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评估 下载:70 浏览:374

付光辉1 唐如建1 李小阳2 程志军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条件,研究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的评估方法。标准的适用性评估内容从标准自身有效性、标准条款匹配性和标准内容支撑度3个层面展开,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传递熵和距离矩阵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得评估结果。选取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两本标准进行实证评估,根据15位专家的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标准的适用性评估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现行标准的制修订起到一定的基础和指导性作用。

基于GIS和RS的矿区土壤侵蚀分级及其适用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470

杨峻1 白中科1,2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矿区土壤侵蚀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土壤侵蚀分级方法的适用性,以平朔矿区为例,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运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借助ENVI与Arc GIS软件,对矿区1986、2000和2013年进行了三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分析了数量变化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并以此对平朔矿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平朔矿区各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有着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的特征,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与矿区人为扰动的影响相一致,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三因子"法在矿区的应用应得到改进,需综合考虑矿区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地质条件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使其更适合在矿区内应用。

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的适用性 下载:49 浏览:392

王晶 陈俊邦 吴彦霖 胡起维 俞方知 孙昕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验证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中文版)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招募112名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所有患者自行完成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的问卷调查2次,2次调查之间间隔2个月。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的方法判断青光眼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的各模块是否合理;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来判断各模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性判断2次问卷调查的稳定性,采用频度分析天花板和地板效应。我们用单变量线性回归的方法统计一般情况中各项指标与用药依从性的关联度。结果本问卷的47个题目中可以提取出24个题目组成6个模块,所有6个模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可接受的范围(α≥0. 6)。此问卷可重复性也很好,所有的题目都不存在天花板或地板效应。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和婚姻状况与用药依从性相关(P <0. 05)。结论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中文版)适用于在中文环境下的青光眼患者中应用。如果经过适当的精修,研究者和临床医生都可以将这份问卷用于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和验证干预措施的效果。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河北省南部电网应用的适用性研究 下载:68 浏览:410

胡琳琳1 胡文平1 时珉2 尹瑞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阐述了现有主要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模式,考虑电池寿命、容量衰减、电价政策等因素,建立了储能电站收益计算模型,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分别在辅助服务、峰谷差套利及用户节电等应用领域的经济可行性,得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边际成本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了3种储能技术在河北省南部电网的应用前景。

创业型企业借助新媒体进行企业营销的适用性 下载:58 浏览:401

董权娇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9期

摘要:
企业要想使自身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且得到他们的肯定,只靠原始的营销手段经营销售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和销售方法类似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如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方式,手段别致新鲜,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价格相对实惠,有助于这些营销问题的治理。此文对企业新媒体运营方式的近况、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剖析,重点探究创业型企业利用新媒体营销的真实价值,揭示了些许要留心的问题。

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适用性分析 下载:40 浏览:412

魏玲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5期

摘要:
油基钻井液具备优良的抑制性,使其成为钻复杂井的重要解决手段,特别是在钻高温深井和水敏性地层中优势更加明显。影响钻井液性能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乳化剂、降滤失剂、有机土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的适用性分析,研究制定乳化剂、降滤失剂、有机土产品标准,有助于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方便采购管理,最终提高油基泥浆的性能。

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技术对内陆核电的适用性浅析 下载:80 浏览:474

赵有 王启元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日本福岛事故的影响,国内核电的发展延缓。核电作为世界电力3大支柱之一,在未来几十年中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常规火电厂中,利用空冷技术能够节约大量水资源。如果把空冷技术应用到缺水地区的内陆核电,必然对拓宽核电选址范围、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氧化物排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工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并依据了解的北方内陆核电初步可行性研究,对间接空冷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初步得出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内陆核电厂址的结论。

军用飞机使用民用机场时净空要求的适用性研究 下载:9 浏览:122

陈奇奇1 王观虎1 何小科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机场净空范围是机场运行所需满足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军用飞机能在民用机场安全起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军用机场与民用机场的净空要求,找出两者在净空区组成及规模之间的共性及差异性。将军用机场与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纳入同一坐标体系,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机场等级类型,建立分段函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得到在端净空障碍物限制平面、端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及侧净空障碍物限制面民用机场所需满足的军用标准,并形成相应技术规范。结果表明,形成的技术标准能较好的满足军用飞机在民用机场的安全起降,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适用于其他跑道类型的净空范围计算,为军用飞机使用民用机场奠定了基础。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法的适用性研究——以广西典型岩溶区小流域为例 下载:76 浏览:452

黄艳霞1 梁志鑫2 王玉杰3 王云琦3 王彬3 顾剑红3 李一凡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期

摘要:
根据广西隆林县常么、者滕、龙窝坝3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估算了岩溶地区小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6年的治理,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向草地和林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长357万和429万元;龙窝坝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未利用地向林地、草地和小部分耕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增长506万元。总体上,龙窝坝小流域的治理效果优于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更加优化,提升的生态服务价值更加明显。

电厂脱硫及除尘技术概述和适用性分析 下载:59 浏览:322

潘好伟1 杨圣超2 马萍2 张亮2 韩丹丹2 胡自书2 《能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燃煤发电厂的脱硫除尘技术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为脱硫除尘技术涉及领域规模之广、与环境关系之密切,使其受到尤为重视。文中重点介绍了脱硫技术、除尘技术以及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分别从技术原理、技术优缺点、技术适用性进行具体评价与分析,其对电厂行业脱硫除尘技术的研发与革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模式下的LNG转运站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67 浏览:332

马政宇 王一景 林田 范硕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全国多地LNG点供项目的崛起,市场对LNG液态供应的需求也大幅上涨,如何开发一种经济、灵活及便于推广的LNG转输技术,是能源企业适应市场、应对竞争的迫切需要。为此,从技术流程、投资、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对4种建设模式下LNG转运站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形势,提出LNG转运站的发展的相关建议。

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 下载:71 浏览:408

卢宗健 李庆 刘东 柴晓明 方浩宇 宫兆虎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应用于"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机组的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NESTOR,从软件体系架构、研发流程、计算模型3个方面开展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实践证明,NESTOR软件包工程应用适用性强化设计能够减小软件研发与工程应用需求的偏离,提高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研发的首发成功率。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适用性分析 下载:73 浏览:480

魏迪1 张辉2 王惠慧2 《中国建筑》 2019年8期

摘要:
被动式技术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途径。而城市的区域气候特征又决定了被动式设计在建筑中应用的时效性。针对中国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选取上海﹑武汉﹑重庆﹑南京﹑长沙五个城市居住建筑能耗与热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在WeaTool计算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适用度概念,并针对五个城市在通风、降温、太阳辐射、围护结构方面可行的被动式技术适用度进行分析,讨论了五个城市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西藏建筑遗产测绘中的技术适用性 下载:87 浏览:503

张莹莹1 孙政2 《中国建筑》 2018年3期

摘要:
建筑遗产测绘为建筑史研究提供史料、为建筑遗产保护采集数据,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测绘技术的适用性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比如,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类型,西藏建筑遗产测绘中并不能照搬华北地区常用的激光扫描和CAD二维绘图。该文介绍了西藏建筑遗产的特殊性及其对测绘技术的影响,并通过江孜白居寺和年楚河流域的建筑遗产两组实例对测绘技术进行了对比,结论是低空摄影测量和GIS在西藏的建筑遗产测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核电厂智能仓储适用性研究 下载:86 浏览:829

廖锦 王圣杰 《电力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2023 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等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采购领域从“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 转型,提升供应链价值创造能力。应用智能仓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生产管理水平,进而达到助力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本文针对核电厂智能仓储适应性改进展开深入研究,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分析,希望以下所提出观点,可以为相关行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下载:30 浏览:1661

张晓艳1 陈玉江2 窦秀芹3 李军1 《生物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建立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的指导原则,对活络镇痛片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活络镇痛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采用常规平皿法和供试液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回收率低,不符合回收率要求; 采用中和剂法开展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方法验证,显示回收比值均在0.5-2.0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活络镇痛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具体适用分析 下载:92 浏览:1125

邱毅荣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设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12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参照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规定为一般劳动仲裁时效和特殊劳动仲裁时效两种,一般劳动仲裁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特殊劳动仲裁时效仅限于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从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1年。笔者在具体仲裁实务中发现,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适用中,存在简单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起计算的倾向。

探析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 下载:265 浏览:2338

仝磊 《中国土木工程》 2023年1期

摘要:
在建筑行业的高速化发展过程当中,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一部分会存在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进而导致了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化。在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工程的周期性较长,能源消耗相对较大,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于环保节能理念的融合,融入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绿色理念,引入环保技术对现场施工进行规范性的处理,加强污水、垃圾等问题的有效管理,借此保障了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针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部分污水直接排放在周围的水域当中,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针对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于环保技术应用的管理,促使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更加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全面推进了土木工程的发展。

生物沥青研究进展及适用性分析综述 下载:77 浏览:889

​唐江山 王海波 吴雨禾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沥青作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物资,长期以来被大量运用与我国的各种道路建设中。“十四五”期间,我国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双碳”目标,我国道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等级结构不断优化。沥青行业在把握新机遇的基础上,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行业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生物沥青的制备、性能、市场、环保等方面论证了生物沥青逐步代替石油沥青之可行性,为国内沥青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方向,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方案。

CIPP在营养改善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下载:410 浏览:3729

龚榆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0期

摘要:
每一种评价模型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最重要的是与研究的对象是否匹配,即充分考虑该模型在研究对象中的适应性。本文通过分析CIPP模型的内容及特点,发现CIPP模型具备全面性、过程性、反馈性、实施灵活等优势,这些优势刚好可以满足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价持续性、全国铺开、财政投入大、部门配合多的特点以及弥补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全面的问题,因此,CIPP模型在营养改善计划评价应用中的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