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郑柏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柏波,. 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 化学研究前沿,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4.
摘要: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情境体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因此,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策略,以期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 情境教学高中化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104
基金资助:

在当前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出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不断地强化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而大大地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研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加深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的化学技能以及对于化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重点的教学与关注。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融入情境教学法,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到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并且通过情境教学法还能够将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通过较为简便的方式来进行化学问题的解答。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且要引领学生主动地投入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这样一来可以使高中学生获得质量较高的学习体验,进而帮助高中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记忆,使得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二)激发出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要在实际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还能够为学生未来针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研究出许多崭新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融入生活化的实验场景,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高中学生对于化学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还可以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在脑海中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网络,并且可以锻炼自身的化学思维方式。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并不能凸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现实情况面前,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多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组织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出生活化较强的教学情境,并且要与学生保持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中学习化学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步的深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活力,特别是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化学概念、实验原理、化学反应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更进一步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化学知识中有需要微观的现象,而在实际教学中,很难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但是这些知识学生也是需要掌握的,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凸显出其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

例如,在教学“盐类的水解”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结构,只凭借教师口述讲解其盐类水解的原理、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学生不仅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感到枯燥,而且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理解、记忆,降低授课效果,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对其微观结构进行直观展示,学生会很快理解水解的原理及本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还需教师仔细研究情境创设背景,注重优先选取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情景,以学生生活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情景为最佳。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将其结合到眼下的时事热点当中,围绕社会热点议题,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带给其置身其中的感受,有利于创设出更加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切入学习状态,紧跟教师节奏,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进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可合理引入早些时候弄得沸沸扬扬的“垃圾分类”事件,选用这个和学生日常生活最贴近的素材,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化学课堂的亲切感,不再排斥化学学习。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先给学生创设出门扔垃圾的情境:小白早晨出门前,左右手分别提了一袋垃圾,走到垃圾站后,将左手提的垃圾扔进了写着“其他垃圾”的桶中,将右手提的垃圾扔进了写着“可回收垃圾”的桶中,此时又从裤兜掏出了两节干电池,却不知道该扔进哪个垃圾桶中了,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帮小白吗?有学生表示,小白应该将这两节干电池扔到“有害垃圾”的桶中,原因是电池具备较强腐蚀性和毒性,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金属腐蚀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精准把握住这堂课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对金属腐蚀原因进行剖析、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对金属腐蚀的有效解决手段,循序渐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成效。

(四)创设相应的实验情境

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对于化学抽象理论知识理解的关键步骤与途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好要将化学的理论内容与化学的相关实验具体地结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的方法为化学实验设计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这样一来,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是教材中十分深奥的科学研究,学生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切身的体会,学生在观看了或者动手操作了相关的化学实验后,不仅仅能够对于需要学习、理解并掌握的化学知识做出了直观的感受,还能够通过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不断地提高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化学实验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针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也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加深理解与记忆。学生之所以会因为体验感较强的实验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情境教学为其增添新鲜元素,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需要教师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入更具趣味性的情境教学素材。与此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应坚持探索更加智慧且高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点燃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化学学科。

参考文献:

[1]蒋新颜.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2020(24):170.

[2]刘建林.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提升科学素养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