阳市群众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下载:67 浏览:492

回忆 姜子维 王昊 王含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网球具有突出的健身性、时尚性、观赏性、休闲性及娱乐性的特征,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是一项老少皆宜、适合于不同职业、岗位及素质基础的人群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网球俱乐部在沈阳市开展的现状,探寻沈阳地区网球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网球运动能在沈阳市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更好的发展。

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横渡类赛事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68 浏览:477

刘鹤伊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游泳协会目前主办的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重点研究横渡类赛事。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比赛的整体质量;推进我国群众性公开水域游泳项目理论体系的完善;增强全民健身意识,促进群众运动水平的提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与汪曾祺1980年代的小说创作——以《异秉》的重写为例 下载:67 浏览:394

田延 《中国文学》 2020年6期

摘要: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经历了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转变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语化风格。《异秉》作为汪曾祺1980年代重写1940年代旧作的一个篇目,极为清晰地呈现了这种转变。但既往的研究并未明确考察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通过比较《异秉》重写前后的文本差异,并且从"向群众学习"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效果,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氛围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等角度可以看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对汪曾祺重写《异秉》及其在整个1980年代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如重视语言的群众性、善于以具体化的描写塑造典型等。因此,有必要把汪曾祺放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环境中,重新探索那个年代和汪曾祺之间的关联。

斯大林的群众史观及其实践的异化 下载:29 浏览:211

陈晓红 于文龙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斯大林时期的特权官僚制度是苏联覆亡的原因之一,已成学界的共识。然而梳理斯大林的原著发现,他的大量著述遵循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强调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领袖与群众、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必坚持走群众路线等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思想。然而现实实践不仅脱离了群众路线,而且官僚特权制度固化,个人崇拜盛行,这种实践的异化及其原因令人深思,值得探究,对今天的执政党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斗争”与“劳动”:土改叙事中的“翻心”难题 下载:59 浏览:447

路杨 《文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翻心"作为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土改运动中的工作重心与创作主题,触及的是经济"翻身"背后的政治"翻身"与农民革命主体性的问题。以边区群众文艺运动作为经验基础与组织形式,土改文艺工作构建出了一种有机的教化关系与"诉苦—翻身—斗争"想象,但也暗含了某种"去主体"的危机。丁玲、赵树理的写作直面运动中的激进化问题,写出了"变天思想"与小农经济下的利益观念和实际理性的难以翻新。这揭示出"斗争"或"革命"其实是与"劳动"或"生产"相对立的实践方式,存在价值与伦理层面的根本差别,涉及脱离了土地和劳动的翻身者如何建立主体性的问题。对此,赵树理和欧阳山的小说虚构了一种以不脱离土地和劳动为依托、能够对政党实践保持独立判断的农民主体形象。这些写作在土改政策、工作经验与现实结构之间的互文与重构,不仅折射出革命理念受到的现实制约与革命史的复杂光谱,且能从中拣取与构建出具有生产性的价值形态与现实策略,也显示出文艺可能为革命提供的现实感与主体感所在。

《灵泉洞》中的“公社”——一种群众自治的想象 下载:43 浏览:274

陈湘静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8期

摘要:
赵树理在合作化遭遇现实困境时,通过写作长篇评书《灵泉洞》,想象了一种理想的基层人民政权的雏形。《灵泉洞》中的社群,既调了赵树理对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历史记忆和经验,又借鉴了当时尚在试验中的"人民公社"的形式,但它既不同于历史上的"抗日根据地",也不同于与国家有紧密联系的"人民公社"的实际形态,它是一个有着自治色彩的、与现代国家政权"脱钩"的全新社群。它不遵循以"积累"为目标的、剥夺性的现代经济逻辑,是一个内部平等互助、人人参加生产的"生产性政权",它寄寓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作"开荒"、创造财富、消除经济剥削、再造一个平等社会的乌托邦想象。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及作用探究 下载:85 浏览:503

罗荷香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12期

摘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馆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和传播者,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性质上来说,文化馆是公益性机构,能够有效的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民众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本文首先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特征,最后提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望采纳。

群众音乐节目的本土化文化传播探讨 下载:314 浏览:3152

吴锡伟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关注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近期借鉴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经验做出的一系列电视节目改革。通过研究内地综艺节目的香港本土化,分析近年来群众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变化。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下载:33 浏览:308

木斯塔帕·卡克木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新时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愿景、坚定文化自信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满足了群众对文化和娱乐的双重诉求,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其新特点,并从构建完善的群众文化活动诉求机制、打造健全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机制、建立系统的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机制、建立多元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广机制等方面,提出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浅析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普及工作的策略 下载:321 浏览:3438

方圆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群众音乐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源于群众生活,对群众音乐文化进行普及和推广需要确保其浅显易懂,能够在群众中进行有效渗透并且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身为大众文化艺术的活动平台,文化馆需要承担起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重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本文分析了文化馆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普及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

文化馆如何有效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 下载:231 浏览:3247

方圆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社会生活中,音乐几乎是无处不在,也是老少皆宜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和丰富生活,脍炙人口的旋律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活动的追求越来越高,艺术形式更是多样化,文化馆是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群众音乐活动的机构、平台,担负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推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与水平的重任。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文化馆如何有效开展群众音乐活动。

彰显文化馆职能,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下载:23 浏览:475

徐莉娟 《中文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文化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有效展开群众文化工作,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通过深入研究文化馆的历史、职能与使命,以及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我们将提出一系列策略和途径,包括强化文化传承功能、拓展群众文化服务渠道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最终,本文旨在为文化馆有效履行职责、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时代文化统战视野下红色体育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46 浏览:488

​沈克斌 黄金容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新时代文化统战视野下红色体育发展路径。红色体育以红色精神作为内在文化,以体育作为外在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发挥体育活动强健体魄的作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还能够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新途径。建议:通过培养和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寻求红色文化与体育活动的多样化结合、加强红色体育人才培养、互联网新媒体助力红色体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红色体育内涵,建构新时代文化统战视野下红色体育发展路径体系。

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 下载:55 浏览:1300

刘刚 《中国城镇》 2025年4期

摘要:
做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并推动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所以,必须提高人们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紧密结合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实现乡镇群众文化的整体发展。

如何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下载:56 浏览:1300

仁增央宗 《中国城镇》 2025年4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战略部署,加强基层文化骨干经常性培养使用是丰富军营文化生活、助推强军兴军实践的重要一环。当今,随着日喀则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群众文化在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要去。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在当前变得尤为重要。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基层群众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了解和掌握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出发,找出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强与时俱进进的建设性群众文化队伍。

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下载:55 浏览:1264

杨琪 《中国城镇》 2025年4期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民在物质上的地位和收入上也有了更大的提高,乡镇地区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出日益旺盛的趋势。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乡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以社会大众作为主导,实施多元化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