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潮流分析和鸟群优化在风水协同运行中的应用 下载:34 浏览:353

王玺 杨秀媛 范新桥 祁鲲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导致弃风。考虑在实际发电约束以及电网络约束条件下,运用水电的调峰调频特性,最大化平抑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使风电出力与水电出力之和按照计划输出,将风电处理成可供电力系统实施调度计划的稳定发电节点。为了提高风水协同发电总输出功率平稳性,提出了基于鸟群算法的风水协同运行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寻优前进行系统潮流计算,在保证系统潮流安全条件下,有效地控制水轮机组出力,快速追踪期望输出功率。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分析了高弃风惩罚和高功率波动惩罚对风电水电协同运行的影响。

灰狼算法在风电水电协同运行中的应用 下载:12 浏览:141

李星 杨秀媛 王丽婕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风电随机波动给电网的功率平衡带来了困难,因此出现了弃风问题。为了减少风电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功率平衡的影响,可以实行风电水电协同运行。充分利用水电的调节能力和风电的能量,用水电厂来平抑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通过控制水电机组实现风电水电协同运行,使风水协同系统按照计划输出功率。为了实现风电水电协同运行和提高风水协同输出的平稳性,采用灰狼算法优化水轮机PID控制,使水电可以稳定地跟踪风电的变化,使风电与水电出力按照计划输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风水协同运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下载:33 浏览:346

陈麒宇1 张芳2 章锐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响应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保障大规模风电接入下风水协同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水电协同运行(wind power and hydropower coordinated operation,WHCO)对信息通讯技术的需求。结合电网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提出WHCO信息通信保护专网(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network,ICPN),搭建ICPN的功能架构,并提出了关键技术。在WHCO调度系统中建立具体的WHCO-ICPN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信息共享、信息通信时延以及安全防御功能。该系统为WHCO的实现提供了测量与控制信息实时传输通道,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福州长乐市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演化发展 下载:98 浏览:512

曾庆怡 关瑞明 《中国建筑》 2019年1期

摘要:
经过演化形成的城市空间形态有着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当地独特的环境,探索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智慧,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对福建省长乐市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对比其城市形态演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总结长乐从古代至现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和经验,对长乐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并提出对未来长乐城市发展的启示,以期为长乐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及今后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风水理论的地铁站厅设计优化探究 下载:89 浏览:839

​樊骐嘉 《国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当代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站点设计不仅关乎功能实用性,更涉及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风水理论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哲学思想,被重新审视并尝试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将风水理论融入地铁站厅的设计中,以实现优化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兼顾文化传承和心理感受。

自然风水学、宅医和五行相生起名法创始人金土皓 下载:142 浏览:1398

张艺 《国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一代宗师金土皓和他的儿子宋炳臻共同创立的自然风水学、宅医、五行相生起名法等“中华新绝学”,必将造福世世代代中国人、利益全世界。

浅论易学风水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应用 下载:136 浏览:1267

林胜策1 徐永勤2 黄金辉2 《国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典籍,作为“六经”之一,被尊为“群经之首”。《周易》原只有“经”的部分,后来出现了解释古经的《易传》十篇,汉儒将之连经并行,所以《周易》兼指经与传两部分。
“经”部分的内容为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以及卦辞六十四则、交辞三百八十四则。
“传”部分包括《文言传》、《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共十篇,又称为“十翼”,其中,“《彖传》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象传》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文言》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系上下《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系辞传》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辩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着展示读《易》之要例;《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关于《周易》的性质,学者或认为是专门占筮之书,或认为是阐论哲理之作。《周易》的经文是当时的筮官或圣人根据占筮的原始记录,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的,其作用好比后世的工具书,占得某卦,一查《周易》中该卦的卦爻辞,就可以知道吉凶了。但《周易》的创制虽是以卜筮为用,实质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说《周易》是风水文化的源头?从本质上说,周易是对天、地、人关系的探究.汉代易学家京房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千变万化,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水无止境,这就叫作“易”。有阴阳势力的交感,就有了人事吉凶的变易,而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万事万物的荣辱兴衰都是互相联系的,由此而发展出来的易象风水术,易象预测学、易象算命术等,就成为占人改善和把握人生命运的圭臬,古代风水典籍《黄帝宅经》有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道天地。”其观点即自易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周易》也是风水术中“象天法地”理论原则源头。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遗殃。所以风水家们在选择与布建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源自《周易)的这种文化观念深深地融入我国古代社会之中,在包括住选址和大规模居住环境没计等各个方面有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如江西庐陵的钓源古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呈东西走向,长安岭有如道家太极图的“S”形中分线,为钓源村南向的自然屏障,依东高西低地势一字形跌宕相连的十余口池塘贯穿全村,以二山夹一水,布成了传统八卦中象征美好古祥的“离”卦,村中古建筑的布局,往往也依八卦成形,处处可见周易文化的痕迹。
《周易》对风水的影响还在于由其所衍生出的一套符号系统,如河图、洛书、八卦、九宫等,为风水术提供了一套推衍、运算的依据。

传统建筑与风水 下载:143 浏览:1386

​罗文端1 童娅明2 陈龙3 《国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当代爆发的环境危机提醒人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学说, 吸收传统建筑风水理论的精华从而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学说的发展, 要探讨两者的相互映照就要对比两者起源的时代思潮及其理论成果, 并思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博弈。

住宅小区景观规划中风水元素的应用研究——以某小区为例 下载:128 浏览:1407

苏德英 《国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为提升小区景观规划水平,文章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对风水元素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首先讨论了住宅小区景观规划中风水元素应用的必要性,随后阐述了具体的应用原则,最后以某小区作为案例,讨论了风水元素应用的方法,以供参考。

浅谈风水理论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下载:192 浏览:1809

​孙百宁 范长喜 《国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风水”的全面分析,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风水”进行辩证的对待,以及研究“风水”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掘在建筑设计中“风水”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为今后建筑环境的发展提供借鉴。

自然风水学首创房屋建筑“黄金分割法” 下载:263 浏览:3010

金土皓 《国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自然风水学又名天地经,它是造福人类的中华“绝学”,更是中国智慧与科学精神的结晶,自然风水学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风水学》是作者在古圣先贤和正宗杨公风水基础上的伟大学术创新,这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并实现天地人合一、回归天地人本一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推动民族复兴、实现人类幸福的进程中发挥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