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3

​李振均 刘文超 段传志 张炘 李西锋 曾文贤 张剑波 何旭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BMSCs治疗组,每组12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于模型制备后21 d时,对脑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磷酸盐缓冲液,对BMSCs治疗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 BMSCs悬液(含3×10~6个BMSCs)。于治疗后14、28d时,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缺血灶体积,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ogo-A阳性细胞表达。结果治疗后14、28d时,与脑缺血组比较,BMSCs治疗组的mNSS评分均明显下降(14 d:7.50±0.55vs.6.17±0.75;28 d:7.33±0.52vs.5.67±0.82),缺血灶体积均明显减小(14 d:31.38%±1.02%vs.26.32%±1.19%;28 d:27.71%±0.55%vs.21.68%±1.09%),Nogo-A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14d:39.33%±2.08%vs.33.67%±2.52%;28d:30.33%±0.58%vs.25.67%±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BMSCs治疗组细胞受损较脑缺血组明显减轻,瘢痕组织明显减少。结论BMSCs移植可促进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且其治疗作用与调节Nogo-A的表达有关。

中药麦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心肌样细胞的诱导作用研究 下载:47 浏览:462

张慧1 赵利平1 郑骏2 章煌杰3 章红燕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为证明浙麦冬可能具有MSCs诱导作用,且其补心阴作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转化率成正比。且阐明浙麦冬对MSCs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 (1)流式细胞仪鉴定大鼠骨髓MSCs的表面标记分子CD73,CD90,CD45,CD34,观察药物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2)免疫荧光法检测浙麦冬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CTnI和CX43蛋白表达情况。(3)qPCR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表达情况。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肌钙蛋白I(CTnI)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MSCs中在1周左右存活的部分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呈球状、棒状或长梭形;2周以后细胞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结论补心阴中药浙麦冬能诱导MSCs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梓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493

罗辉 吴志方 沈玮 胡流超 王斌 罗毅文 《中国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梓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增殖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并作成骨、成脂分化鉴定。CCK-8法检测25、50、100、200μmol/L梓醇在12、24、36 h对BMSCs增殖效应,选取含50、100、150μmol/L梓醇的经典诱导液、经典诱导液、普通培养基诱导BMSCs成软骨分化,诱导3周后,HE染色观察成软骨大小。选取相同浓度的梓醇、经典诱导液、普通培养基培养BMSCs1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L1、Aggrecan和SOX9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梓醇对BMSCs均无毒性作用,24 h后不同浓度的梓醇都可促进BMSCs增殖,随着梓醇浓度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BMSCs增殖也明显增加,与空白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观察,加入含150μmol/L梓醇的经典诱导组诱导的软骨小球较单纯经典诱导液组大,而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组梓醇均能提高COL1、Aggrecan和SOX9基因表达(P<0.01),与经典诱导组比较,低、中剂量的梓醇组可以提高COL1基因的表达(P<0.05),高剂量梓醇可提高Aggrecan基因的表达(P<0.05),高、中、低剂量梓醇组都可以提高SOX9的基因的表达(P<0.05)。然而,经典诱导组SOX9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梓醇能促进大鼠BMSCs体外增殖,与时间和浓度成正相关,亦能促进大鼠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可能与促进COL1、Aggrecan基因表达相关。

基于“心肾髓”理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性探索心肌损伤新疗法 下载:79 浏览:513

李记泉1 闵冬雨2 贾连群1 孟祥宇2 韩知渊1 杨关林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干细胞疗法是冠心病心肌损伤研究的热门方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因其多方面的优势成为细胞工程学理想的种子细胞。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因较多的不术后不良反应而充满不确定性,寻找合理的途径动员内源性干细胞归巢,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机体先天本具的自愈功能以修复受损心肌。在中医"心肾髓"理论体系的启迪下,结合干细胞与中医学"精"内涵的密切关联,通过针刺"心肾髓"相关腧穴动员内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损伤提供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肾精-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理论探讨 下载:93 浏览:505

赖满香1 廖利平2 谭玮璐1 孙晓生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肾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中存在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认为肾精与BMSCs在来源、功能上有许多相似性,BMSCs及其功能是肾精在细胞水平上的表现形式,肾精亏虚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必定影响到BMSCs及其功能,而补肾中药具有干预BMSCs的作用。以"肾精-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主线,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契合点,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