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颅脑损伤出院患者微信随访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58 浏览:442

陈哲子 邓蕴怡 林悦平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在颅脑损伤出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先后顺序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管理,对照组采取电话随访,为期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ADL)、自我护理能力(ESCA)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微信随访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ADL和ESCA评分,降低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行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载:8 浏览:365

赵洁 常红 张佳佳 姚辉 2019年5期

摘要:
评价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行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17年3月—5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9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实验的随访方法 ,试验组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行RIC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可以有效提高行RIC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RIC的临床研究效果。该方法可为构建RIC治疗护理模式提供借鉴。

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294

王智伟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6个月时的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时遵医行为评分、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总体感觉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颅脑损伤出院患者微信随访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83 浏览:475

陈哲子 邓蕴怡 林悦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在颅脑损伤出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先后顺序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管理,对照组采取电话随访,为期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ADL)、自我护理能力(ESCA)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居家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微信随访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ADL和ESCA评分,降低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230

王智伟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6个月时的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时遵医行为评分、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总体感觉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例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个案随访管理经验 下载:254 浏览:2435

李慧 谢小花 覃清华 覃黄娜 梁夏 宋玉美 彭容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探究有效的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的随访管理方法。方法:于我院展开实验研究,对2019-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满18月龄的HIV暴露儿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其发病特点,并以1例母婴传播的HIV感染儿童为例,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相关检测情况进行整理,并给予随访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指导用药、并监测随访,动态指导,在此过程中总结有效的追踪和管理方法,以便于为后续管理工作总结经验。结果:父母能够积极配合预防工作,认识较强,本例患儿健康,未发生感染,效果较好。结论:加强对艾滋病感染婴幼儿的随访管理,对降低HIV暴露儿童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广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保证婴幼儿健康,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608

罗元彩 潘仙斡 莫艳珍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分析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接收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延续护理)与观察组(n=35,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随访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佳,值得推广积极采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