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506 浏览:4993

龚慧珍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脐静脉置管术(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67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应用UVC联合PICC输注法,35例为对照组应用PICC输注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ICC穿刺点渗血、导管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联合PICC输注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保护早产儿血管,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下载:591 浏览:5518

齐桃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8例行UV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UVC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UVC新生儿中,总共有3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8.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有无先天性疾病、置管位置和深度是否标准、置管时间长短等因素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置管位置和深度是否标准、置管时间长短是发生UVC并发症的独立因素,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肠外营养、置管位置和深度不标准、置管时间过长是发生UVC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足月产、正常出生体重、肠内营养、置管位置和深度标准、置管时间适宜是发生UVC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新生儿UVC并发症危险因素较多,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应加强UVC的护理,尽量减少UVC并发症的发生。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新生儿脐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研究进展 下载:125 浏览:1555

何蓉 李丽萍 赵崇秀 黄莹莹 张祥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可以留置较长时间且可在急救时快速建立静脉,但近年针对新生儿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许多研究发现导管尖端位置至关重要,而导管异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可利用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脐静脉导管尖端,该技术是模仿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导管尖端的技术,该方法具有提高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节省导管定位时间成本,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运用于临床。为了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更好地认识及使用此方法,就脐静脉尖端位置及其定位方法,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原理,有效性、局限性等方面,对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进行综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