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讨 下载:48 浏览:383

魏于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新时期社会组织党务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

我国老年立法的发展动力与模式选择 下载:60 浏览:377

屈振辉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推动我国老年立法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道德的法律化、社会法的兴起以及产业法的引入。这其中,道德的法律化属于传统动力,它在我国老年立法中虽然有一定功能,但其推动作用有限;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阶段,因此,我国老年立法理应归入社会法的范畴,它体现在弱势群体保护和社会政策法律化两个方面,现今我国老年立法较侧重前者,今后应对后者有所加强;发展老龄产业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制定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理应提上议事日程。这三个方面如何统合,将影响我国老年立法的模式选择。老龄科学的发展则是又一动力,它将促进我国老年立法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并影响其模式选择。此外,国外老年立法亦可供我国老年立法借鉴。

法竞争视域下的老龄产业立法前瞻 下载:75 浏览:404

陶文泰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发展问题。目前我国老龄产业仍处于从萌芽到成型的过渡阶段,且针对老龄产业的立法在理论上与老龄事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基于当前我国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概况,结合宪政经济学和动态最优化等分析方法,证明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虽然在立法层面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效益和历史趋势上存在一定的均衡状态,从而为老龄产业的立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我国老龄产业的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及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下载:88 浏览:471

郭正模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新兴产业的市场供给对创造社会新的有效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老龄产业的供给能力提升,需要从其市场供给特点、运作机制等供给侧方面加以研究,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老龄产业作为一种弱质的新兴产业,其市场供给机制具有许多特殊性和内生性障碍。老龄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社会供给与市场供给有机结合的供给侧改革。

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演进路径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下载:93 浏览:516

李燕1 伍梦2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自2013年老龄产业元年以来,各种围绕资金、土地、运营管理及人才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老龄产业政策不断推出,其演进方向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老龄产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制约其发展的福利化与市场化瓶颈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破解,政策体系尚需完善。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福利供给的部分领域转移到市场和社会,为老龄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顶层设计和演化路径提供了思路及分析框架,对于推动和促进老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