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 下载:86 浏览:474

高富平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欧洲基于对人的尊严的保护,美国基于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形成了个人信息的个人控制论,以实现个人自治,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但个人信息保护权并不是一项全面的、绝对的支配权。个人信息不仅关涉个人利益,而且关涉他人和整个社会利益,个人信息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传统的个人信息个人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观念下,忽视了个人信息的社会性、公共性,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而且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利用的新环境和新方式。这预示着个人信息保护应从个人控制走向社会控制。我国应当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出发,以社会控制论指导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建立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隐私保护: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基于东莞市东城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 下载:30 浏览:271

蒋明华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隐私保护问题。文献分析显示,智慧城市中隐私类型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对东莞市东城区的调研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隐私保护包括身份隐私、查询隐私、住址隐私、踪迹隐私和所有者隐私5个维度,城市中的11项智慧服务存在不同类型的隐私风险,分别适合采用不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从智慧城市的隐私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区块链交易数据隐私保护机制 下载:76 浏览:372

祝烈煌 董慧 沈蒙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公开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能够降低信任成本,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交互。然而,攻击者可以轻易地从公开的全局账本中获得所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用户交易规律等隐私信息。分析区块链交易数据面临的隐私泄露威胁,描述基于数据分析的攻击方法;介绍以混币机制为代表的交易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简要描述各种混币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混币过程是否需要中心节点参与的问题分析不同混币机制的优势与缺陷;最后,分析了现有区块链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零知识证明应用到区块链中的技术挑战 下载:68 浏览:466

李康1,2 孙毅1,2 张珺3 李军4 周继华5 李忠诚1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块链是一种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的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然而,公开透明的区块链账本辅以社会学挖掘、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方法,使得用户的隐私面临重大威胁,因而隐私保护成为当前区块链技术研究的热点。总结了已有的隐私保护方案,重点聚焦于零知识证明技术,阐述并分析了零知识证明应用到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案中的技术挑战,并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

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运营方案探讨 下载:43 浏览:384

严斌峰 加雄 伟闫硕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的研发、部署和访问,以及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分析智慧城市应用使用人工智能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并介绍其主要特征、参考框架和应用方法。文章提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有利于人工智能服务赋能智慧城市应用,有利于智慧城市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有利于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商和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共同向用户提供价值服务。

面向主机的攻击行为分析 下载:53 浏览:378

孙文贺 王健 刘吉强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网络空间中网络攻击形式、持续时间及攻击数据量等不断增加,设备及应用面临巨大安全威胁。但传统的安全防护和检测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网络安全问题。基于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其最终目标都是网络中的实体,所以从这些终端实体上进行攻击分析能够反映网络攻击整体情况。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主机系统调用实现面向主机的攻击检测和攻击意图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基于ETW(Event Tracing for Windows),使用Process Monitor工具获取系统操作行为数据,并结合自定义的高危动作特征,采用自动分析方法,生成系统行为调用图以及统计操作行为特征。能刻画出攻击对主机的一系列危害行为,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操作行为特征,识别出具体的攻击意图。

基于CNN-NSVM的入侵检测模型 下载:41 浏览:456

王佳林 童恩栋 牛温佳 刘吉强 赵迪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面对现代网络的复杂变化,人们对于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较高的准确率方面,对检测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据维度和数量的不断提高,训练时间也随之增长。同时,入侵检测系统对于小样本数据检测的准确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改进了过采样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NN-NSVM的入侵检测模型,将深度神经网络与浅层分类器相结合,融合了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类支持向量机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方法,显著减少了训练时间,提高了不平衡数据中小样本检测的准确率。

云计算的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下载:58 浏览:368

王海涛1 宋丽华2 《数据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变得日益流行和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都逐渐接受云计算技术,并愿意依托公共云设施或自己搭设的私有云平台开展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投资。但是,要确保成功使用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必须解决云计算特有的安全和管理问题。针对云计算这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特有的安全问题,本文概述云计算面临的安全挑战,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并说明了适用于云计算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工具。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 下载:39 浏览:400

薛力 《数据与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复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着手,然后积极探索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应对措施。

智能家居环境下个人隐私与信息的民法保护 下载:157 浏览:2563

关爱麟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成果在不断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侵犯人们的隐私,特别是日渐成熟的智能家居,其形成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在方便人们实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美好愿景的同时,也会无孔不入的对于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权形成侵犯。那么怎样规避这样的不法侵害,以及如何利用2020年生效的《民法典》来进行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权。

隐私保护联合亲情-责任护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388 浏览:3517

丁新颖 王彦柯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其提供隐私保护与亲情责-任护理联合效果。方法:2023.3~2024.3时间区间内,取80名病人实行划分,将常规护理予以对照组,将隐私保护与亲情责任护理联合运用在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改善显著,社会支持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增强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在为其提供隐私保护,与亲情-责任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有效使产妇负面性情绪得到改善,并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以及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融合定位技术在室内导航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下载:62 浏览:946

刘志聪 匡磊 冯志金 凌朝年 杨再兴 《中国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融合定位技术结合多种手段实现高精度室内导航,广泛应用于商业、医疗、工业等领域。未来,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发展趋势,但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仍是挑战。需加强研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用户权益。

云计算中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隐私保护研究 下载:89 浏览:778

解小华 《无线电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云计算是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等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云计算中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方面的主要安全隐患,然后探讨了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等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加密存储、安全多方计算等隐私增强措施。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隐私保护政策和监管机制的重要性,以推动云计算行业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发展。通过综合研究,旨在为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5G通信网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分析 下载:52 浏览:889

王海洋 许耀锦 乔辰龙 《无线电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据对于各行业领域而言均属于新型生产要素,保障数据安全、注重隐私保护有利于强化个人权益、国家与产业利益的保护,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文章围绕5G通信网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探究5G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与技术优化对策等,如搭建体系完善的加密算法与安全架构、健全优化数据安全密码保障体系、创新搭建网络交互与安全预警机制等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当前数字安全和通信网络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通信网络中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下载:143 浏览:1330

王磊 《无线电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讨论了通信网络中数据隐私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数据隐私保护面临技术复杂性、跨境数据传输的法律和合规性挑战,以及恶意攻击与数据泄露的风险。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介绍了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和访问控制等常用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这些方法在保护传输中的数据、减少个人标识信息和保护用户隐私,以及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网络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下载:145 浏览:1096

黄鹏 《无线电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本文综合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通信网络安全性、隐私保护和数据交换等方面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区块链在数据传输与存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加密与解密、防御网络攻击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的特性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其次,探讨了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块链在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匿名化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区块链的加密和智能合约技术在隐私安全中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创新。

信息安全管理与数据隐私保护策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与优化 下载:183 浏览:1003

​车建 《当代管理》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策略变得至关重要。本论文旨在研究这两个关键领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与优化。首先,我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然后,我们探讨了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风险评估、策略制定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关键要点。接下来,我们关注了数据隐私保护策略,包括合规性要求、隐私政策制定和技术工具的应用。最后,我们提出了在数字化转型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的建议,以确保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同时保护敏感信息和维护客户信任。

大数据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技术与策略 下载:82 浏览:888

王世楹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本项探索致力于深化在大数据环境内的隐私保护战,针对持续出现的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制定解决策略,研究深入探讨了运用数据去标识化、访问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处理和隐私维护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在确保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合理应用。研究还涉及了个人隐私维护的法律规定、管理策略以及使用者教育等多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建立全面隐私维护系统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研究成果清晰显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关键在于巧妙融合多样技术手段与策略,从而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这些成就不但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实用的隐私防护策略,同时也为增强民众对隐私的认识及辅助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资料依据。

油田物联网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探讨 下载:67 浏览:1025

杨磊 《石油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油田物联网设备管理是石油行业信息化的关键,对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技术发展使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突显,本文探讨其中风险并提出维护策略。运用端到端加密、角色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技术,定期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可提升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水平,员工安全培训也很关键。未来,油田物联网设备管理会更智能、自动化,能更有效地抵御安全威胁,保障油田运营与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伦理与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下载:82 浏览:1397

纪方圆 《人工智能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本章介绍了人工智能伦理与隐私保护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伦理与隐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伦理与隐私保护策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