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试题的高中生物备考浅谈
车会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车会文,. 基于高考试题的高中生物备考浅谈[J]. 生物技术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93.
摘要:
基于高考试题的备考是一项系统化、递进化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遵循科学、有序的复习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挖教材、习题等客观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最终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备考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考试题高中生物备考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93
基金资助:

一、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存在的问题困境

生物虽然归属于理科科目,但也需要学生多背、多记。就是因为知识体系庞大,理解难度较大,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生物时,每天都在背诵各种知识,记忆知识点,可是一旦做题就发现很难,完全不记得题目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背诵的知识点多了,脑袋变得沉甸甸的,常常会出现各种知识错乱,造成百思不得其解的处境。高中生在做题时,经常会出现知识点交叉的情况,也就是将这道题的相关知识误认为是另一道题的,而另一道题的又写到别的题目上,最后发现时又懊悔无比。这种知识点混乱对高考生来说是一种致命的弱点,本来是记住的,但是从脑袋中提取出来的并不是对应的知识,导致学生丢了分。其实学生认为生物是“背多分”,但如果没有逻辑而死记硬背的话,这同时也是在“丢分”,因为思维的混乱已经让他们的知识点出现了“乱码”。如果学生没有合理的记忆方法,复习的进度会相应的慢很多。

二、基于高考试题的高中生物备考路径

1、研究考题,把握趋势

例如,笔者通过分析2018~2020年全国卷理科综合生物“生态学”的考点分布可以发现: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部分的主干知识,每年的考题都有涉及,为高频考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工程则是低频考点,偶有涉及。

考查全面体现在教材各个栏目均有所涉及,例如2019年Ⅱ卷第6题考查的“金字塔”来源于教材的插图、旁栏思考题,2018年Ⅰ卷第29题考查的“收割理论”来源于教材科普文字。这就启发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以教材为蓝本,不要过于依赖辅导书。

试题通过全面考查“生态学”概念和事实以渗透生命观念,学生在学习“生态学”概念和事实后,可形成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稳态与平衡、进化与适应等生命观念,并能以此解释生命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例如2019年Ⅱ卷第31题第一、第二空,学生根据在学习中建立的物质与能量观,调动能量守恒知识,就能判断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明白不足,积极改进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考试特点,学生要有每次考试后认真分析成绩的习惯,要分析成功的地方在哪里,不足之处有哪些,以后一定尽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一般说来,学生生物成绩不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知识方面的不足:大部分学生对生物知识没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在解题中有效地提取和运用,这是造成其不得分的直接原因。(2)审题方面的不足:试题中干扰选项较多,一些学生因为考试压力大、时间不够、审题能力较差等问题造成失误,最终在考试之后后悔不已。(3)表达方面的不足: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很熟悉,也知道题意,但是表达却不清晰、不全面。(4)信心不足:有的同学认为马上就要高考,知识、能力等都已经定型了,来不及再学习;有的同学则削尖脑袋,四处探听消息,追求猜题、押题;有的同学焦虑万分,却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总是感觉到身心疲惫……

笔者认为越到后期,通过试卷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才越能减少问题的出现。例如,如果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问题,读题时要注意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先读题干,明确出题的意图;(2)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加深印象;(3)答题遇到困难时,重读题干或向下阅读,利用前置或后置信息确定答题的方向;(4)读题不留死角,注意从注解、括号内、曲线图上的轴定义或其他文字获得信息。如果学生在表达方面存在问题,就要注意一些答题的技巧:(1)优先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回答,其次用教材中的知识,最后用常识;(2)回答理由等设问要从头说起,逐级推理,落实到位,也可以用类似“搭桥”的方法,先找到“桥头”和“桥尾”,再连接“桥身”;(3)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或惯用说法回答问题;(4)不确定的事情不写,只书写通过推理能得出的结论;(5)注意语言要通顺,逻辑要清晰。

3、重视教材,深化理解

不管高考命题方向如何变化,试题都是紧紧地围绕着生物学的概念、原理、规律进行考查,将之融入到实际运用中。

例如,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内容如下:(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增添、倒位、易位。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者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及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者减少。

从教材上看,对此知识点的描述只有这些文字,但在具体题目中,以上的概念、原理、规律会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同时与其他的知识点进行结合。但是不管怎样,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律、原理、概念,答题的方向就不会错。例如,在考题中,以上知识点可以联系的内容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增添、缺失”对应的是染色体片段;基因突变中的“增添、缺失”对应基因内部的脱氧核苷酸;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对于上述内容,如果出现在试题中,要么是在选择题中作为陷阱出现,要么就是在非选择题中作为学生需要填写的部分出现,一般情况下,错了一个字就不得分了。

因此,以教材为中心,理解、记熟教材中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内容,答题时尽可能地用教材中的语言进行回答,有利于提高答题时语言的规范性。关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挖掘出其中的含义,有利于正确解答选择题中的概念辨析题,也有利于提高解答非选择题时语言的严密性,对减少答题过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大有裨益。

三、结语

高考试卷中考点之间、学科之间应有一定的相互关联,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教师要结合校学生学习特点,合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结合高考试题,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加工和提炼,从而真正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巨建泽. 高考生物试题应试策略[J]. 甘肃教育,2019(16):188.

[2] 杨领. 高考生物复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高考,2019(30):1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