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经典作品改编课文教学探析 下载:64 浏览:503

谈侨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由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课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主要以文字替代、增删内容、情节改动等形式进入课本,作品原文背后的教学价值亟待发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的运用、训练想象说话、品味文章形式结构上的美、拓展生活知识,并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实际运用。

自读课文、名著导读、课外阅读有效组合教学探究——以《蝉》和《昆虫记》为例 下载:62 浏览:312

邹玉霞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部编本的自读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名著导读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抓手,课外阅读让语文阅读策略学以致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拟以《蝉》和《昆虫记》为例,探讨三者的有效组合教学,结合速读、精读,从文艺性说明文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两大板块组织教学,切实践行"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

激发兴趣,引领深读——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节选类课文的教学追求 下载:75 浏览:488

唐福玖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高语教材入选了多篇从长篇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文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选择以学生自读的方式处理这些课文,忽略了这类选文的特殊价值。在当前提倡"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中,教师应重视节选课文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原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精心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发掘节选类课文引领深读名著的功能。

结合课本教学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 下载:51 浏览:532

何作海 《中国文学》 2025年1期

摘要:
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经过反复地练习,熟练掌握写作的技巧,培养文学素养。教师要在课文的解读中为学生传授更多的技能,真正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有效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读写方面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全面提升。

跟着课文学写作 下载:92 浏览:948

宁丽萍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摘要: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教学生读中悟写,引学生读后仿写,让学生以读促写。发现写作点,逐层次的进行训练;运用技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过程性引领,潜移默化领会文章关键点。

让红色文化润泽生命底色一浅谈小学高年级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策略 下载:59 浏览:630

黄丽辉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经典文化。因此,尽管教科书里包含了许多红色经典的篇章,但是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坚持使用旧的方法,未能充分理解红色经典篇章的文风特性,这与教科书的编写初衷相悖,对语文教学的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也限制了革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启蒙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依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精确的分析,并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度交流,有效落实语文各项要素,同时,利用红色经典文化作为指导,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以《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为例 下载:86 浏览:530

陈明玥 《英语教学》 2025年3期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为例,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在该课中的具体实践,旨在为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案例研究一一以初中历史课文《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为例 下载:324 浏览:3684

易钟文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3年3期

摘要: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除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外,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认知。因此,教师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有效弥补,还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有效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形式,充分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以初中历史课文《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作用及策略。

打造生本课堂,从“自读课文”中汲取营养 下载:109 浏览:1041

余美琴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3期

摘要:
在打造生本课堂中,自读课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展词汇量和培养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有效展开自读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并从中获得认知、情感和价值的体验。通过生本课堂和自读课文的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阅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高中语文课文与当代文化参与教学研究 下载:260 浏览:2105

夏伟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语文教学要从课本文本解读到当代文化参与,对当代文化进行积极提炼,汲取营养精华。 解读文本第一步就是还原文本,发现传统文化的基因。解读文本第二步就是多元碰撞,还原生活,找到传承文化的密码。解读文本第三步就是汲取精华,还原文化,参与当代文化的建构。要求不能脱离语文课本和语文的本质,引导学生体会当代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价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当代文化的建构,在观察、实践、思考、表达中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让语文学习更真实、更有趣、更有意义。

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载:403 浏览:3059

裴立叶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想象是语文教学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语文教学充满乐趣,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想象助识字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结构,区分形近字基础上,用想象来助力,实现轻松学生字。在小学课文教学中,想象画面能够帮助学生生动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熟读课文抓全文章要素,运用多感官分析要素特点,在动态画面中实现和文字的水乳交融。

“双减”下小学红色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82 浏览:2407

刘英杰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小学阶段受到了许多关注。为学生减负,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也是贯穿学生一生的课程,如何教,如何学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红色教育,对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化教育渗透对学生的红色教育,以红色文化促进学生德育成长,使文化与德育相辅相成,在教育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