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表现体会 下载:272 浏览:2342

谭一静1 王大江2 池科承3 田黎明4 陈胜良5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表现。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48例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CT检查与X线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检查效果。结果: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是97.92%,X线检查是85.42%,CT检查比X线检查高(P<0.05)。结论:CT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能够清楚的显示病变位置、病情严重程度,且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凝聚胺法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133 浏览:1298

杨胜高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38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均同时采用了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将盐水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对照组,凝聚胺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对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凝聚胺低离子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阳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通过对干扰因素的处理,联合应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相互验证,从而使患者输血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使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可相互弥补二者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凝聚胺法和盐水法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322 浏览:3021

杨胜高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探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38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输血患者在输血前均同时采用了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将盐水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对照组,凝聚胺法试验所得资料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红细胞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同时根据相关记录资料对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凝聚胺低离子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阳性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过程中因其它干扰因素导致的配血不合,通过对干扰因素的处理,联合应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相互验证,从而使患者输血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联合使用凝聚胺法和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可相互弥补二者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下载:319 浏览:3871

郭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以甲组和乙组为主,甲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乙组: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总结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对比,乙组和甲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甲组,分别是2例和6例,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乙组的比较低。乙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甲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甲组。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有突出的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自身要求,可广泛实施。

光疗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296 浏览:2389

张晓莉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疗法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5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联用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仅行光疗。对比黄疸消退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3d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67.92±10.36)umol/L,比对照组(134.19±29.47)umol/L低,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1.01±0.18)d,比对照组(2.42±0.37)d短,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80.0%高,P<0.05。结论: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联用光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疗效确切,黄疸消退迅速,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改善明显,建议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