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72 浏览:474

冷谦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3期

摘要:
对预应力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预应力筋在梁端的偏心锚固对柱顶受力影响、预应力筋张拉时是否需在后跨中布置后浇带、以及结构超长时在楼板内施加预应力的实际效用等。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工程算例进行验证,所得到的结论对指导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 下载:47 浏览:374

金文刚1 邓文琴2 张建东2 王枭1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国内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不断发展,其施工工艺也日益丰富且渐趋成熟。通过对已建或在建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工艺的分析总结可知,传统混凝土桥的所有施工技术对该类桥型也具有普适性,且具有更好的可施工性。同时,介绍了适用于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流程,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各施工工艺的技术特征及优势。

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6

张军1,2 朱冬平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1%的侧移角时体系残余侧移角仅为0.2%;而顶部侧移角达到2%时残余侧移角不到0.5%。

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68 浏览:391

张军1,2 司怡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提出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以评估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需求,并对其节点进行参数设计。以一榀三层三跨的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为例,利用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其梁柱等结构构件,耗能单元和复位单元等非结构构件及节点参数的抗震设计,建立了OpenSee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稳定,残余变形较小,利用该设计方法可进行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琼州海峡大桥基础选型研究 下载:57 浏览:388

杨超1,2 戴国亮1,2 龚维明1 王磊1,2 谭萍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提出了1种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基础选型评价方法,以工程造价、设计条件、工期和施工条件为基础变量,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1~9标度法确定基础选型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评价基础选型的三层评价模型。运用该方法分析和评价琼州海峡跨海大桥6种已提出的深水基础形式,确定了最优的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加劲肋拓宽研究 下载:47 浏览:364

吴文清1 翟建勋2 张娴1 赵昊1 张慧1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横向拼接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横向加劲肋的新型柔性横向拼接结构。保持新旧箱梁翼缘板分离,在新旧箱梁翼缘板下侧增设沿纵向均匀设置的横向加劲肋,将新旧箱梁翼缘板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基于横向加劲肋的柔性拼接结构。依托实际工程,考虑了车辆活载、基础沉降差、新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变形等多重作用,对拼接结构自身及拼接前后既有箱梁的受力状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拼接拓宽后结构整体刚度有明显提高,且能有效减小旧桥的活载作用效应,说明横向加劲肋能够有效连接新旧箱梁,使得拓宽结构共同受力;在新建桥梁的材料收缩及徐变效应作用下,拓宽后整体结构产生较明显的横向变形,尤其要关注梁端截面的横向变位和加劲肋主拉应力值;在基础不均匀沉降差作用下,各支点截面加劲肋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可能造成结构开裂损坏,需要采取有效加固措施或进一步优化设计横向加劲肋。此外,文章还研究了加劲肋尺寸参数及布置间距变化对新旧桥梁及加劲肋自身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加劲肋拼接结构用于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横向拓宽是可行的,它为类似桥梁拓宽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择方案。

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下载:86 浏览:391

耿方方1,2 尹方舟2 丁幼亮2 孙震3 徐照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已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海量数据可读性差、突发事件下难以评估等缺点。文章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提出新型"BIM+健康监测"模式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开发了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营的多用户协同管理以及监测与养护一体化运维管理。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设计与分析 下载:71 浏览:481

孙芳宁 夏玉峰 赵艳阁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自身质量问题和刚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增大截面法与体外预应力法进行加固设计与处理。利用SAP2000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不同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并采用ANSYS软件进行开裂分析,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截面法与体外预应力法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47 浏览:367

贾文博 《建筑技术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桥梁作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重要结构物,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预应力混凝土因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在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跨度桥梁中,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后能明显改善主梁受力性能,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同时,后张法施工桥梁时所需的设备简单、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等。因此,进一步研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技术意义重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