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数学符号是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科学地进行教育创新,把符号意识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
一、符号意识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符号思想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符号意识的养成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能够通过符号的运用将数学知识进行紧密联系,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直观形象地呈现,使学生能够利用对符号的理解形成对数学知识的高效掌握,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符号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实现对数学逻辑的高效表达,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呈现,使学生能够通过符号的学习实现推理能力的提升,实现对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锻炼。符号的运用能够对数学运算过程进行有效的精简,将运算过程直观地呈现,对学生的思维形成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高效养成,使其能够养成运用符号表述数学语言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有效支持。
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充分认识到符号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将符号意识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地渗透,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构建过程实现对符号的准确理解和科学运用,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当前以知识直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符号意识培养的要求,需要教师提升主动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优化,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进行有效掌握,结合符号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有效提升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优化课堂引导环节
课堂导入环节的科学设计对提升符号意识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使其对符号知识的学习形成积极的参与效果。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对相对抽象的符号概念和其代表的的逻辑关系无法进行有效掌握,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实现对符号内容的有效掌握。而相对抽象的符号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对引导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建科学的教学情境,将数学计算内容进行直观形象地呈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引导其对情境内容进行积极探索,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对知识中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地掌握和理解,结合相关符号的引入,使学生形成对符号思想的深层次理解。
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对情境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融入生活化元素,搭建生活化的计算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实现情境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情境导入环节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符号思想进行直观呈现,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推动情境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加法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超市购物中的结算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加法符号形成准确的理解,并在情境中进行有效的练习,实现对符号运用能力的有效巩固。
而在《表内乘法》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导学生对表内乘法算式进行记忆,进行相关的巩固练习,并不能使学生对乘法符号的内涵和计算原理形成有效的掌握。而乘法运算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将乘法运算过程进行直观地展示,使学生形成对乘法运算思路的科学构建,提升对乘法符号的理解能力,推动符号意识的科学培养。如在“5×2=?”的运算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利用木棍将算式进行相应的摆放,5根木棍摆一堆,一共2堆,提供加法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对乘法符号的内涵形成准确的掌握。
(三)创新符号意识培养模式,完善课堂评价
符号内容相对抽象,对符号意识的养成是推动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符号教学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实现培养效果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导学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通过情境的构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激发,并对相关基础逻辑关系和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引导形成对知识的高效构建,并对知识内的逻辑思维形成准确的理解,对符号内涵形成直观的印象,形成对符号素养的科学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设置相应的小组协作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协作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并能够实现思维的有效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数学符号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推动符号意识的整体提升。
教师要完善课堂评价环节,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掌握,并根据评价结果布置相应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形成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并将数学符号思想在评价环节进行科学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符号意识养成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提升其学习信心,引导其对计算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参与。
三、结语
在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到符号意识其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把符号培养理念有效的融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方式,推动符号培养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朝阳.符号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20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