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体质健康测试是对学生身体的速度、耐力、柔韧、力量、身体协调性全面测试。目前北京市小学四、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已经纳入北京市中学体育考试成绩。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方向, 也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实行体育测试的改革,严格制定考试项目、内容。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青年少年的身体素质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再次背景下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重中之重的教育任务。同时在体质健康测试政策施行以及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所持态度变化很大。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石志春在《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中提出,不少体育课程教师都忽略了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没有充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这是一种很有必要完善的教学疏漏与偏差。缺乏专业的对于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和咨询的部门或者机构。刘文革在《小学体育心理教学初探》中提出体育锻炼,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更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这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宣婴《体育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成绩影响的对策探讨》认为心理因素已成为现代学生体育训练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提高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一。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国内外对体质健康测试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丰富对小学体育的全方面研究,进而促进小学体育工作的发展。
学生方面:通过对学生体育训练上产生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提升学生体育成绩。
教师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体育训练下的心理情况,完善教学方式,进而完成体育教育工作。
(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体育心理方面分析,研究对象存在体育学业倦怠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对策,对小学体育工作发展提供侧面支持,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方面:通过研究学生在体育训练下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调整由于学生的体育成绩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方面:通过研究体育训练下学生产生的心理状态,丰富教书的教学手段,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3年房山区X小学四、六、年级参与体育健康测试的小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以校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知、成绩期望、体育训练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2024年4月1日到4月4日间, 对房山区X小学四、六年级参与2023年参加体质健康测试的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 填写问卷并及时收回190份, 有效问卷185份, 有效率98.2%。本次调查的问卷信度为0.92。数理统计法使用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体育测试的认知现状分析
1-1中学生对体育测试的了解程度
在对调查的185个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 发现有87%的学生完全掌握体育考试内容, 对体质健康测试只是了解的学生占13%, 其中,十分了解的学生女生有85人,男生有76人。女生占比52.7%,男生占比47.3%。说明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比较重视。
1-2学生的认知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78.7%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测试主要是为了提高分数,其中男生有60人,女生有75人。19.4%的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测试训练有助于锻炼身体,男生16人,女生19人。11.1%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有利于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上数据反映了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关情况的了解, 以及他们对体质健康测试作用的认识。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体测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得到满分就算完成任务。部分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升成绩。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可以培养自己终身的体育意识。这说明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下第一意识吧成绩放在第一,将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当作一种任务,而不是通过体质健康测试达到锻炼身体、培养自己的终身体育意识。忽略了国家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方针的真是初衷。
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对学生与家长详细灌输体质健康测试这一方针的具体内容与作用。把体质健康测试的过程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提升学生自身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体育成绩的高低,从而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二)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关心程度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意愿
通过调查显示, 有30.8% 的学生表示会积极的配合老师参加训练。其中男生28人,女生29人。 41.1%的学生室被动的参加体育训练,男生45人,女生29人。29.1%的学生不想参加体育锻炼,男生33人,女生21人。通过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质健康测测试训练的态度不积极,甚至对体育训练是反感的。这说明在大部分学生的心中认为体测训练对他们是一种负担。从侧面反应出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占少数。
2-2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方法了解
调查显示有16.2%的学生 对体育训练的项目与方法十分了解, 约69.1%的学生对训练方法只是稍微了解,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希望体育教师指导练习的学生占9%, 这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训练近乎不了解。以上数据说明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方法掌握十分不理想,仅仅一少部分学生十分了解体育的训练方法内容,并且能独立完成自我训练。其他学生并不能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自我训练。只能在校期间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体育训练。这一情况的出现会对学生短时间、高效率体育锻炼的目的大打折扣。所以体育教师在校期间不仅仅教授训练内容,也应该教会学生怎么进行自我训练。
(三)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期望情况分析
3-1学生对成绩期望
根据表3-1数据显示期望得到满分小学生160名,占总人数的86.4%, 9名学生期望达到优秀水平,占比4.8% 。7名学生希望自己的达到及格水平,占比3.7% 有3名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成绩不在乎,觉得无所谓,占比1.6%。有6名学生表示在体质健康测试中自己尽力就好,。以上数据反映了大部分被学生对满分期望很高, 希望通过达到满分成绩为中考体育的总成绩作为铺垫。因此调查中总体来说学生对体测成绩满分的意愿还是很强的。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自身经验。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率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成绩。充分的满足学生的满分意愿。
(四)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低于消极影响
4-1学生积极心理与消极态度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对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产生积极心态的学生46人,占总人数24.8%,。其中女生31人,男生15人。产生消极心态的学生98人占总人数的52.95%.女生41人,男生57人。一般人数41人占总人数22.1%。女生18人男生23人。
(五)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训练态度直接影响
通过整体数据看出,小血红色呢个对体质健康测试所持态度女生较于男生相对较好。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变化。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知识为了取得好成绩,把体质健康训练过程当作一种任务,少部分学生认为体育练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提升、培养运动兴趣的过程。极个别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太不不浩。从不把体育锻炼当回事,训练过程中不配合老师,没有自我锻炼的意识。所以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对体育成绩的追求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好方面:对成绩较好和进步比较快的学生的体育心理是比较积极的。通过不断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升,增加了学生对体育成绩满分的渴望。是学生在心理上树立一各不断被追求目标的积极心态。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的得到心理满足,从内心上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不好方面: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成绩提示比较缓慢、成绩不好学的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这一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进步缓慢,甚至出现成绩停滞状态。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会不断降低。影响体育成绩进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等等因素。学生没有找到根本原因,盲目的追求成绩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影响。这对学生的自我提升过程是艰难的。所以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教学者应该多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学生的整体心理方向。
(六)体质健康测试对学生训练态度间接影响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逐渐发展的形势,主要表在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好胜心强。但是韧性差,自控能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随着小学生的心理想法不断的发展,他们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看法也不断的改变。对体育训练也产生了两大方面影响。
体质健康测试训练吸引学生产生兴趣。随着小学生的心理不断地发展,他们对带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也在不断的改变。在以往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课外班,平时参加体育活动比较多。这部分学生体育成绩较好,他们根本不需要训练可以达到满分。因此这一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训练是不抵触的,心态也十分的放松。而且会主动的研究测试项目的应试技巧。
体质建测试训练使学生排斥产生抵触: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好的学生对体育的考试十分有信心,满分欲望很强烈。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在日常训练中可能会因为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家长的不认可,慢慢的产生抵触心理,这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艰难的,主观认为自己体育成绩好。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成绩不自信,总是保持低迷的心态,对体育锻炼保持一种焦虑的心情。在训练中不积极。由于主观态度不积极,他们在体育训练中经常会偷懒,完成不了自己的训练量,体育的成绩没有办法得到提升。即无论在学校日常上课还是自己独自在家里对体育锻炼是抵触的。对教师或者家长安排的体育练习十分的抗拒。
四、结论
(一)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各个项目不够深入了解,少部分学生小学体育考试的成绩期望度不高。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体育考试项目。
(二)体质健康测试使小学生产生了消极态度,在训练中有抵触情绪,使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小学生在被动参加体育锻炼,无法自主完成体育的训练量。体育训练效果差,导致体育成绩不理想。
(四)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不端正,对体育成绩毫不关心。
(五)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不够细致,没有正确疏导学生的心态。
五、建议
(一)教育部对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应该继续完善,增加一些优趣味的运动进行测评,使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上不会感觉枯燥,从而提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二)学校应多普及体育的重要性,通过各个有效方法对学生和家长普及体育运动的好处。使学生和家长能全面了解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提高家长与学生对体育的重视。
(三)课后家长尽量对孩子进行运动兴趣培养,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课外班的方式或家长陪伴运动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体质健康测试打好基础。
(四)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育相关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运动思维。
(五)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累经验,正确引导学生的体育锻炼心态。是学生高效率的完成体育锻炼。
(六)学校应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课程,对学生的消极心态不断调整,不断改善学生对待体质健康测试的心态,是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
(七)在体育课上与体育训练中增加趣味练习,使学生对体育训练逐渐产生兴趣,把体育训练变成有趣课堂。
参考文献
[1]石志春.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7], (02): 48.
[2] 刘文革. 小学体育心理教学初探[A]. 石家庄市翰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四小;: [2015]: 475-478
[3]陈铃金. 小学生体育心理障碍成因及其纠正对策[J]. 体育风尚, [2023](03): 122-124.
[4]宣婴.体育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成绩影响的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02):216-217.
[5]谭艳妹. 浅议小学体育心理教学[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5): 115-116.
[6]张扬.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四川体育科学,[2000](04).
[7]陈红.小学体育心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79.
[8].高明阳.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J].新课程导学,[2020],(05):57.
[9].杨华. 体育教学提高心理素质的探讨[J]. 才智,[2012], (29): 239.
[10]张利红.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0):160-161.
附件
问卷调查
1 你是4年级还是6年级学生()
A四年级 B六年级
2 四、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有几项内容()
A 五 B六 C七
3你的性别()
A男 B女
4平时喜欢锻炼身体吗()
A喜欢 B还可以 C不喜欢
5期望考试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A 满分 B 优秀 C及格 D尽力就好
6自己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吗()
A经常训练 B偶尔训练 C体育训练
7 体育锻炼途径是什么()
A体育老师指导 B父母指导 C自己训练
8你认为体质健康测试测试对学生是什么样的目的()
A体育成绩达标 B锻炼身体 C培养运动兴趣
9体育训练会使你觉得反感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D一直不了解
10父母会带你进行体育锻炼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