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分析
解东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解东禹,.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分析[J]. 财会研究杂志,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871.
摘要: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在研究中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然后分别站在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角度,针对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防范
DOI:10.12721/ccn.2024.157871
基金资助: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保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和购买人工费用等,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确保资金的合理流动,避免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或闲置,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保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稳定性,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成本控制最为关键,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基础,可以保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各项成本发生的稳定性为精确核算和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的控制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超支现象,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比较多,财务风险只是众多风险中的一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必须认真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很多风险与财务风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只有认真做好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有效的控制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才能为其他风险管理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认真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充足性,使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这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各种先进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包括并不限于 ERP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等,借助于这些先进的管理软件,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把一些重复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交给系统处理,使有限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自己的能力集中到财务决策上。厨师通过先进的管理软件,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在财务管理当中,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制,通过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应用先进的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成本核算的合规性。同时,对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增强成本管理控制的效果。还要重视和加强资金管理,在优化资金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在建项目的实际需要合理的配置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保证建工施工企业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有充足的资金。其中,应该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管理放在首位,根据合同的约定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当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所有的在建项目进行严格的评估与分析,确保资金的合理投入与回报,贡献合理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能力和效果。

(三)推动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现在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当中业财融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和策略,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地位合作。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和加强业财融合改革。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业财融合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路径进行。一方面,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财务管理与业务发展的高度协同,积极鼓励和创造机会,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业务活动,全面细致的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业务需求及其流程,为业务提供更加精确的财务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业务数据收集机制,客观全面的进行业务分析和预测,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潜在的竞争挑战,推动企业战略与财务目标的紧密结合,为建筑施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条件。

三、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和效果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1、全面风险评估与分析

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全面风险评估与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内外部环境,业务流程,财务状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识别出财务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分析这些风险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所有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确定风险的优先级排序。根据优先级排序确定与之对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等策略。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强化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预警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定预警指标。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风险特点,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和手段,确定风险预警指标,例如财务比率,市场指标和内部运营指标等。以确定的预警指标为基础建立预警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与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将风险预警系统融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借助于各项财务数据以及其他方面的数据,实现预警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明确应对的具体措施和责任人,一旦发生风险可以及时利用预案加以应对,增强各类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效果。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财务管理的特点,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保证资金的冲突性等等。结合财务内控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财务内部的关键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流程机制,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流程再造思想为指导,对现有的财务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其与财务内控机制保持高度一致性,以制度建设的形式,将内部控制流程固定下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控效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通过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机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根据监督结果和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加强内部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识别、评估、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这也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林燕.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纳税,2023,(12):88-90.

[2]陈光春.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上海企业,2023,(04):74-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