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岫岩满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 下载:65 浏览:410

罗田雨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岫岩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从调式、音阶、曲式等音乐形态方面对其展开分析,发现其与典型的满族民歌相比,在节拍节奏和曲式结构特点方面相对较符合,但是在调式方面与典型满族民歌存在差异,除宫调式,徵调式民歌在岫岩地区也占有着很大的比例。通过与汉族民歌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岫岩满族民歌中存在着明显的满汉交融现象。

音乐形态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下载:28 浏览:309

徐言亭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文化语言学是20世纪末形成的新学科,它区别于以往的描写语言学,而关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多面向的阐释问题。它的兴起伴随着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对文化的关注,倡导从文化的视角观察语言的运用问题,即从语形的视角转向到语用的视角。中国当下的音乐形态学研究延续了19世纪的科学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现代性分析机制,主要表现在机械观的分析量化观念,并运用数学、几何学逻辑建构宏大的形态叙事理论。这种研究模式与描写语言学的语形研究具有相似性,缺失了对语用维度的关注。当下的音乐形态分析应当接通人文学科的整体视野,从语言学的视角反思音乐形态研究的内部问题。

20世纪以来布依族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下载:82 浏览:318

石春轩子1,2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布依族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布依族民歌风格古朴典雅、歌曲种类繁多,并且拥有极为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尤其是20世纪以来,伴随政治格局的稳定,国家在场的支持,使布依族民歌重新焕发新生。本文以20世纪以来的布依族民歌为主体,从音乐形态研究入手探究其发展特点,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关借鉴与启示,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发展提供经验。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音乐文化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影响——以筚篥与成组的音乐形态为例 下载:68 浏览:316

孔德民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西域音乐"是人们对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中原之后,外来音乐与汉文化交融之后的音乐称谓,随着丝绸之路纷沓而至的乐器、乐舞、音乐理论等的传入,及在中原地区的流播,它们对我国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筚篥、成组的音乐形态为例,讨论汉至唐时期,西域音乐传入之后的流变以及发展规律,探讨其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影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