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身麻醉和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TURBT中的对比研究 下载:78 浏览:437

谢永香 倪洪湖 洪学敏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分别在全身麻醉或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闭孔神经反射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手术结束时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腰麻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损伤的发生率与采用全身麻醉相当,但对围手术期中血糖水平影响和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25

黄文杰 袁朝勇 刘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辅助化疗用药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URBT术后,给予含多柔比星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治疗后24个月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 ICAM-1、s VCAM-1、IL-6、CRP、TNF-α、VEGF与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多柔比星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肿瘤活力。

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1 浏览:454

陈晓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术后1,3 d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浆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改善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3 浏览:157

陈晓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术后1,3 d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浆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改善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作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232 浏览:2551

党绍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中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MI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观察组(TURBT治疗)各40人。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较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及B均较低(P<0.05)。结论:经URBT在局限性MIBC治疗中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研究循环改进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应激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下载:247 浏览:2364

曹艳春 《心理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期间予以循环改进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常规护理及循环改进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中,对以上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术后应激状态予以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应激指数NE(去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皮质醇)均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情绪评分(SAS焦虑评分及SDS抑郁评分)相比,观察组患者分数明显较低,其差异检验P<0.05;比较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躯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评分)的差异,数据更具有优势的为观察组,且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对改善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实施。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下载:590 浏览:3602

代永强 《光电子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膀胱肿瘤电切术(TURRT)两种不同疗法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泌尿外科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TURRT治疗,观察组使用HOLRBT治疗,对比两种不同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7±4.17)ml,膀胱冲洗时间(19.17±8.14)min,尿管留置时间(20.18±6.57)d,住院时间(8.27±2.35)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29±7.01)ml、(36.24±9.18)min、(37.10±8.12)d、(14.69±3.57)d,观察组手术指标较之对照组更优,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IL-6指标为(15.03±5.68)pg/ml,IL-8(9.32±6.26)pg/ml,IL-10(16.12±7.32)pg/ml,TNF-α(8.45±4.86)μg/ml;对照组分别为(28.53±6.05)pg/ml、(18.19±6.07)pg/ml、(121.03±7.34)pg/ml、(16.46±4.89)pg/ml,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1例尿路狭窄,1例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6.45%);对照组出现2例膀胱穿孔,3例尿路狭窄,2例闭孔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22.5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够对表浅层膀胱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HOLRBT安全性更高。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 下载:226 浏览:2219

张志强 韩璐 《肿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讨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救治及诊疗的浅表性膀胱癌病患中择取60例,限定入院时间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执行随机分组法,30例实验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30例对照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及实验组,后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缩短、肿瘤复发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对比分析2组病患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

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49

刘丹 王晶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例,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防控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