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运动实践的《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41 浏览:227

罗维 孙飙 《体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长期运动解剖学教学实践,发现当下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主要包括教学模式脱离运动实践,教学大纲不够完善、课时一再缩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等。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通过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打破教材中章节限制,与专项相结合增设实践课程真正做到教体融合,革新考试方法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和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改革措施真正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水平,一方面调动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健康人体形态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能独立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运动实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后续的理论课和术科学习。

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应力影响试验分析 下载:63 浏览:465

张浩强1 覃东强2 杨义喜2 余立新2 谢科2 蔡柳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连杆裂解质量差的问题,通过设计计算建立胀断连杆模型,运用ANSYS和MATLAB仿真软件,对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切口深度为0.45 mm,曲率半径r为0.3 mm,切口张角为50°,连杆裂解的第一主应力可达到最大值,加快起裂过程,缩短起裂时间,提高裂解质量。

猪霉菌性肺炎的诊治 下载:10 浏览:424

李娜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摘要:
猪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猪只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在潮湿的雨季,如果没有做好饲料的管理或潮湿导致垫草发霉都会造成该病的发生,发病率在20%左右,死亡率较高,可达到75%,通常情况下母猪和哺乳仔猪不患此病。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会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的解剖观察 下载:81 浏览:489

李春妹 于润贤 张以顺 刘蔚秋 刘莹 《生物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被的观察是桑科植物花部形态解剖实验的难点。以新鲜的对叶榕隐头花序为材料解剖,发现对叶榕为雌雄异株,但也存在雌雄同株的现象,且雄花、瘿花和雌花均具花被,而非如《中国植物志》所述仅雄花具花被。据此对前人有关对叶榕的花的形态描述进行补充补缺,并以此为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及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5种云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下载:57 浏览:366

姚强1 董然1 王克凤2 《林业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探究"假青扦"的分类,对同属的4个树种(红皮云杉、青海云杉、青扦、白扦)及"假青扦"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假青扦"在11项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指标中,除叶截面宽、气孔数、角质膜厚度外,与白扦有8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数量最多;与红皮云杉仅有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数量最少;另外发现"假青扦"与白扦均有外生型和内生型2种树脂道,而其他3种供试树种只有外生型树脂道。据此认定"假青扦"与白扦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是白扦变型。

家兔解剖无效腔实验模型有效性检测及其理论推导 下载:76 浏览:486

​徐九洋1 王艺晓2 郑则统1 费旷宇1 滕雅群1 李英姿1 魏香1 张贵友1 《生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法,比较研究了几种增大家兔解剖无效腔实验装置和方法的异同,探究了各种实验模型中气管插管侧支管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造模有效性的影响,提出了气管插管两侧支管"气体流量比值q"的概念。发现只有当q值保持恒定时,才能通过连接长橡皮管的方法有效增大解剖无效腔,使家兔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洛阳市大气污染对女贞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73

王孟珂 郭平平 杨勇强 蔡凯旭 周爽爽 南亚培 吴新华 《林业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以洛阳市常见绿化树种女贞为研究对象,研究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由郊区向市中心方向,叶片厚度变化不大,上表皮厚度增加,栅栏细胞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变小,叶片栅栏细胞所占比例和组织结合度减小,叶片细胞组织离散度略有增加,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与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东亚飞蝗神经系统解剖的关键 下载:95 浏览:510

​张丹丹 贾凤龙 张平 《生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获得完整的神经系统是蝗虫解剖实验的难点,使用福尔马林液浸标本解剖时神经易断裂,使用活体或经过冷冻、冷藏处理的东亚飞蝗为解剖材料,神经能保持弹性,在分离咽下神经节和围咽神经环时小心去除头壳内幕骨,可获得完整的神经系统。

类丹皮酚的结构修饰与在模拟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和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34 浏览:361

胡丁旺1 方权辉2 彭永练3 林友文2 陈莉敏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丹皮酚、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3-羟基苯乙酮、2-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先与1,4-二溴丁烷合成缩合物,再与酮洛芬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用HPLC考察目标化合物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降解情况,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经MS和1H-NMR确证其结构。HPLC证明其在体内稳定。小鼠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目标化合物在胃肠道pH值中稳定,抗炎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类丹皮酚的结构修饰与在模拟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和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22 浏览:243

胡丁旺1 方权辉2 彭永练3 林友文2 陈莉敏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丹皮酚、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3-羟基苯乙酮、2-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先与1,4-二溴丁烷合成缩合物,再与酮洛芬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用HPLC考察目标化合物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降解情况,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经MS和1H-NMR确证其结构。HPLC证明其在体内稳定。小鼠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目标化合物在胃肠道pH值中稳定,抗炎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当量品位在多金属矿床评价中的应用和计算 下载:65 浏览:479

印建平 谭刚 聂军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当量品位是应用矿业软件对多金属矿床进行三维建模及资源/储量估算中圈定矿体的重要基础数据,各组分的选冶回收率、产品销售价格、计价方式等参数的合理取值是当量品位计算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一个银铅锌矿实例探讨了多金属矿床在计算当量品位过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和价值折算系数问题。

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在东北电网的应用分析 下载:76 浏览:503

宋云峰1 王健2 邵新炜1 胡佳文1 才超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首次利用局部放电检测设备检测东北地区在运高压电缆线路内部缺陷并进行解剖验证。在66 kV华裕右线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发现2号接头存在局部放电,定位信号来自A相接头。根据测试结果,对2号A相接头进行更换,对接头进行解剖,发现接头内部存在明显放电痕迹。此案例证明,局部放电检测设备能够检测运行电缆中存在的放电缺陷,是一种有效的检出手段。

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378

钱莹 马曼 陈奇刚 顾力华 祁应虎 王龙 崔婷 赵亚丽 李鹏程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其致病因素主要是盆底支持功能衰退,继而导致女性生殖器官与邻近器官下移,因此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碍对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整理在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确切的康复方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新生儿肱动脉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法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下载:84 浏览:482

邓云珍 许清华 林惠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新生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需进行动脉采血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用食指触摸肱动脉进行定位穿刺,分别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的例数、操作时间、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例数。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91.07%,对照组75.00%,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2.15±0.67)min,对照组(3.30±0.64)min,观察组局部淤血发生率14.29%,对照局部淤血发生率33.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肱动脉体表解剖定位穿刺成功率较常规方法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的优点。

解剖教学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下载:551 浏览:5664

耿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素质教育是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如对于一名医护工作者来说,在医护工作中如何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减轻对病人机体的损伤;制定治疗方案时是否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并征得他们的同意;能否在不影响治疗水平的基础上为病人考虑节省经费,使病人能够看得起病。鉴于此,本文就解剖教学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解剖学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下载:574 浏览:5762

耿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护院校只顾及学生的技术培训,而忽视对医护人才的品德教育的现象却是可能存在的,因此,从基础做起,教师加强对医护人才的品德教育成为在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就解剖学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虚拟仿真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76 浏览:786

张峰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期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给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种延续,在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实践技能。在信息时代,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高校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的变革要求相适应,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和优质的资源,弥补了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固有缺陷,可以有效地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肩关节的生物力学对颈肩疼痛的影响 下载:378 浏览:3609

严志文 朱凯丹 刘锦峰 胡醒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颈部和肩部疼痛现在很常见,有时伴有头痛,头晕和上肢麻木。这些症状与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似。然而,X线检查和磁共振成像不能完全支持诊断。因此,对症治疗后的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因为生物力学失衡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长期低头和含胸的姿势可能会导致胸小肌肉收紧和挛缩,这将导致肩胛骨的喙突被动向前下牵引。因此,附着在肩胛骨上的肌肉可能由于生物力学失衡而受到影响,这些肌肉包括菱形肌,肩胛提肌以及斜方肌的中上束,上述肌肉和筋膜被过度牵拉产生疼痛。因此,患者可能会感到肩胛骨内侧缘,肩部和后颈部不适和疼痛。并且斜方肌上束过度牵拉,会压迫下方穿行的第一颈神经(枕下神经)导致头疼。胸小肌紧张牵拉喙突,导致下方穿行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和静脉被压迫,导致手麻,回流障碍导致手指胀痛。当用针刺纠正失衡的生物力学后,症状很快得到了改善。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了该方法,并做了大量的病例。所有患者在准确针刺喙突和纠正生物力学后均有明显改善。

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89 浏览:2305

陈彦芳 李瑞华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入高校课堂,该系统可以从正面、俯面、侧面、剖面等各方向上展现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增强了学生学习直观性,对刚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尤其是空间想象差的学生帮助极大。此系统在其他高校和各医院运用十分广泛,受到了院校教师、学生和临床工作者的一致认可。本文从“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应用现状着手,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以自己所带班级进行试点,应用“3D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了解剖学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统一,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于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童细支气管炎的解剖生理与病理基础研究 下载:486 浏览:4176

郭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细支气管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儿常见的呼吸道疾患,可由各种致病原因引起,并导致细支气管的损伤,引起反应性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性改变。文章从儿童细支气管的生理功能入手,分析了细支气管常发生病变的的病理机制,为儿童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