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各个环节仍面临诸多挑战。学生的计算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课堂计算教学往往偏向灌输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此外,学生在计算学习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在计算能力和兴趣上远超他人,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教师需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及其根源,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从而实施高质量的计算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基于新课标开展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进而培养计算能力。而且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学生能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有逻辑地解题,学会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成具体的解题过程,并尝试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这有利于在计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与不断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一)设计开放问题
在小学数学第三个学段的计算课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自行发现具体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而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猜想进行验证,同时,运用推理、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问题中的数学规律或数量关系,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对此,教师可以围绕计算知识,布置开放性的数学实践任务,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扇形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自行组成合作小组,针对身边的生活现象、生活事件进行讨论,提出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各小组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了猜想:“有连续两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吗?这样的班级占比应该会小于偶尔获得流动红旗班级的占比。”“班级每个人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喜欢数学课程的学生占比可能多于英语课程。”“上学期期末,全班数学考试进步的人有多少?进步的人可能多于退步的人。”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相应资料,或者让他们自行调查相关数据,然后计算出各项数据的百分数,绘制扇形统计图,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出问题结论,用数形结合方法厘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创建开放问题解答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借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其自主实践的能力。
(二)注重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计算学习基础储备、计算能力等各不相同,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兼顾学生差异,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个性,针对性提高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理解计算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引入分层教学法,帮助全体学生获得计算能力的提升。
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个人在计算模块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等,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以开展分层教学设计。然后,可以设计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小节内容的计算基础理论学习、计算知识迁移应用学习、计算知识拓展延伸学习等差异化任务,让学生立足自身的需要和所在学习层次有选择性地学习。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分层学习的基本情况,强化分层指导、分层帮扶等,并运用差异化与分层次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学生在计算学习中的基本表现进行评估,并为学生指引具体的改进策略,真正在分层计算教学的实施中助力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计算能力。
(三)创建估算游戏
数感指的是学生对数字、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方面的直观感悟。教师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让他们学会正确估量具体事物,能够用数表示具体物体的个数,能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明白数的意义,能够初步体会数量规律等,同时,为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形成较强的数感,可以在计算课程中,创建富有趣味性的估算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对所见事物或实际物体进行观察、估量,再用测量方式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数感。
以“克和千克”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授单元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利用实物,设计估量游戏,让学生先根据经验估量物品的质量,再测量物品的实际质量,而后进行单位换算,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同一物品的质量,使其通过完成游戏任务,扎实掌握质量单位知识,提高数感。例如,教师展示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瓶矿泉水和一个书包,学生需要根据课上学习经验,对四个物品的质量进行估量,同时,估算鸡蛋和苹果的整体质量。然后,学生需要用电子秤称量上述物品,找出最为接近的估量结果,获取相应奖励。比如,有的学生估量一个苹果是80克,一个鸡蛋是30克,整体是110克;有的学生估量一个苹果是100克,一个鸡蛋是50克,整体是150克。而实际测量结果为苹果113克,鸡蛋50克,总数是163克,最接近的是150克。学生通过估量,能够进一步体会用数表示物体质量的方法,初步形成数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计算,用千克和克两个单位表示,比如,一瓶矿泉水的质量是550克或0.55千克。教师开展估量游戏,既可以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又能借此增强他们的数感,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估量和表示物品的质量。
三、结语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计算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教师需要结合各个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建多样化实践类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计算的过程,使其能够运用计算知识自行解决相关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