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时期,教育领域的改革工作在持续进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结构,也需要对教育形式、内容进行创新,以实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发育与成长。而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需要对其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等进行综合培养。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优良审美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当中应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通过游戏,带领幼儿探索和感知传统艺术文化世界,既可以拓宽幼儿的认知与眼界,还能够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建立文化认同感,让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能够深入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和脑海中,又能够让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1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教育意义
1.1丰富幼儿园艺术及游戏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游戏是主要教育形式,在幼儿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活动当中,都会更多的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丰富幼儿园艺术内涵及游戏教育资源。传统艺术的形式非常多,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地方戏剧、剪纸、泥塑、皮影戏等等都比较符合幼儿的发展特征。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也可以对幼儿的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引入民族音乐可以锻炼幼儿的节奏感以及身体协调性,而引入剪纸、泥塑等动手操作的艺术内容,则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等等。通过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合理、全面的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艺术的美,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为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助力。
1.2促进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教育改革创新持续开展的当下,要求幼儿教育也必须要承担起促进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发展的希望,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有更多的了解以及深刻的认知和认同,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1]。将传统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幼儿园这一早期教育阶段,实施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渗透和普及,对其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幼儿在游戏中非常擅长模仿和创新,在游戏当中可以很快的掌握一些基础的传统艺术技能,让传统艺术文化的概念深深印在幼儿心中,并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3滋养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是各地方艺术文化经历千百年的发展,经历一代一代艺术家传承而来,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色彩。传统艺术的形式多样,绘画、手工、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活动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可以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维度对幼儿发展提供助力。而且在游戏当中,幼儿基本都需要进行动手操作,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园游戏大部分都是需要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性的活动,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很多也需要多人协作来完成,可以对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除此之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可以从情感、认知和身体运动技能等多方面来促进幼儿的均衡发展。比如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幼儿能够体验到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情感;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幼儿能够学习到关于色彩、形状、节奏和空间等基本概念,这些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幼儿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诸如此类,通过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深入融合,可以很好地滋养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应用的现实挑战
首先,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以及幼儿园游戏活动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下,使得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融合应用变得广泛起来。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单纯的作为一种游戏工具,目的在于优化幼儿园文化氛围和增加游戏内容,没有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进行强调和应用。这使得优秀传统艺术的融合教育较为功利化,与教育目标偏离,幼儿对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理解、领悟与欣赏程度都停留在表面化的水平。
其次,幼儿的身体、心理以及思维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都在通过幼儿园教育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在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与游戏活动融合期间,会出现有一些引入的艺术形式并不适合幼儿的情况,明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脱离。幼儿更喜欢直观、简单的艺术形式,太复杂的幼儿无法掌握,反而无法产生兴趣,会让幼儿感受不到传统艺术游戏的乐趣和魅力。
最后,在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时,设计方式大多是以艺术技巧的传授和模仿为主,这种游戏活动方式比较生硬,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因而在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生硬的游戏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反而可能抑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需要教育者深入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使优秀传统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2]。
3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3.1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游戏教育形式与内容进行合理加工
在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时,需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对其游戏内容、形式以及教育重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很多传统艺术的技艺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简化和创新,要让幼儿能够接受和感兴趣,才能让幼儿更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合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传统艺术形式和内容。比如绘画类、音乐类、手工类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更适合幼儿。举例来说,可以将国画艺术与游戏活动融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水彩或手指画等简单方式,尝试绘制梅花、竹子、熊猫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而且简单易懂,适合幼儿操作。还有也可以引入书法艺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笔画练习和汉字书写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书法的魅力。通过多样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引入,在锻炼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幼儿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从而实现传统艺术的传承。
在设计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游戏期间,也可以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游戏相结合,增强游戏的互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动起来,真正感受传统艺术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舞狮或舞龙游戏活动,提前制作或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狮头或龙头道具,让幼儿参与游戏道具的制作,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兴趣,也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做好道具之后,带领幼儿组队学习舞狮、舞龙动作技巧,然后进行游戏表演或者比赛。总之,在游戏设计期间,要多考虑幼儿的需求和特征,保证引入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游戏内容适宜,通过多样化游戏形式,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进而对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进行有效培养。
3.2构建多样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功能空间,为幼儿打造生动的游戏情境与场景
需要强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应用于幼儿园游戏活动当中的深度和广度,幼儿园可以单独建立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功能室,为其幼儿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单独的场所和空间,为幼儿打造生动的游戏情境与场景,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更有沉浸感,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也更加便捷[3]。若是幼儿园的空间有限情况下,也可以在功能室当中分隔多个艺术空间。比如可以在艺术功能室设置剪纸、京剧空间等,在剪纸空间的墙上可以挂满动物、神话人物等精美的剪纸作品,在桌上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彩纸和锋利的剪刀,在开展剪纸游戏时就可以直接应用。而在京剧脸谱空间,可以设置各种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京剧脸谱,桌上摆放着颜料、画笔和脸谱模板。在实际开展京剧方面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绘制属于自己的京剧脸谱,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文化。
另外,在幼儿园中,音乐、绘画等本身就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可以在这些空间中增加中国优秀艺术功能空间,比如在固定的区域摆放古筝、二胡、笛子等中国传统乐器,增强传统艺术的氛围构建,潜移默化的将传统艺术渗透到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去。在开展游戏活动期间,也可以利用这些中国传统乐器,进行游戏配乐,既能增强游戏氛围,又能让幼儿自然感受传统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3.3围绕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内容和形式,设计开放性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创造
在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应用期间,要多设计开放性的游戏活动,要让幼儿在游戏当中占据主导,给予幼儿自由选择的空间,让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进行自主创造,如此才能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进行更好的培养[4]。尤其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活动类型当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并保持开放性,将能达到更为优良的游戏教育效果。举几个幼儿园游戏的实际设计例子来说:
首先,手工制作游戏是开放性比较强的游戏类型,教师可以融入皮影戏的手工制作与表演等艺术内容。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小木棍等材料,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制作皮影人物。然后设置一个简易的皮影戏舞台,让幼儿自己编排小故事并进行表演。这样既能够让幼儿了解皮影戏的艺术形式,还能锻炼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其次,角色扮演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游戏类型,可以将角色扮演与传统戏曲表演进行融合设计。可以设定一个戏曲表演主题,比如《西游记》动画片中的三打白骨精、大闹天空等经典情节。让幼儿穿上角色的戏曲服装,通过戏曲的唱腔和动作还原故事情节,进行舞台表演。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进行观看,精彩之处要多鼓掌,鼓励表演的偶尔。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喜爱传统戏曲,还能在玩乐中学习传统文化,锻炼表演能力和创造力。最后,还可以在游戏活动设计时,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的选择。比如可以为幼儿同时提供水墨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艺术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或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让幼儿接触多样化艺术形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培养效果会更好。
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理论和新要求,因而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幼儿园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应用,是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素养得到综合提升与发展的重要教育创新方式。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高,全面覆盖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幼儿作为未来独立的社会人,也需要承担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而在幼儿阶段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融入游戏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游戏活动中,要充分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对引入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整合、加工,构建符合幼儿学习、探索需求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游戏。幼儿园也可以根据需要建设多样化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功能室,为幼儿打造更加生动的游戏情境与场景,让幼儿的游戏过程更沉浸,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理解更深刻。同时要多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对幼儿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更好地吸收和内化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8):157-159.
[2] 王琪涵.幼儿游戏化艺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8):163-165.
[3] 王丽晖.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1(03):110-111.
[4] 刘红岩.探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