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速TIADC系统误差校准技术研究 下载:59 浏览:419

安珊 杨波 王春阳 《中国仪器》 2018年4期

摘要:
通道失配误差会导致采样信号非均匀,严重影响时间交替并行采样的系统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延时滤波器的自适应校准方法。利用分数延时滤波器实现时间失配误差的校准,在此基础上引入Farrow结构,当误差值改变时也不用重新设计滤波器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失配误差进行准确估计,校准后的系统误差频谱明显减少,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压电微定位平台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55 浏览:386

杨腾飞 胡贞 《中国仪器》 2018年3期

摘要:
压电陶瓷驱动器本身具有的迟滞特性给微纳操纵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提高压电微定位平台的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文章首先从PZT的电学特征及压电微定位平台的动力学特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压电微定位平台的数学模型。基于传统PID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充分运用模糊控制理论的方法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在线自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较传统PID控制降低了系统超调量,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

“新零售”背景下物流业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243

刘海燕 《中国经济》 2018年6期

摘要:
"新零售"将会给物流行业带来一系列改变,包括更加注重对商流的匹配与支撑、更加注重配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更加注重物流场景的重构以提高购物体验等。而以"新零售"对物流业的要求角度来看,当前的物流行业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在物流链条中的水平不足、适应"新零售"需求的物流模式创新能力不足、物流行业硬件设备水平还达不到"新零售"要求。未来的物流发展,将会表现出加快供应链整合打造全渠道物流、改革服务内容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干线物流要转变理念打造零库存物流、深耕市场打造更强大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等发展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零售"的要求。

椭圆度与材料不均匀性对外压容器临界压力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347

朱振华 崔伟 郑祥凯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容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会引起椭圆度与材料不均匀性几何缺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两种分析方法初步探究椭圆度和材料不均匀性对失稳时容器临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椭圆度的外压筒体的临界压力随椭圆度的增加而降低,导致筒体承载能力下降,使失稳提前发生;由材料不均性引起几何缺陷也会对外压容器临界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测量方法仿真分析 下载:53 浏览:338

刘悦 刘明磊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运用俯仰-侧倾二自由度倾斜的方法来实现其惯性参数的测量。基于力、力矩平衡和多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惯性参数测量数学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完成了质心和惯性矩及惯性积的辨识。通过仿真得到测量动平台角速度、角加速度和驱动器受力曲线,通过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为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PID的高随动性绕线系统控制方法设计 下载:85 浏览:496

王磊 王振宏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绕线机中放线线轮与收线线轮难以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高随动性绕线系统控制方法。将PID控制方法和bang-bang控制方法相结合,利用储线机构中拉线传感器的反馈实现对绕线机绕线速度的动态调节,给出了PID参数的校正方法。经实验验证,PID和bang-bang结合的控制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PID的控制方法,在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方面有较大提高。

基于离子注入隔离的微缩化发光二极管阵列性能 下载:56 浏览:396

高承浩1,2 徐峰2,3 张丽2 赵德胜2 魏星2 车玲娟2 庄永漳2 张宝顺2 张晶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F离子注入隔离技术实现一种新型微缩化发光二极管(micromicro-LED)阵列器件,并系统研究注入能量及发光孔径对micro-LED阵列器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F离子50 ke V单次注入器件, 50/100 ke V两次注入器件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器件反向漏电降低8.4倍,光输出功率密度提升1.3倍.同时,在不同的发光孔径(6, 8, 10μm)条件下,器件反向漏电流均为3.4×10–8 A,但正向工作电压随孔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3.3, 3.1, 2.9 V.此外,器件不同发光孔径的有效发光面积比(实际发光面积与器件面积之比)分别为85%, 87%, 92%.与传统台面刻蚀micro-LED器件相比,离子注入隔离技术实现的micro-LED器件具有较低反的向漏电流密度、较高的光输出密度及有效发光面积比.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架构及其应用 下载:98 浏览:503

李林东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在仪器仪表和通信系统中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参考频率源产生多个频率的数字控制方法,即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DDS是一种采样数据系统,必须考虑所有与采样相关的问题,包括量化噪声、混叠、滤波等。例如,DAC输出频率的高阶谐波会折回奈奎斯特带宽,因而不可滤波,而基于PLL的合成器的高阶谐波则可以滤波。此外,还有其它几种因素需要考虑。

带有多未知性的无人车编队控制 下载:88 浏览:490

王晓森 曹国华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文中研究无人车领导者具有未知线速度、角速度及其未知上界等多种未知性的无人车编队控制问题.首先,通过变换将无人车编队控制问题转化为无人车一致性问题;其次,为补偿这些未知性,通过建立时变反馈控制方法,解决了无人车一致性控制问题,进而实现了无人车编队控制.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控制器中引入一个时间函数使得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些未知性能够得到补偿.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折反射图像的畸变校正研究 下载:77 浏览:424

宫玄睿 吕耀文 徐熙平 姜肇国 《光电子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棋盘格单张图片的畸变校正方法以解决折反射图像畸变严重的问题。首先给出两种等价方法校正折反射图像切向畸变。其次,针对展开后的径向畸变问题,分析棋盘格特征点的图像坐标与空间坐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径向畸变的校正模型。然后,为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将两次校正统一为一个校正映射表,并结合折反射图像的对称性,对映射表的存储空间进行了优化。最后,将映射表用于此相机拍摄的其他图片的校正中。通过物理实验验证了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且对单帧图像的处理时间仅为30 ms,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宽范围可调谐内腔液晶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制备 下载:420 浏览:411

李保志 邹永刚 《光电子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制备了一种中心波长为852nm的内腔液晶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结构。研究了不加调谐电压时可调谐VCSEL的电流-电压-光功率关系,注入电流为10mA时,得到了器件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3mW。结果表明,内腔液晶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波长调谐范围达到27nm,调谐效率为9nm/V。

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发射光学系统设计 下载:47 浏览:394

黄慧妍 《光电子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激光雷达多用于精确测量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距离和角度)、运动状态和外观形状,进行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完成三维地图绘制等,是无人驾驶必不可缺的核心器件。本文考虑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实际使用环境和应用需求,在计算分析光学系统参数的基础上,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的非序列模式,采用三片球面透镜激光准直结构为初始结构,利用欧司朗SPL PL90-3半导体激光发射元为激光光源设计了一款工作在905nm波段,焦距为70mm的32线激光雷达发射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激光发射系统对人眼安全,探测距离大于100 m,角度分辨率为0.26°,完全能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的要求。

采用300 nm周期孔阵图形提高P3HT:PCBM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研究 下载:77 浏览:354

韩晓媚1 李占国2 王勇1 卢小香1 《光电子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微结构表面设计是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微结构可以增加入射光的吸收率,减小反射率,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本文采用全息光刻和湿法刻蚀技术在ITO玻璃片上制备周期为300nm的孔阵图形,以P3HT和PCBM作为电池活性层的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微结构可以提高ITO/PEDOT:PSS/P3HT:PCBM/Al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当孔阵图形刻蚀深度达到60nm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约8%。实验证实,孔阵图形的采用增加了入射光的吸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网络教育工作研究 下载:186 浏览:2578

张乐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新时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为科学全面地开展好学生党员的教育,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有必要充分全面地依托于网络渠道以及平台,行之有效地推动学生党员网络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提升学生党员网络教育的实施力度,切实促进学生党员的健康有序化发展。

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 下载:61 浏览:531

张肃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文化产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形态,但其融合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也随之出现,如何有效解决两者在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难题,发挥文化价值引领作用,引导两者正向结合,从而讲好传统文化是当前时代的课题。

单克隆抗体制备之细胞融合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下载:145 浏览:816

范丽颖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2期

摘要:
为了强化本科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建设,探究在实体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与传统实验课程功能互补、内容拓展的细胞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选取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细胞融合作为虚拟实验内容,设计了4个模块20个实验操作步骤,实验部分包括练习模式和考核模式,完成实验操作考核后会自动生成学生的每一步骤的得分和总成绩考核报告。该实验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3年级本科生试行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理雅各的《诗经》英译本为例 下载:182 浏览:2278

杨斯婷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以诗歌翻译理论为基础,对《诗经》1871年版和1993年版英译本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研究,从翻译差异角度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对两种诗歌译本的比较研究,得出翻译不仅是直译,而且是意译的结论。比较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译文的审美特征和文学价值。

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流体力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 下载:102 浏览:1038

姜吉光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许多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此,围绕新工科建设思路开展切实可行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机械类专业为载体,探讨课程目标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提升,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54 浏览:624

冯祥汝 姜雪 赵丽辉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近些年,课题组在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总结经验,包括教学内容与生物技术专业紧密相连、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免疫学研究进展、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法以及引入思政元素等,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 下载:367 浏览:2740

​丁岩 张宇昕 王睿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思维创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把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合在理论教学中,并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为建设立体化混合式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为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