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深化发展面临的障碍与路径选择 下载:85 浏览:488

尤宏兵1 徐孟云1 王恬恬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背景下深化粤东对台金融合作的思考 下载:54 浏览:350

陈馥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上的一大新增长极和新热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粤东乃至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深化粤东地区对台金融合作,助推粤东地区与海峡西岸其他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对于实现广东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背景下粤东地区对台经济金融合作的现状、面临优势和问题,提出系列政策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下载:69 浏览:746

孙培信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绿色金融体系的参与,需要绿色债券金融工具的资金支持。而在2022年,作为绿色债券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量再攀高峰达到了2963.57亿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发展潜力十足。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绿色金融债券的三类发行主体,梳理了有关绿色金融债券的政策文件,分析了2016年到2022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提炼出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实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政府管理研究 下载:71 浏览:783

韦家道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国民以“量入为出”为标准的传统观念发生显著变化,消费方式持续多样化。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高消费和信用消费模式。当今时代,互联网影响社会方方面面,消费金融也迅速发展。同时,也始终存在资金渠道受限、财务风险高、信用风险高等问题。这些风险问题监管不力,必然影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本文为保障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健康稳定发展,从监管的角度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监管措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以政府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管为对象,通过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剖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运用调研和层次分析法涉及有效的监管指标体系,开展效应分析,针对性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得出本文结论成果。本文借助通过对政府监管指标体系和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监管措施的研究提高政府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水平,进而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蓬勃发展。

迈向可持续未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挑战 下载:477 浏览:1549

唐梓钦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8期

摘要: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融合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绿色金融的概念与特点入手,探讨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挑战。绿色金融的概念包括了以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为导向的金融活动,具有多元化、风险管理和长期性等特点。在我国,绿色金融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和工具不断涌现,绿色金融标准和指引也在不断完善。然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标准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不足、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以及风险管理和评估面临挑战等问题。为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建议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提升、监管体系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04 浏览:2064

高敏1 郭家慧2 田诗佳3 《金融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从经济指标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展开介绍了影响消费金融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总结出我国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