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的探讨
吕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东,. 关于食品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的探讨[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226.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的食品消费规模越来越大,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但发展必定伴随着问题,在食品行业,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导致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下降,少数企业成为“害群之马”,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做好食品检测工作,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 样品接收样品标识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制备
DOI:10.12721/ccn.2022.157226
基金资助:

引言

在“依法治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新形势下,法治化建设已经纳入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于2019年6月发布,这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修正版)的发布实施,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和创新,强化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更大突破,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且也能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有利于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尽管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而且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普遍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推动了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但食品检测涉及众多领域和诸多环节,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1食品检测机构样品特点

1.1样品的类别、品种多、数量大

食品实验室样品按任务类型分为:委托检验、监督检验、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和质控考核等。按样品类别分为: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品种复杂多样,数量多,样品的基质复杂。特别是监督检验类的样品,要求抽样的基数大,抽检的检、备样数量也大。

1.2保存条件要求多、保存期限不同

实验室的样品,不同类别、品种的样品,保存条件要求不同。保存条件包括有:常温、冷藏、冷冻、遮光、避光、密闭、密封、阴凉处、冷处等。不同类型、品种的样品保存期限要求不同,有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以及无保质期的样品等。

1.3样品状态多样

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状态有多种,包括有未检样、在检样、检毕样、留样及备样。不同状态的样品储存的场所和状态需分区、分库存放,以防混淆。样品管理及制备任务比较繁重、难度较大。因此,以下对样品的接收、标识、流转、保存、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及样品制备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与总结。

2食品检测现状分析

2.1食品检测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各地对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不仅切实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而且还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为促进食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绝大多数食品检测机构都具备专业能力,食品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而且还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食品检测工作模式,将食品检测工作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当中,推动食品检测常态化建设。

1.2食品检测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健全和完善的食品检测运行机制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强化食品检测工作规范有序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地方为了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断强化食品检测工作效能化水平,制定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条例》或者《食品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等地方法律和政策文件,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向纵深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食品检测机构也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强化制度的规范化作用,建立食品检测工作流程。

3食品样品流转

3.1样品接收

检测机构应设有样品接收专人,接收时确认委托单的样品类别、样品名称、批号、数量、包装规格、包装形式等相关信息与实物是否一致,确认样品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样品包装有无受损,查看样品状态是否满足检验标准要求、是否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现象等,如发现异常或与客户提供的资料不符,应及时与客户确认、及时退回,注明原因并要求重新送样。另外,接收监督抽检的样品还应核对抽样单信息,样品是否超过保质期、批次一致情况、封条和其他与检测结论有影响的情况,必要时保存样品的照片或视频。对于抽样不规范的样品,应当拒绝接收。

3.2样品流转流程化管理

样品接收后在实验室管理系统上进行样品登记。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和产品类别样品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唯一性样品编号(含条码)和标签,打印样品标签并贴在样品上,该样品就以这唯一性身份号码启到了整个检测流程。管理系统为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样品流转中每个交接环节都需要扫描样品条码,系统上会自动记录交接人和交接时间。若是该样品不应在此岗位交接,系统会报错提示。通过扫样品标签条码,样品管理员及检测人员均可以清楚地知道样品当前的流转状态,确保样品可控、安全。相比之前的线下管理样品,需大量的人工核对样品信息,大大提高了样品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人为核对错误的发生。

4食品检测工作开展策略分析

4.1强化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建设

我国近年来的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国内的食品安全工作之中,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或者是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食品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此同时,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检测机构的技术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当前食品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一些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也纷纷成立,但这些食品检测机构的标准却不统一,而且部分食品检测机构并没有相应的资质从事食品检测行业。因此,从食品检测的具体情况来看,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建设有待加强。

4.2建立食品检测标准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对于促进食品检测工作向纵深开展并取得更大成效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指引性和导向性作用。对此,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大力推动食品检测机构建立食品检测标准体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食品标准组织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对食品检测时间、内容、方法、流程以及食品检测结果应用等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食品检测工作当中,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食品检测体系,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应当制定专门的食品检测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安全比较突出的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指标、污染物指标、非法添加、微生物等指标进行动态检测。加强食品检测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突出项目管理理论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升食品检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避免食品检测出现空白点或者盲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检测样品量大、多样、易变质、基质复杂等特点,致使样品管理流程极其复杂,如何能做到得心应手,轻松溯源,建议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数字化、智能化,让每一个样品都具有自己的“身份证”,通过数字库记录样品的“行走轨迹”,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保证样品管理的规范性。也只有样品管理得到规范,才能进入样品制备的环节,通过统一的、可复制的、可重现的样品制备方法,让样品管理的整个工作获得质的提升,从而为食品检测奠定扎实的基础,以“四个最严”’的要求,为食品质量安全事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菁,黄秀彦,潘虹.关于食品检测样品管理的方法探讨[J].肉类工业,2021(12):44-46.

[2]王礼.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路径探讨[J].现代食品,2021(23):51-53.

[3]杨楠.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1(34):59-61.

[4]邓丽瑜.浅谈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C]//.首届松山湖“食品与生命健康”高峰论坛暨2021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2021:85-88.

[5]方志超.基于食品安全背景下提升食品检测水平的措施探究[J].中国食品,2021(23):94-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