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完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面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落实,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足,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没有全面发挥出来。下面笔者总结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滞后。高中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一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较多且学习难度大,尤其是面临高考压力的背景下,灌输式教学模式主导数学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吸收效果,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较低,对知识点的记忆效率不高,知识应用能力不足。
第二,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直接相关,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者不重视对教学氛围的营造,依然没有完成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观念转变。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难点、疑点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学心理。
二、高中数学“导学互动”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导学,在提纲中渗透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在接受新知之前是有相关经验作为基础的,教师在课前导学阶段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摆脱长期以来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消极状态。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大、知识结构复杂、知识点多,学生在缺乏有效学习方法支持的情况下,在自主学习中没有明确目标指引,很容易导致低效或者无效学习。导学互动模式下,教师应该给课前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并在引导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摸索学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重要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为例,课前导学大纲内容可以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来确定:1.理解相交、相离、相切位置关系以及圆切线的概念;2.结合教学案例,掌握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3.利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求解圆的方程式。基于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课前导学环节给学生提供可供自主探究的实践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前学习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归纳思想。
课堂导入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课堂导入环节会决定整堂课的氛围和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课前导入环节有效建构所能带来的影响和帮助,对课前导入环节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当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也会意识到自己在预习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听课时更有侧重点,对此教师需要关注和重视,提升这一环节所能带来的效益和影响。
(二)设计问题,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助力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问题的目的在于驱动学生利用独立思考方式或者合作学习方式探讨和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在导学互动模式下,提出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的基本方式,而教学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合作讨论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成为教学知识的探求者。以教学问题推动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交际能力,营造相对开放的数学课堂环境。以“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问题要有针对性并且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与小组同伴讨论自己列举的案例是否为随机事件,完成筛选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由组内讨论到组际讨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认知程度越来越深,加速了教学目标落实。伴随学生对随机事件概念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继续融入生活化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这时候教学问题的难度较上一轮的学习问题来说难度升级,“小丽步行去学校的路上突然开始下雨,于是他到旁边的商店避雨,由此错过了一班公交车,到校时间比平时晚了20分钟,开始上课,小丽才发现自己的课本忘记带了。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片落叶正好飘落在小丽的头上……请问小丽今天主要经历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一定会发生吗?是否属于随机事件?”学生参与讨论情景中的问题,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明确条件以及事件概率问题。
(三)分层导学,为学生提供分层练习指导
尽管处于集体教学环境中,教学者还是应该尽量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分层教育理念,以集体进步为基础目标,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思维特征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导学需求,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洞察这种差异化需求,则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进步变化,合理设计引导教育方案。以课堂练习环节为例,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习题,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知识巩固的效果。
(四)运用技术,支持拓展互动空间
教育信息化改革正在不断深入,高中数学导学互动环节一样需要信息技术支持,以此为契机拓展互动空间,让教学互动无处不在。除了课上师生、生生的面对面互动之外,课下也不能放弃互动导学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环境,在线上互动平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料、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给出预习、复习的导学案,营造全面互动的优质教学环境。比如“函数的单调性”的课时教学活动后,针对高考对函数单调性的考查要点,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复习导学案,让学生结合课上听课的实际效果,参考复习导学案巩固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巩固习题设定难度要由浅至深,让学生在巩固复习和实践操作中掌握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的基本步骤:取量定大小—做差定符号—判断定结论。应用信息技术拓展互动空间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师普遍没有意识到的导学互动要点,因此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
三、结语
导学互动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强调了很多教学指导的要点,如强调教学引导、突出以学定教、要求课堂互动,这些都是构建高效课堂所必须的条件。总体来说,导学互动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十分突出,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导学互动模式的实践应用措施,改进传统数学课堂中落后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探索学习空间,同时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互联网+”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新探究[J]. 段海莉. 中国新通信. 2021(21)
[2]刍议大数据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 程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24)
[3]新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王婧. 数据.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