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教材本身具有大量的美术知识点,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接受与理解能力都比较弱,教师如果采用应试教学法,只会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要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通过运用美术课本中的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以此加深学生对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现状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采用教学方法为传统应试教学,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将书本中的一些美术理论向学生叙述一遍,之后就展开作画练习,此时学生的作画兴趣与创造能力还未完全被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了解美术教育的皮毛,不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让学生错过发展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只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美术教材,教材内容停滞不前,缺乏新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厌烦心理,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最后,在美术教学理念上,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转变过来,教学设置仍为传授、测验、评分等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在美术教学中找到自己的真实定位,起初学生还能对美术内容产生兴趣,久而久之这种兴趣就会慢慢降低,最终只会起到教学的反效果。
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顾着向学生讲解书本中的美术理论,学生是否理解、接受却不得而知,这种教学方式只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此,在开展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更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应试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转变成“调动思维、展现自我”。由原本的“教师向学生布置相关的美术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美术任务,”转变成“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作品,并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还要尊重每名学生,即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是个独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而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1]。
例如,学习湘美版“恐龙世界”这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恐龙世界”的小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恐龙的名字吗?”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恐龙的外形与结构,让学生了解恐龙的花纹与色泽,并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画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开动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内心的恐龙形象,并且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如,恐龙穿着西装去上班、五颜六色的小恐龙等,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相应的鼓励。
(二)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合理分析,明确此阶段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自身认知与三观尚未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此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基本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借助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作画氛围,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外出写生,通过领略大自身的美丽之处,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2]。
例如,学习湘美版“春天来了”这一课,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图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春天”产生兴趣后,教师让学生运用画纸画出心中的春天,以此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到校园开展写生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美丽,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之处。之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开展绘画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创作乐趣[3]。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美术课堂教学过于死板,只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为此,教师就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助不同的教学资源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动手作画,还要引导学生动脑做手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小组成员在交流中共同制造一件美丽的手工作品[5]。例如,学习湘美版“留住秋天”这一课,本课是一堂手工实践课,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秋天的树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通过拼贴树叶、拓印、绘画等形式,将树叶变成不同的形状,以此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美术拼贴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引导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从多样化教学、更改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巧玲. 论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3(9):194-195.
[2] 罗珍玉. 在小学美术软陶制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 000(002):163-164.
[3] 冯宇.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讨[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6):166-166.
[4] 蒯迎春.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 小学生(下旬刊), 2020(12):42.
[5] 陆春燕.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717(12):28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