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
高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菲,.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J]. 中国教育学报,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57.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职音乐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音乐教育承载着传承音乐文化、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任。同时,根据课程目标,可以发现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要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严格落实课程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职音乐教育的创新和优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新时代中职音乐创新方式
DOI:10.12721/ccn.2024.157057
基金资助:

音乐无疑是文化传承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音乐课程扮演着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音乐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职音乐教育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中职音乐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解读艺术作品,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同时,教材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理念与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对此,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音乐教师应该要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和方法。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技术和理论,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音乐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一、中职音乐课程的挑战与问题

中职音乐课程在当前教育体系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不仅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还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中职音乐课程通常侧重于音乐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乐器和音乐理论的掌握。然而,这种传统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可能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音乐兴趣和需求。学生的音乐兴趣可能涵盖多种音乐风格,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声乐到电子音乐。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无法充分满足这些需求。其次,传统音乐教育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际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动力下降,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最后,由于学校经费有限,中职音乐教育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如乐器、音乐教材、教学设备等。这限制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影响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音乐教育的创新方式

(一)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能够轻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这种丰富多元的音乐环境给中职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音乐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流行音乐充斥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学生们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拓展音乐教学的新路径。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们喜爱的音乐类型,将流行音乐中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使之与传统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们的音乐体验和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河淌水》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势,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有深度的意境画面。当旋律响起,屏幕上展现出清澈的溪流、绿意盎然的田野、远处连绵的山峦,这些画面与音乐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这首云南民歌的魅力。通过这种将音乐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职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音乐教学

中职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之外,还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中所蕴含的古老文化的节奏,使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逐渐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审美文化精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国家归属和国家认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继承和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

比如,在教学《阳关三叠》这首古典曲子时,不仅要让学生听到音乐的旋律,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当曲子进入高潮部分,曲调激昂,情深义重,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那个“遗行,遗行,千里迢迢,过大关”的离别场景。学生们在倾听的过程中,会慢慢体会到那种离别的滋味,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去欣赏这首曲子,更要引导他们去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古典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古典音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情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传统。

(三)用新的教学思想构筑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是语言、数学、外语等学科所没有的。因此,中职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性,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用新的教学思想来建构与其相适应的音乐特性,从而确保其教学效果。要建构音乐课程的思维取向,应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全面的思考。

比如,通过引入交响乐这一宏大的音乐形式,音乐教育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学习的初期阶段,中职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引导学生细致地聆听,帮助他们辨别不同乐器在乐曲中的声音特征,理解各种乐器在交响乐中的角色与贡献。这种深入的音乐体验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熟悉和喜爱交响乐,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无尽的魅力与温暖。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中职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音乐课程改革与创新是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强化跨学科教育、推动数字音乐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持续教育研究和培训,以及培养音乐素养,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具备多样化技能和创造力的音乐专业人才。音乐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实践和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华.中职音乐教育创新与发展[J].音乐教育研究,2021,(2):45-56.

[2]张明.中职音乐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未来展望[J].教育科研,2020,(4):67-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