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自尊补偿与地位追求 下载:85 浏览:422

解晓娜1 石可2 郭永玉1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大学生自尊和宽恕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56 浏览:277

周炎根1 刘贤敏1 赵李华2 张岩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采用问卷法对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尊对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同时考察共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特质愤怒的调节。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共情在大学生自尊和宽恕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特质愤怒在共情和宽恕之间具有调节效应,特质愤怒越高,共情对宽恕影响越小。

线下受害者到线上欺负者的转化: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高自尊对此效应的加强 下载:70 浏览:284

王建发1 刘娟2 王芳3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欺负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公共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易引发广泛的危害。研究聚焦于被欺负者和欺负者潜在转换的视角,考察有过线下被欺负经历的个体是否实施网络欺负的可能性更高,且是否是道德推脱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此作用还会受到高自尊的增强。以中学生为对象,间隔六个月时间,在时间1测量了线下受欺负情况、道德推脱和自尊,在时间2测量了在网络上欺负他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赞许性之后,线下受欺负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的程度,且道德推脱在其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此外,这一中介作用还受到自尊的调节,随着自尊的增强,在线下越受欺负的青少年就越会通过道德推脱合理化其攻击行为,从而在网上做出更多对于他人的欺负行为。

初中生风险决策表现的认知建模分析:自尊及性别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24

刘笑笑1 辛涛2 林喆1 刘彦楼3 孙小坚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选取山东省某初中308名学生,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使用"效用-固着"模型对决策包含的动机、认知、反应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建模分析,探究自尊水平和性别对初中生风险决策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初中生的风险决策表现不佳,对损失不敏感。在控制年级的影响后,分层回归分析表明:(1)自尊水平和性别对决策的动机过程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男生无论自尊高低对收益都较为关注,女生中高自尊者更加关注收益。(2)决策成绩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生更多选择有着较高损失值的不利选项,而女生更多选择损失频率较低的有利选项。(3)自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机和认知过程,高自尊水平者在动机过程中更多表现出对损失的规避,在认知过程中更多地考虑维持之前的决策选择。

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下载:66 浏览:436

宋潮1 邢怡伦1 董舒阳2 王建平1 《心理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石河子市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并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由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表征。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呈正相关。(2)自尊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通过自尊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组织自尊与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 下载:28 浏览:228

孔靓1 李锡元2 章发旺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分别在个体和团队层面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路径,对培养领导的包容性和营造组织差错管理的氛围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HIV感染儿童的自尊、信任他人和心理健康调查 下载:74 浏览:453

曾小良1 唐峥华2 张晓庆2 陆春燕1 鲁鸿燕1 覃祺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HIV感染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尊水平以及信任他人情况。方法以截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爱门诊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10~18岁HIV感染儿童262人作为研究组。按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学校的一般儿童262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信任他人量表(Trust in People)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儿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儿童自尊得分、信任他人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艾滋病儿童心理问题突出,自尊及信任他人水平较低,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保证HIV感染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观察 下载:119 浏览:1268

何梦婷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评价。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对象,时间段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随机性予以有效分组处理,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n=40例,组织实施常规护理举措)和观察组(n=40例,组织实施个体化护理举措),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自尊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水平数据更高(P<0.05)。护理后显示观察组的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可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共处。

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 下载:120 浏览:1129

刘震东 《体育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在时代进步的推动下,初中体育教育日益凸显其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关键地位。在我国长期的教育观念里,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于保障学子的身心健康,然而,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正面作用,已逐渐成为众所关注的话题。本研究着力于深入剖析初中阶段体育教育在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方面所发挥的叠加效应,并为优化校园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初中阶段,学子们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成长转折点,体育教育则是学校课程中的一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颇有益处,这种因素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长期关注,我们将悉心探讨体育教育在培育学生自尊、团队协作及心理韧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对体育教育的全面探讨,我们有望为学校配置更为精细的体育课程,更为妥善地推动学生身心层面的同步成长,为他日后的求学生涯和世间百态铸就稳固基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